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业科学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以金鱼(Carassius auratus)胚胎为研究对象,于受精卵发育24 h时开始取样,以后每隔24 h分别取正常发育胚胎作为实验样品.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别测定金鱼胚胎发育不同时期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显示,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在金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呈现下降的趋势,受精后96 h胚胎中LSZ活性降至最低点,为(0.450±0.064) U/mg; 96 h和以后的120 h、144 h胚胎LSZ活性均显著低于24 h胚胎LSZ活性(P<0.05).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96 h、120 h和144 h胚胎CAT活性显著低于24 h胚胎CAT活性(P<0.05).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在胚胎发育中呈逐渐增多的趋势,96 h后明显增多,120 h和144 h胚胎MDA含量显著高于24 h胚胎MDA含量(P.<0.05).金鱼胚胎发育过程中LSZ和CAT活性逐渐降低是由于这两种母源性的酶在胚胎发育中逐步消耗,而自身酶合成系统尚未形成所致.CAT活性降低导致活性氧自由基增多和MDA逐渐积累,说明胚胎发育后期细胞内已发生一定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2.
为了揭示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败育过程与交替氧化酶(AOX1)基因表达的关系,利用荧光定量技术分析了小麦交替氧化酶基因家族AOX1基因(AOX1a和AOX1c)在K型遗传型不育系[ms(Kots)-90-110]、K型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经多代回交选育的可育系(BC5F1)以及杀雄剂SQ-1诱导的BC5F1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的旗叶和花药(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OX1a基因在供试可育系(BC5F1)和遗传型不育系[ms(Kots)-90-110]中的表达规律一致,都表现为旗叶中的表达量较少,花药单核期表达量最高,二核期和三核期表达量下降;SQ-1诱导的生理型不育系中AOX1a基因在旗叶中表达量也最少,花药单核期表达量最高,二核期表达量减少,但三核期略呈上升;与其他2个材料相比较,生理型不育系的单核期AOX1a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增加,二核期极显著降低。AOX1c基因在3个材料各时期的表达规律一致,都表现为先升后降;但在表达量上,可育系与生理型不育系各时期的表达量两者几乎没有差异,遗传型不育系中的单核期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可育系和生理型不育系。推测,AOX1a基因在生理型不育系单核期和二核期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了花药发育过程中抗氰呼吸途径,导致呼吸代谢紊乱,引起花药败育;AOX1c基因没有参与生理型不育的代谢调节。  相似文献   
33.
谷氨酰胺生理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书平  刘俊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375-10377
作为人体以及其他哺乳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且非常重要的一种游离氨基酸,谷氨酰胺在生物体代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谷氨酰胺的结构与性质出发,较系统地阐述了谷氨酰胺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4.
山农圣杂3号是由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联合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转双价抗虫基因杂交棉新品种,亲本组合为中221选系01167×9408.  相似文献   
35.
设计一个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实现对果蝇求偶行为的自动识别.在对图片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图像局部二元模式统计特征与沃尔什特征获得果蝇求偶图像纹理几何特征.通过基于特征选择的集成学习来构建一个强分类器,实现对果蝇求偶行为的检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验证,检测结果优于传统的图像处理分割算法.基于特征选择快速选择性集成,效率高于传统集成方法,基于特征选择集成学习识别昆虫的复杂纹理是可行的.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来识别果蝇行为谱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行为筛查,这将有助于基因和神经回路控制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6.
小麦多子房性状的蛋白质组学特性和形成机制及其在小麦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可能提供理论依据。为揭示以小麦单子房品系77(2)及其多子房近等基因系Mu77(2)为材料, 采用TCA-丙酮法提取穗分化至四分体时期的幼穗总蛋白, 并通过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分离, 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蛋白质组差异图谱。在等电点4~7、分子量14.4~97.4 kD之间发现约450个肉眼可辨的蛋白点, 其中上调2倍以上且达到99%统计学显著水平的差异表达蛋白点30个。对6个特异性差异蛋白点作二级质谱(LC-MS/MS)分析, 结果表明它们是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S1)、SGT1-1(S2)、HMG-I/Y(S3)、谷胱甘肽转移酶(S4)、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S5)和未知蛋白(S6)。这些蛋白质对DNA转录、蛋白质翻译、能量转换及代谢、抗逆防卫等生理生化过程起调控作用, 可能与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不同长度的春化时间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以圣麦20为试验材料,设置23~40 d的春化时间梯度进行春化时长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圣麦20在4℃条件下完成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最短春化时间为26 d,其中春化时间26~32 d时分蘖与结实很少;春化时间在33~40 d时,圣麦20主分蘖的小穗数随春化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春化38 d的植株生成的小穗数最多,而春化时间为36 d的植株产生的总穗粒数最多。该试验对于研究春化时长影响小麦小穗数及穗粒数,进而影响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大粒型大豆品种鲁黄1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黄1号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跃进5号为母本、以早熟豆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2009016.2年来已累计建立繁育基地3333hm2,累计推广面积6.67万hm2.为豫、冀、晋、鲁、陕大豆种植区提供了高产、优质、高抗大豆新品种.鲁黄1号是目前黄淮海中片国家审定的最受欢迎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39.
王书平  孔祥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88-7890,7892
主要从结构特征、抗冻机制、生理功能、表达、起源和进化等方面,对近年来关于抗冻蛋白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以期为抗冻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鲁黄1号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跃进5号为母本、以早熟豆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2009016。2年来已累计建立繁育基地3333hm~2,累计推广面积6.67万hm~2。为豫、冀、晋、鲁、陕大豆种植区提供了高产、优质、高抗大豆新品种。鲁黄1号是目前黄淮海中片国家审定的最受欢迎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