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9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明恢63与籼粳交中间材料8L124杂交,对后代入选优良株系经多年多点进行抗瘟性鉴定、测交、筛选和逐代稳定,育成强恢复系福恢636与两系不育系RGD-7S配组,培育出两系中籼杂交稻新品种聚两优636。该品种具有群体整齐,穗大粒多、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13)。  相似文献   
62.
优质稻宜优673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香型优质杂交新组合宜优673在上杭大面积示范,表现株型适中、剑叶直立、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丰产稳产、米质优、米饭有清香味等优点。总结了宜优673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关键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抛足基本苗;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病虫鼠害。  相似文献   
63.
宜优673示范表现与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香型优质杂交稻宜优673在福建全省作中、晚稻种植的特性、产量表现与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观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宜优673株型适中,长势繁茂,主要农艺性状优良,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米饭有清香味,丰产性好,熟期适中,但不耐高氮肥,抗倒性一般;高产栽培必须以攻穗数为主,穗粒并重,防止倒伏,提高结实率,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64.
福建省水稻育种与种业融合发展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种业改革40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的带动下,福建省从传统育种逐步转变为商业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获得国家级奖励成果奖8项,省部级成果奖143项。1福建水稻育种成就与育种创新1.1育种成效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大40年来,在  相似文献   
65.
以含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恢复系R659为抗性供体,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大穗型恢复系福恢2328为受体,进行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导入,以期培育抗白叶枯病恢复系新种质,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了2份含有Xa23基因的纯合改良株系EMR402、EMR403,经人工接菌鉴定,结果表明均对白叶枯病表现为抗。  相似文献   
66.
利用3个IR58025B改良的新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以IR58025A为对照,与恢复系成恢727进行了杂交制种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IR58025A相比,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分别与成恢727配制F1的制种产量极显著增加,平均产量分别为2.85 t/hm~2、2.78 t/hm~2和2.64 t/hm~2;这3个不育系柱头活力强于IR58025A、且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较高是制种组合产量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再生稻生产效益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种植再生稻的经济效益,再生稻比单季稻经济效益提高93.75%,产投比提高12.68%,具有省工、节本、增产、高效等优点,并阐述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8.
泰丰A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针对该不育系的特点,利用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骨干恢复系作杂交亲本,通过籼粳交中间材料将粳稻亲缘渗入籼型恢复系中,选育出一批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的恢复系与泰丰A配组,配制出泰丰优2098、泰丰优656、泰优202、泰优2197、泰优676、泰优2328等6个杂交稻组合通过福建省或福州市、漳州市审定。介绍了福恢2098、福恢656、福恢202、福恢2197、福恢676、福恢2328等6个恢复系的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69.
70.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1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Ⅱ),对8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1)这8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穗长、单株产量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多数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3)不育系中EBC502、宜香A、天丰A、龙特甫A和内香2A以及恢复系中R527、N175和TR239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好;(4)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不同性状间的狭义遗传力大小排列:千粒重>株高>结实率>单株产量>每穗实粒数>有效穗>穗长>每穗总粒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