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2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芦笋植株叶片为材料,比较了改良SDS法、改良CTAB法和试剂盒法3种提取DNA的方法,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检测DNA质量,探索最佳的芦笋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都适合于芦笋DNA的提取,提取的DNA均能够满足ISSR分子标记等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讨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诱导甘蔗抗病性机理,开发有效的生防制剂,采用比色法测定了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诱导甘蔗叶片后对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5种防御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处理后的甘蔗叶片CAT、POD、SOD、PAL、PPO比未处理的显著提高;MDA含量比未处理的显著降低;且经10倍稀释液处理的甘蔗叶片中防御酶活性最高,诱导植株抗病性效果最佳。喷施TWC2稀释液可促使甘蔗抗病相关酶活性升高,诱导甘蔗植株产生系统抗性。诱导抗性可能是TWC2防治甘蔗病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通过连续两年对6个不同柱花草品种炭疽病的田间发病流行情况进行定位观察,并将炭疽病病情与大气温度、湿度和雨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病病情严重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显著的正相关(r=0.440 37,Pr=0.045 7),与温度成负相关(r=-0.492 63,Pr=0.023 3),而与雨量相关性不明显。一年中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两个高峰,主峰出现在8~9月份,次峰出现在1月份左右。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降水量高峰之后,二者间存在约一个月的时间差。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实验室已获得的1 685个橡胶炭疽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生物学及致病性测定,从中筛选出15个致病力明显减弱的突变体,并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组中均含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片段。在PDA培养基上,其中2个突变体菌落颜色异常,6个生长速率下降,8个产孢量显著降低,2个突变体分生孢子形态异常,2个附着胞形态异常,3个不能形成附着胞,在洋葱表皮上,侵染钉形成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5.
针对华南地区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中存 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简易防虫网,不仅 成本低、简单易建,且有效降低了蔬菜病虫害 的发生率,与露地生产相比,蔬菜产量增加 50%,农药施用量减少90%,综合经济效益 增加60%。  相似文献   
96.
97.
用2套鉴别寄主分别对47份A型菌和57份B型菌的致病力进行鉴定,研究表明,不同的柱花草炭疽病菌株致病力不同。应用最大似然法(EML法)对鉴别寄主的致病力鉴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A型菌可划分成3大小种类型,且其聚类非常紧凑,表现出一定的寄生专化性;而B型菌可划分成2大小种类型,但其在型内分化较为复杂,说明B型菌将来有可能分化出更多的小种类型。从地区而言,无论A型菌还是B型菌均表现为海南菌株的致病力最强,其中尤以昌江和东方的菌株致病力最强。因而对病原变异和进化动态的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8.
以热研2号柱花草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 、培养基以及低温预处理等对柱花草花药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柱花草花药培养体系,获得再生植株,为柱花草倍性、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材料。结果表明:花药4 ℃低温预处理24 h诱导效果较好;N6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MS培养基好;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N6+2,4-D 0.5 mg/L+KT1.0 mg/L;分化培养的最佳组合为MS+NAA 0.2 mg/L+6-BA 3.0 mg/L。  相似文献   
99.
以剑麻H.11648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和激素对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珠芽苗茎尖为最佳快繁材料,最佳消毒时间25 min,最适合的基本培养基为SH;最佳分化培养基为SH+NAA 0.05 mg/L+6-BA 4 mg/L,芽的分化率达到85%,同时可做增殖培养基,增殖平均倍数为18。分化芽在MS和SH两种培养基中添加NAA 0.1 mg/L+6-BA 0.1 mg/L中均可生根,生根率为95%。  相似文献   
100.
以热研2号柱花草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以及低温预处理等对柱花草花药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柱花草花药培养体系,获得再生植株,为柱花草倍性、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材料。结果表明:花药4℃低温预处理24 h诱导效果较好;N6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MS培养基好;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N6+2,4-D 0.5 mg/L+KT1.0 mg/L;分化培养的最佳组合为MS+NAA 0.2 mg/L+6-BA 3.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