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7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构建gE基因缺失的牛Ⅰ型疱疹病毒(BHV1),本研究在BHV1全基因组感染性细菌人工染色体克隆pBHV1-ZJ的基础上,利用Red E/T重组技术,分别构建了gE基因缺失、gE和gN双基因缺失的pBHV1突变体,通过转染获得了重组病毒rBHV1-△gE,而双基因缺失突变体pBHV1-△gN-△gE则未能观察到细胞病变。病毒噬斑大小和生长曲线试验表明,在感染细胞内和培养基中,rBHV1-△gE滴度与亲本毒株BHV1无明显差异,而rBHV1-△gN显著降低;重组病毒rBHV1-△gE和前期构建的rBHV1-△gN形成的噬斑均显著小于亲本病毒,其大小分别为亲本病毒的18%和64%。rBHV1-△gE和rBHV1-△gN的构建将有助于阐明gE与gN协同作用机制和为研制BHV1新型基因标记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2.
为明确浙江省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发生的风险水平,我们开展了相关风险因子调查和分析工作.本研究将风险因子等级分为高、较高、中和低4个风险等级,对母源抗体、免疫抗体、家禽密度、饲养设施、禽类混养、饲养场地理位置、水禽和迁徙鸟、活禽市场等风险因子进行了定量评估.通过权重赋值评估浙江省发生的HPAI的风险水平为0.66875,判定为中等,提示浙江省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可能性时刻存在.通过风险因子分析,发现了高致病禽流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为浙江省HPAI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3.
利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经扫描电镜观察,粒径大小为15~20nm。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指示抗原,以小白鼠为模式动物,设立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作对比,探索胶体金作为免疫佐剂的可能性。试验结果显示,胶体金能够显著提高鼠体内抗牛血清白蛋白抗体的水平,其抗体水平高于弗氏不完全佐剂试验组,而略低于弗氏完全佐剂试验组。因此,胶体金有可能开发成为新一代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34.
为推动节水灌溉的发展,近几年123团在棉花种植中采用了电力加压滴灌、柴油机加压滴灌、低压软管灌和喷灌等灌溉技术。2002年又对地下滴灌技术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地下滴灌的主要技术特征地下滴灌是采用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的滴灌带和布管机械,用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牵引,一次性将毛管布于地下35cm处,可连续使用3~5年,地面不见管子和管件,不影响诸如犁地、整地、播种、中耕、化控等各种机械作业和其它地面工作,管道和管件不易损坏丢失,而且还节约很多的地面辅助管件。而目前所采用的其它几种节水灌溉方式,主干管…  相似文献   
35.
为了提取纯净的鸭疫里氏杆菌赘生物,比较了4种培养基培养RAⅡ型菌和4种提取赘生物试验的方法,结果表明,马丁琼脂培养的RA菌赘生物含量较高,杂质少,适宜于作为提取赘生物用的培养基;差速离心结合滤膜过滤法能有效地把细菌和赘生物分离开来,提取到较纯的赘生物.赘生物的核酸检测和蛋白质电泳分析表明,赘生物无核酸存在,蛋白质电泳图谱与菌体相似形态学观察表明,提取的赘生物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的和中等的赘生物外层为一层厚的壁,中央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样的核物质;小的赘生物为圆形,有一层很薄的外膜,中央为点状或星状的核.研究结果为该菌的分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当前仔猪流行性腹泻防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流行性腹泻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从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新特点探讨该病突然暴发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猪流行性腹泻的暴发。  相似文献   
37.
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与四环素耐药表型相关性较好的TetB基因,建立PCR方法,以探索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四环素主要耐药基因TetB的引物,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条带,PCR扩增条带单一。将TetB基因克隆至pMD 19T载体,以重组质粒为标准品,确定了最低检测拷贝数,经测定,最低检测拷贝数为154×103。以不同稀释度的21A7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确定了最低细菌检出量,经测定,最低检测细菌数量为46×103个。该方法为建立临床快速检测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GenBank发布的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找出PPV的VP2基因,PRV的gH基因和PCV2的ORF2基因的相对保守区域。利用生物学软件在保守序列分别设计高溶解温度引物,将常规三温式PCR过程中的退火与延伸合并为一步,通过对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最佳引物浓度、最佳聚合酶浓度、最佳退火温度以及最佳反应体积,建立了多重二温式PCR方法检测PPV、PRV和PCV2,其扩增的目的片断大小分别为PPV(142 bp)、PRV(300 bp)和PCV2(469 bp),从而节省临床检测时间,同时又能通过一个反应体系对PPV、PRV和PCV2 3种猪主要DNA病毒进行检测。用30份临床病料对本研究多重PCR技术和单项PCR技术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两者的总符合率为95%以上。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特异、快速、敏感等特点,可用于对这3种病毒的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9.
猪流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猪流感即猪流行性感冒,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突发,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阵发性咳嗽。猪流感的病死率不高,病猪可康复。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猪流感对养猪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此外,猪流感在人流感和禽流感之间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自1918年首次报道以来,猪流感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快速、科学、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本病的检测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除常规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外,流感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文章从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几个方面对该病的诊断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40.
为了有效地向养殖户提供猪病诊治技术,将人工智能、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基于PAID4.0开发平台的猪病诊治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了知识浏览型的猪病介绍和智能推理的临床诊断等功能,对主要猪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远程在线决策,涉及70余种猪病种类,140余幅相关图片,本文对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