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筛选出寄生玉米螟卵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科学评估优势赤眼蜂的田间防效,应用绿色防治技术替代传统化学防治,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实验室内采用6种赤眼蜂寄生玉米螟的新鲜卵块,初步筛选出3种优势赤眼蜂,田间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进行防效测评,并结合产量、挽回产量损失率和增产率确定优势蜂种。结果表明:寄生率最高的是玉米螟赤眼蜂,卵块寄生率为74.0%,卵粒寄生率为65.4%;其次是松毛虫赤眼蜂,卵块寄生率为62.0%,卵粒寄生率为59.5%,螟黄赤眼蜂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分别为58.0%和47.1%,此3种赤眼蜂是寄生玉米螟卵的优势蜂种。玉米螟赤眼蜂的田间平均防治效果73.86%;松毛虫赤眼蜂平均防治效果为68.47%,螟黄赤眼蜂平均防治效果为47.97%,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为9.58%、7.02%和4.02%;增产率分别为9.65%、7.47%和4.52%。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和成本控制,实际生产中应当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相似文献   
22.
为筛选出更适应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产量高、优质的谷子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嫩选15为对照,对引进自全国6家育种单位的9个谷子新品种的株高、全生育期、穗长、千粒重及穗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朝新谷8号和张杂谷6号的产量最高,分别为5 960和5 406 kg·hm~(-2),且农艺性状优良,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及周边同类地区春播。  相似文献   
23.
黑茶的历史悠久,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由于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经过渥堆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独特滋味,备受人们喜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综述黑茶品质的成分与感官研究、黑茶加工工艺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和安全性分析,概括黑茶保健功能和其香味成分的相关研究,揭示黑茶标准与黑茶认证、黑茶机械与黑茶营销的相关研究,旨在为黑茶的深层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25.
采用大棚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腐植酸液体叶面肥对“将军一点红”、“紫花油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菜豆合理使用腐植酸液体叶面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腐植酸液体叶面肥最佳喷施浓度为600倍时菜豆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紫花油豆”增加11.6%,“将军一点红”增加9.8%;腐植酸液体叶面肥可显著改善菜豆品质,其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及粗蛋白含量增加显著,硝酸盐含量较CK相比“紫花油豆”降低了26.3%,“将军一点红”降低了25.6%.  相似文献   
26.
木醋液在保护地茄子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使用木醋液液体叶面肥,提高茄子产量,采用大棚小区随机区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木醋液液体叶面肥对2个茄子品种(龙杂茄5号、春茄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稀释浓度为300倍液叶面肥综合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茄子产量,增加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黄酮和芦丁含量,并能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27.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地下害虫蛴螬分布广泛,为害严重。为促进黑龙江地区防治蛴螬的工作,调查了黑龙江地区蛴螬的主要种类,有铜绿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和暗黑鳃金龟,分别对这几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进行描述,详细介绍了蛴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8.
黑龙江西部直播水稻适宜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播稻具有省工、节本、节水、增效等优点,近年来在黑龙江东部地区大面积应用,但在黑龙江西部的半干旱地区应用面积相对较小。通过小区试验,拟筛选出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直播的水稻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龙粳31、龙粳21等品种丰产性及抗逆性表现较好,适宜在黑龙江西部地区作直播稻种植。  相似文献   
29.
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穗期害虫对玉米的产量、品质影响最大.介绍了黑龙江省玉米穗期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白星花金龟、玉米蚜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防控,辅助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的对策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0.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了不同播种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对隔离层育秧下秧苗分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栽培因素对两个品种单株分蘖的影响大小顺序均为: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到了单株带蘖的最优回归方程,同时利用频数分析法获得了最佳栽培方案,龙粳21:播种量258.0~282.8g·m-2、施氮量86.0~96.8g·m-2、施磷量82.4~95.9g·m-2、施钾量55.1~65.3g·m-2;垦稻12:播种量221.9~239.0g·m-2、施氮量67.1~80.5g·m-2、施磷量92.0~107.2g·m-2、施钾量57.9~70.4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