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1篇
农业科学   70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牡丹皮、黄连、大黄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中草药黄连、牡丹皮、大黄的乙醇提取物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酶活性变化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处理前后SOD、CAT、GSH-Px和AChE表达量变化; 并用松枝水培试验测定3种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病害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 提取物处理后线虫体内总糖及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线虫体内糖及蛋白质的代谢受到干扰; 线虫体内SOD、CAT、GSH-Px酶活性提高, POD活性显著下降, MDA含量升高, 表明线虫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 细胞功能受到极大影响; AChE活性被抑制, 表明线虫的神经系统受到破坏, SOD、CAT、GSH-Px和POD表达量与酶活性变化基本一致。松枝水培试验表明中药提取物能够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害发生。综上, 3种提取物引起的松材线虫体内众多生理指标的改变是造成线虫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
杂交稻机插秧育秧播种密度与取秧面积耦合关系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了确保杂交稻机插秧质量,选取育秧播种密度和取秧面积为2个主要因素,进行了二因素三水平全面试验设计,试验品种为杂交稻1596。试验结果表明,育秧盘播种质量、育秧盘成苗质量和大田栽插质量的主要指标之间大都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0.05水平下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空格率(漏插率)之间有显著差异,成苗均匀度合格率和育秧盘播种均匀度合格率有显著差异,大田栽插均匀度合格率和育秧盘中成苗均匀度合格率没有显著差异;每盘播种量为73 g、取秧面积为2.38 cm2的耦合为最佳试验方案,此时育秧盘播种质量、育秧盘成苗质量和大田栽插质量的主要指标空格率(漏插率)和均匀度合格率分别为1.1%和92.5%、2.6%和90.2%、5.1%和88%,能达到的基本苗为每公顷541 665株。  相似文献   
63.
猪FSHβ和GDF9基因中Alu插入序列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辽宁黑猪、长白猪、大约克猪、丹育猪和杜洛克猪的FSHβ亚基基因和GDF9基因的插入片段扩增后进行多态性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产仔数建立GLM模型,探讨2个基因插入序列Alu的多态性与猪产仔数的关系。研究表明:优势基因型BBDD纯合子比AACC型纯合子母猪平均每胎多产仔1.5头(P〈0.01)。研究结果表明,FSHβ亚基基因和GDF9基因与控制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密切相关,这可能会作为猪产仔数性状的遗传标记,而其优势基因型BBDD可以进一步改良猪的产仔数性状。  相似文献   
64.
4个猪种CAST基因与背膘厚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与猪肉质性状有关,已经作为猪肉嫩度的候选基因.用PCR-RFLP 技术对CAST基因的丝氨酸(Ser) 突变为精氨酸(Arg)进行研究,并用SAS8.02研究了辽宁黑猪、大约克、长白猪和杜洛克4个品种中该突变与背膘厚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辽宁黑猪和大约克猪中检测到AA、AC和CC 3种基因型,而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中未检测到CC基因型;辽宁黑猪A的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其他3个猪种(P<0.05);3种基因型间的背膘厚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5.
【目的】筛选光合能力强、产量高的绿豆品种(系)。【方法】在绿豆花荚期,系统研究32个品种(系)的光合性状,结合产量相关性状,分析绿豆光合性状间及光合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光合性状在不同绿豆品种(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中,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1.361%,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的信息,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净光合速率(Pn)的信息;聚类分析将32个绿豆品种(系)聚为3类,第Ⅱ类群的6份材料具有较高的Pn、Gs、Ci和Tr。【结论】绿豆品种(系)吉绿3号和冀绿2号的光合性状和产量性状表现较好,适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荷叶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璇  王在贵  高雪英  张璐  张宏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79-11180
[目的]优化荷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安徽合肥地区产的风干荷叶为材料,用乙醇热提法提取荷叶黄酮。以影响提取得率的因素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提取荷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条件的重现性与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由正交试验极差K值可知各因素对荷叶黄酮提取得率影响的顺序为:提取温度〉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根据节能的角度最终得出提取荷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0、乙醇体积分数为50%、提取时间为3h。单因素试验表明,重现性与稳定性试验与正交试验所得的结果基本符合。[结论]该研究为荷叶黄酮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紫薇的园林特性及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紫薇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及观赏特性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并系统总结了紫薇的历史文化内涵,阐述了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途径,指出紫薇资源在园林应用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振动式深松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璐  于路路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79-17080,17083
在分析振动深松减阻机理及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强迫振动式和自激振动式2种深松机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振动式深松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9.
对生物胺的来源、种类、作用和危害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技术做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70.
优质富硒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富硒玉米晋糯8号,种子黄色,F1果穗黑色;生育期短,抗多种病害,适应性广;花丝、穗轴紫红色,穗型美观;糯中带甜,营养丰富,粗蛋白12.43%,粗脂肪3.76%,硒(Se)0.473mg/kg。其用途较广,鲜穗可直接出售,整穗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干籽粒加工利用,花丝、穗轴、秸秆等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