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阐述林业勘察设计民用建筑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竞争优、劣势,并提出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2.
论述了四川大豆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四川大豆育种研究的设想和思路,为四川和全国大豆育种、科研、生产和开发提供指导,同时为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为了给四川省丘陵地区间作大豆根腐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选用两种根腐病防控药剂对间作大豆进行处理,分析不同防治药剂、方式及时间对根腐病防控效果及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所有药剂处理均能显著抑制根腐病的发病率,降低病情指数,其中噁霜·锰锌拌种效果最为明显,使发病率由78.7%下降至38.7%,病情指数降低0.106;随着防治时间的延迟植株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对防效逐渐下降,且药剂间的防效差异更为明显.拌种和3叶期喷施嗯霜·锰锌能够增加植株节数、株高和茎粗,5叶期喷施药剂则无明显改善.药剂防治能够有效提升大豆有效荚数,降低无效荚数.与CK相比,百粒重在各处理下均显著增加,B1处理下大豆单株粒数和粒重显著增加,均以A2B1处理最高,分别增加32.08%、10.67%和28.99%;不同防治方式及时间处理下,百粒重差异显著,单株粒数B1显著高于B3,单株粒重间无显著差异.多菌灵拌种和3叶期喷施均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分别增产20.07%和11.65%;嗯霜·锰锌处理下各时期防治产量均显著高于CK,增幅为9.29%~23.82%.  相似文献   
84.
套作弱光胁迫对大豆苗期根系形态和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弱光环境下大豆苗期根系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生物量积累,明晰苗期大豆根系对套作荫蔽的响应规律,筛选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的大豆品种,为改良大豆对荫蔽胁迫的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以NTS1007、桂夏3号和南豆12等3个根系特征不同的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挖掘法考察根系形态特征,并对根系活力、表面积、伤流量和生物量积累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豆带状套作下大豆主根长和侧根长均显著下降,侧根下降81.8%,主根下降42.8%,侧根下降更为明显;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导致根系活力降低,伤流量减少;大豆根系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显著减小,降幅均与一级侧根总长度的降幅呈极显著正相关;大豆植株生物量显著下降,其中地下部下降55.2%,地上部下降37.9%,根冠比减小。不同品种(系)大豆根系对套作的响应程度不同,南豆12的主根长、一级侧根长、根体积降幅最小(33.9%、74.4%、65.3%);桂夏3号的根系表面积和生物量降幅最大(67.1%、48.3%);NTS1007则根冠比、根系活力和伤流量冠比降幅最大(35.4%、39.2%、38.9%)。套作遮荫条件下大豆根系的伸长生长比根系生理性状更能够准确地反映植株根系生长状况,根系长度可作为判定对荫蔽胁迫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南豆12在玉米-大豆套作下能够更为合理地分配同化产物,减小荫蔽胁迫对根系形态建成和生理活性的抑制作用,保证根系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结瘤性状不同基因型大豆对接种花生根瘤菌Spr2-9的响应,采用celB基因检测法研究根瘤菌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的侵染效果和不同基因型大豆在接种后盛花期植株生长及固氮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nts1007的瘤鲜重、氮素百分含量和单株氮素含量在不接种与接种时均为最高,瘤鲜重分别为4.7702 g.株-1和4.7401g.株-1;氮素百分含量分别为2.20%和2.29%,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基因型;单株氮素含量分别为489.12 mg.株-1和528.41mg.株-1,极显著地高于nod139。nts1007在接种后单瘤重显著降低,而瘤鲜重、氮素百分含量和单株氮素含量无显著变化。nod139受其基因型控制,无论接种与否始终表现为不结瘤,且各项指标均表现为极显著地低于其它基因型。Bragg的SPAD和植株干重对接种的响应较其它基因型更为敏感,接种后SPAD和植株干重的增幅分别为16.99%和8.18%。贡选1号的单株氮素含量在接种后增幅达到了22.76%,表明其单株氮素含量对接种的响应较其它基因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6.
四川丘陵地区大豆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四川丘陵地区玉米套作大豆主体栽培模式和规模化生产大豆的需要文章针对四川丘陵地区玉米套作大豆主体栽培模式和规模化生产大豆的需要,研究集成了以精量机播了以精量机播、高效机收为核心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实现了套作大豆全程机械化,形成了以旋耕机为核心的大豆人工撒播轻简高效种植技术旋耕机为核心的大豆人工撒播轻简高效种植技术,解决了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劳动力缺乏和规模种植大豆的难题种植大豆的难题。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川渝地区春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生产过程中严重缺乏配套种植技术,常常遇到产量低、品质差的现象。就此,提出了川渝地区春大豆三早三防提质高效种植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选用早熟良种,尽量避开不利气候和害虫为害;把准播种时期,在播种季节尽量早播;合理密植,轻简化播种;精准施肥,控旺防倒;严把病虫草害三防关,确保大豆高产稳产;观察天气变化,抢晴及早收获。  相似文献   
88.
一,品种来源和选育经过 南豆8号为南充市农科所1991年利用鄂豆5号作母本,西豆3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1992—1998年连续7年定向选择育成。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南豆8号.并确定为全省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89.
摸清果园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充分挖掘大豆的扩面增产潜力,为实现稳粮增油的政策目标提供参考。基于粮食安全视角,本文利用调研数据,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果树间套种大豆、果树间套种不同作物3个角度梳理果园间套种大豆的生产现状,分析发展潜力,剖析现阶段推广果园间套种大豆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2021年全国果园间套种大豆的面积为15.37万hm2,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苹果、柑橘、梨、桃等果园间套种大豆为主,种植用途主要为绿肥还田和收获籽粒,成本收益方面,大豆种植利润普遍不高,呈现出西部低于中部和东部、间套种大豆低于其他作物的特征;(2)果园间套种大豆具有综合效益,短期具备73.33万hm2的扩面潜力,但随着耕地用途管控收紧和幼龄果园逐步挂果封行,至2030年,面积将稳定在46.67万hm2,可增产69.91万t大豆;(3)现阶段果园间套种大豆的发展面临着长远发展空间受限、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间套种机械化水平低、间套种生产管理难度大、间套种基础设施缺乏和区域内大豆加工业与种植业脱离的现实困境。为...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四川省把发展大豆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从2004年开始.启动实施了粮食增产增收“三百”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以大示范促进大带动.以大带动促进大豆生产大发展。针对全省人多地少、耕地复种指数较高的实际.积极创新种植模式,走耕地深度开发之路,采取增、间、套种等办法.在不与大宗粮食作物争地的情况下.努力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