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7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61.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一步法检测PRRSV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PCV,JEV,SFV,PRV,PPV无交叉反应;可以检测到10个拷贝数的模板RNA或1个TCID50的PRRSV,比常规RT-PCR方法的灵敏度高10倍;对同一样品进行4次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1%,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应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和常规RT-PCR对72份PRRS疑似病例肺组织进行平行检测,结果荧光定量RT-PCR检出40份阳性,高于常规RT-PCR方法(28份阳性)。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而且快速简便,可用于PRRSV的实验室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2.
由于抗寄生虫感染的化疗和寄生虫病免疫学各自独立发展,关于抗寄生虫感染的化疗和受宿主免疫状态的关系研究较少.尤其是国内,极少有这方面专门的研究报告.寻找有效药物的试验,大多是根据一个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化合物,或更强抗虫特性的类似物或更大的抗虫谱.而不考虑宿主免疫状态的不同,能否提高其药效.在许多抗寄生虫药物的研究中,实际上不自觉地选择了尽可能降低同时发生免疫反应的试验方法,即急  相似文献   
6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毒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血清2型标准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ApxⅣ毒素基因特异片段1.5 kb左右,将PCR产物纯化后与pMD18-T连接并测序,结果该片段的碱基序列与GenBank中标准株序列的同源性为98%。随后将该片段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的多克隆位点,经鉴定后得到重组质粒pET-ApxⅣ,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BL21-DL3中,并用诱导剂乳糖进行诱导表达,5 h后表达达到高峰。经12%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得到的融合蛋白约为61 000。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蛋白能与APP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阴性血清不反应。  相似文献   
64.
将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b基因去除信号肽后与载体pPIC9K连接,电转化入酵母菌SMD 1168中进行诱导表达.用纯化的LTb表达蛋白免疫8周龄BALB/c鼠3次后,取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后,以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进行筛选,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大肠杆菌LTb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株单克隆抗体命名为1F2,2C2,3D6,4H6株.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这4株均能与大肠杆菌LTb表达蛋白产生特异性反应.抗体亚型鉴定表明,1F2, 2C2,3D6,4H6株均为IgG2a型.成功获得单克隆抗体为今后LTb蛋白的深入研究以及抗原表位分析提供有益价值.  相似文献   
65.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的多克隆位点中,经鉴定后得到重组质粒pET-ORF5,将此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到受体菌E. coli BL21(DE3)中,并用诱导剂IPTG进行诱导表达,2 h后表达达到高峰.经15%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得到的蛋白大小约为13.75 kD.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蛋白能与PRRSV阳性猪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阴性血清不反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研究PRRSV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2010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暴发新生仔猪严重流行性腹泻,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浙江省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对2010—2013年收集的临床腹泻样品,以针对PEDV S基因N端序列的RT PCR检测病原,并测序其中的41份样品的扩增序列,分析PEDV S1基因型变异情况。临床检测结果表明: PEDV临床检出率由2010年的4286%提高到2013年的70%以上,并且浙江省各地的检出率都在50%以上;一年中7至8月份检出率明显降低。 PEDV S1基因N端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临床检测株的S1基因与传统毒株PEDV CV777的S基因序列及中国最早检测到的基因序列亲缘关系较远,可能浙江省PEDV的流行株可能属于一个新的基因型。同时研究结果提示PEDV S基因的变异可能是现有CV777毒株疫苗免疫保护力不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67.
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主要中和表位所在的糖蛋白GP5为模式抗原,采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滴鼻免疫方式免疫6~8周龄ICR小鼠,利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结果表明:三免后GP5弗氏佐剂乳化组小鼠血清抗体的水平最高,LTB+GP5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单独GP5免疫组,肌肉注射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皮下注射组,滴鼻免疫组没有检测到特异性血清抗体;各GP5免疫组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其中GP5弗氏佐剂乳化组、LTB+GP5肌肉注射和LTB+GP5皮下注射组B淋巴细胞增殖显著,除了GP5弗氏佐剂乳化免疫组外,其他各免疫组均无明显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68.
为了建立重组鸭瘟病毒技术,构建了鸭瘟病毒转移质粒。在对鸭瘟强毒和弱毒株TK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后,将鸭瘟病毒TK-UL24DNA片段克隆于pUC18载体中,构建了质粒pTK;将PCR扩增的GFP真核表达盒插入pTK质粒的TK基因内部,获得转移载体质粒pTK-GFP。鸭瘟病毒TK-UL24测序分析表明鸭瘟强、弱毒株TK基因序列完全相同;转移载体携带Pcmv-GFP-SV40pA表达盒,测序验证其序列与源序列一致。pTK-GFP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鸭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肾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质粒转染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得到了有效的表达,为进一步开展重组鸭瘟病毒的研究和构建具有遗传标记的鸭瘟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我省最近从美国引进杜洛克公猪一批,由于对其生活习性,饲料要求,常发疾病等了解甚少,管理上又缺乏经验,因此,时受疾病威胁。现通过海宁县马桥公社杜洛克公猪的胃肠卡他症诊疗后获得一些体会,现报导如下,以供我省瘦肉型猪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0.
以鹅副粘病毒HZ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F基因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中。经转化、筛选、酶切和PCR鉴定后,初步获得含鹅副粘病毒F基因的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因由1 662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55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下载的9株参考毒株的F基因作同源性比较,发现HZ株与ZJ1、F48E9、Lasota等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3%、85.4%、82.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8%、90.6%、88.1%。说明HZ株与经典的鸡新城疫病毒(NDV)在F基因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与近年来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