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虽然最早养观赏鱼的国家是中国,最早人工培育的观赏鱼-金鱼诞生在中国,但是,观赏鱼贸易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新鲜事。因为,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之前,观赏鱼一直只是个别人自娱自乐的玩意儿,几乎没有人以此谋生,连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都几乎没有,更没有人拿它来出口赚取外币,贸易二字自然无从淡起。  相似文献   
32.
双须骨舌鱼形态特征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试验鱼的观察、测量、解剖和拍照,得到如下结果:双须骨舌鱼为侧扁体型;口上位,口裂〖JP2〗大;侧线发达,侧线鳞数35~36;鳍式分别为D43-46,P7,V6,A50-54,C12;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和尾部长的5.34倍、5.23倍、97.62倍和1.82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95倍、6.04倍和2.96倍,体高是体宽的 2.05倍;无雌雄异型现象。胃发达呈U型,幽门盲囊短且粗;鳔1室,与体腔等长且位于体腔上部紧贴脊椎骨。雌、雄性双须骨舌鱼性腺均为单侧性腺,成熟雌鱼所含卵粒数较少,但卵径较大。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双须骨舌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 = 56,核型公式为2n=2sm+26st+28t,NF=58,未见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33.
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危害与防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寿螺入侵是目前农作物生产及水产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概述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征.对其入侵分布情况、危害及防治措施做了详细介绍,展望了福寿螺系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记录白条双锯鱼从受精到孵化的胚胎发育及早期个体发育规律,为海葵鱼的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人工海水为养殖用水,在水温(27±1)℃、盐度27‰的条件下,白条双锯鱼自然产卵,经紫外灯照射杀菌后进行人工孵化及仔稚鱼培育,在显微镜下定期观察记录受精卵及仔稚鱼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变化,并手绘制图。【结果】白条双锯鱼受精卵整体上呈长条状,橙红或粉红色,轮廓类似葫芦状的椭圆形,长径2.40~2.60mm、短径0.90~1.20mm。依据受精卵的分裂、分化及发育形态,可将白条双锯鱼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期、翻转期、血管形成期和器官形成期。白条双锯鱼受精卵经8~10 d的孵化时间破膜,初孵仔鱼体长4.10~4.50mm;孵出第1d即可开口摄食轮虫,孵出后7d左右由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尾鳍、臀鳍和背鳍彼此分离,此时的体长达7.67±0.48mm;至孵化后第20d开始出现第一道白色条纹;孵化后第30d仔稚鱼体色由黑色转为暗红色,并开始长出第二道白色条纹;从孵化后第50 d第二道白色条纹开始褪去;至孵化后第60d其体色开始转为红色。【结论】白条双锯鱼胚体发育时间为8~10d,相较于双锯鱼属其他品种需要更长的孵化时间,究其原因是白条双锯鱼受精卵尺寸更大。此外,孵化环境温度对受精卵的发育时间有明显影响,在适当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白条双锯鱼受精卵发育速度越快。白条双锯鱼仔稚鱼饲养宜分为3个阶段喂养不同类型的饵料,以保证仔稚鱼的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35.
锦鲤(CyprinuscarpioLinnaeus)属鲤形目cyprinidea,鲤科cyprinids,与野鲤同源。锦鲤因体表颜色及色块分布的不同而被分为9个(或13个)品系,主要有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不同品系之间无形态差异。锦鲤常适应在山塘、水库、池塘及人造水池中生活,习惯在水体中下层活动.性情温和,喜群游摄食,可摄食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水蚯蚓、谷物及人工饲料等。锦鲤对水温、水质等条件要求不严格,可适应4~35℃的水温,  相似文献   
36.
在不同条件下,对革胡子鲶幼鱼对本地胡子鲶残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体重比例不同的两种幼鱼,本地胡子鲶的死亡率会随着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两种胡子鲶的幼鱼大小达到一定比例时,死亡率就会随比例的增大而变小.(2)放养密度高低、是否有充足饵料对日死亡率影响显著.(3)温度和光照对革胡子鲶的残杀行为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4)有无遮蔽物对革胡子鲶的残杀行为影响很小.说明高密度养殖、是否有充分的饵料、温度和个体大小的差异是导致胡子鲶幼鱼发生残杀行为的主要原因,光照会诱发和促进残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卵黄蛋白受体(Vitellogenin receptor,Vtgr)在双须骨舌鱼性腺发育的作用及组织表达规律,本研究运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双须骨舌鱼vtgr cDNA全序列,该序列全长为2 841 bp,开放阅读框(ORF)为2 556bp,编码氨基酸851个,5'端非编码区26 bp,3'端非编码区258 bp。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vtgr蛋白分子质量为93.6 ku,等电点为4.78,含有8个低密度脂蛋白受体A结构域(LDLa),5个低密度脂蛋白受体YWTD结构域(LY),2个类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EGF),1个钙结合类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EGF-CA),1个跨度为23个氨基酸的跨膜结构域,属于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是亲水性跨膜蛋白。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双须骨舌鱼vtgr高度保守,与美丽硬仆骨舌鱼(Scleropages formosus)相似度最高为95.96%。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与美丽硬仆骨舌鱼聚为一支,与鲽形目、鲤形目、鲑形目亲缘性较远。qRT-PCR结果分析发现,双须骨舌鱼vtgr在雌雄鱼的8个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卵巢和精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鳃、肝、脾、心脏、头肾、脑等组织(P0.05)。此外,vtgr在雌雄鱼性腺发育Ⅱ、Ⅲ和Ⅳ期表达分析表明,在卵巢中vtgr相对表达量依次递减,且Ⅱ期显著高于Ⅲ和Ⅳ期(P0.05);精巢中3个时期vtgr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和Ⅲ期表达量显著低于卵巢(P0.05)。研究表明,vtgr基因编码区序列有较高保守性。Vtgr在双须骨舌鱼前期卵巢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鹦鹉鱼是丽鱼科的紫红火口(Cichlasoma synspilum)与火鹤(Cichlasoma citrinellum)杂交F1代,有血鹦鹉、元宝红、金刚鹦鹉几个商业品种(尚未在生物学上确认其品种地位),其中血鹦鹉最具代表性,最为普及,是目前在我国生产量和豢养量最多的热带鱼之一。  相似文献   
39.
一、繁殖条件的准备 1.后备亲鱼挑选和培育 立秋后挑选1^|+~3^+龄、体态特征符合品种标准、泳姿端正、肥满度适中、品相好的金鱼作为后备亲鱼,放入水泥池或套盆培养。金鱼在非繁殖季节性征不明显,暂不考虑雌雄配比问题.适当多留一些供繁殖时挑选即可。  相似文献   
40.
为分析和评价印尼拟松鲷(Datnioides pulcher)的营养价值,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印尼拟松鲷肌肉的营养成分,并与同科经济鱼类和常见的优质淡水鱼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印尼拟松鲷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65.6%、19.6%、7.6%和1.3%。在肌肉中共测得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8.4%,其中,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TAA)的36.09%;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9.46%,符合FAO/WHO所规定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模式;印尼拟松鲷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是蛋氨酸和缬氨酸;特征性鲜味氨基酸(FAA)含量为42.15%。不饱和脂肪酸共16种,总量为68.41%,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3.99%和10.56%,并且含有丰富的DHA和鱼油中相对缺乏的DPA,含量分别为8.5%和5.1%。研究表明,印尼拟松鲷氨基酸含量均衡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兼具较高观赏价值和与食用价值于一身的可开发鱼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