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药食同源植物。在中国有"圣果"、"维C之王"之称,在日本、俄罗斯、美国亦有"长寿果"、"第二人参"、"生命能源"的美誉。沙棘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于一身,其耐瘠薄适应能力强,适生于各种土壤,在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由于沙棘难采收、果形小、果皮薄易破碎、枝条有刺  相似文献   
82.
光肩星天牛卵管分泌物对树体卵室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光肩星天牛产卵、产卵管分泌物携带真菌以及卵室变化的研究,揭示了天牛繁育后代最重要的保护措施是建造卵室和产生卵管分泌物。卵室韧皮组织的存活与否决定天牛卵和幼虫的死与活。在非抗性树种中,分泌物与真菌抑制韧皮和木质部树液流出并杀死韧皮组织,天牛才能顺利存活。通过研究产卵管分泌物对韧皮部卵室的作用机制,确定了产卵管分泌物是决定天牛存活的先决条件。这一特性的发现对天牛诱导非抗树种产生抗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3.
光肩星天牛成虫特性及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取食,交尾及产卵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提出了成虫在性成熟以后,在交尾盛期,其酱不受温度与光照的影响的新论点,并且认为在呼市地区,从7月10日至7月25日期间是一个较好的成虫防治期。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成虫触角和下颚须微观结构的观察及相关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触角是接收寄主挥发物质、外界信息和接收雌虫发出性信息信号的感受器官 ,而下颚须则是天牛成虫探测寄主植物散发气味物质的嗅觉器  相似文献   
85.
丛枝菌根真菌的外生菌丝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应用三室根箱装置 ,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 Glomus mosseae和 Glomus versiform对玉米根分泌物以及菌根真菌外生菌丝对沙土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 :接种 Glom us mosseae和 Glomus versiform提高了玉米根系分泌物的总量 ,进而增加了根系粘结的土壤重量。菌根菌丝对土壤中 5~ 2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形成的贡献为 10 0 % ;在土壤中菌根菌丝的密度分布与 2~ 1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分布是一致的 ,都表现出随着距离根系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这些结果说明菌根菌丝直接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对 5~ 2 m m水稳性大团聚体而言 ,没有菌根菌丝的作用就不能形成 ;菌根菌丝对 5~ 2 mm和 2~ 1m 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其分泌物粘结和菌丝网络对土壤的缠绕作用所致 ,菌根菌丝对这两种水稳性团聚体形成的贡献甚至超过了根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椴树对光肩星天牛引诱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通过椴树,桦树和杨树虫口密度变化情况,确定了在一定距离和一定寄主范围内,椴树具有引诱天牛成虫产卵的作用,并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功能,这对于利用椴树营造生态型防护林预防天牛的为害,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7.
<正> 石东村810口人,1350亩耕地,其中粮食面积500亩,棉花500亩,果园、菜园350亩。该村为了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力争连年增产,全村干部群众十分重视地力建设工作,他们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 增产效果 该村从1983年开始搞了玉米地覆盖麦秸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6年全村500亩玉米田全部采用了麦秸覆盖技术,当季玉米增产10%,下茬小麦增产均在25%左右,1987年增添了玉米秸秆还田粉碎机,1988年,实现了麦秸、玉米秸全部还田。通过定点化验,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原来1984年的0.65%增到1996年的  相似文献   
88.
光肩星天牛求偶,交尾及产卵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求偶、交尾及产卵行为的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求偶时发出的信息来源是雌虫,接受此信息的是雄虫,接收器官为触角、雌、雄虫求偶与交尾行为在24小时内谐有。雌、雄虫一生均可多次交尾,产卵对树种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9.
1-MCP结合CT复合保鲜剂对木纳格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采用1μL/L 1-MCP熏蒸(0℃、24 h)结合CT复合保鲜剂处理,研究0℃条件下贮藏期间各处理对木纳格葡萄呼吸强度、果梗褐变指数、腐烂率、落粒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熏蒸结合CT复合保鲜剂处理很好地抑制葡萄果实的呼吸作用和果梗褐变的发生,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贮藏末期好果率较高。1-MCP在木纳格葡萄贮藏上的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0.
古代茶诗词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国茶文化的奠定代表。古代茶诗词在唐代、宋代最为兴盛,这期间涌现了大量茶诗词作品,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的传世之作。这些作品的文学、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同时,其教育价值也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本文就以古代茶诗词为例,对其在当代语文教育中的影响进行几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