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农业科学   13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南果梨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南果梨果肉中多酚氧化酶(PPO)氧化邻苯二酚的活性明显高于氧化愈创木酚和间苯二酚的活性。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其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6.0。以儿茶酚为底物的多酚氧化酶氧化产物在420nm处有吸收高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量与南果梨果肉酚类含量比为40:3时,南果梨果肉多酚氧化酶呈最大活性。30℃下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大于40℃、20℃、10℃、0℃下以儿茶酚为底物的南果梨果肉的多酚氧化酶活性。0.1MVc和001MEDTA对南果梨果肉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根据凝胶电泳分析,南果梨果肉多酚氧化酶同功酶有8条谱带。  相似文献   
52.
减压对冬枣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以冬枣果实为试材 ,研究了减压对枣果贮藏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减压有效地保持了枣果的硬度和VC 含量 ,降低了果肉中乙醇、乙醛含量和枣果呼吸强度 ,抑制了抗坏血酸氧化酶和乙醇脱氢酶的活性 ,减慢了内源乙烯的释放速率。但是 ,减压对阻止果肉褐变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3.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侵染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ZiziphusjujubaMill.cv.Jinsixiaozao)的侵染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囊孢壳菌Physalosporaobtuse(Schw.)可在金丝小枣树体及病残体和枣园周围的杨树、榆树、刺槐树、桃树、苹果、梨树上越冬。5月下旬—9月中旬分生孢子器形成并散发分生孢子,8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同时散发。囊孢壳菌孢子随风、雨传播,通过伤口和气孔侵入。6月上旬囊孢壳菌开始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囊孢壳菌对枣果的侵染高峰期。囊孢壳菌在当年发病枣果上只形成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器,8月下旬—9月散发分生孢子,可在田间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54.
铊(Tl)作为一种非必需、高毒性重金属元素,会干扰植物的正常发育,并在食物链中引起严重的毒性积累.根系分泌有机酸在抗重金属污染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铊胁迫下的植物根系有机酸分泌特征与重金属吸收的关系,利用水培法对T胁迫下水稻(Oryza sativa L.)植株草酸分泌和Tl分布特征进行检测和分析,研究不同抑制剂对水稻...  相似文献   
55.
刘金岭  张朝晖  王金鹿  李建明  张平 《油气储运》2012,31(1):57-60,85,86
以册子岛30×104吨级原油码头及航道为例,通过分析原油码头水域深度、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和大型油轮靠泊、离泊以及接卸作业等情况下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了原油码头接卸作业安全预防措施。总结了大型原油码头在油轮接卸作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监控中心、引航员、码头操作员等应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卸油前后船方、码头和码头操作员应执行的全方位安全管理工作。研究认为,制定可行的风险控制对策可有效降低大型油轮的作业风险,遏制重大航行和污染事故,保障原油码头接卸作业及港口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56.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质炭对湿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添加不同裂解温度和洗涤处理的生物质炭对湿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通过720 d的室内培养法,研究了3种水分条件下(干湿交替、75%田间持水量、淹水),添加4种生物质炭(350WX:裂解温度为350℃的未洗涤生物质炭;600WX:裂解温度为600℃的未洗涤生物质炭;350X:裂解温度为350℃的洗涤生物质炭;600X:裂解温度为600℃的洗涤生物质炭)的湿地土壤矿质态氮差异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壤相比,干湿交替和7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培养360 d后,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分别平均下降了64.62%和27.64%,氮素净矿化速率分别平均下降了82.9%和36.1%,且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抑制率为正值;而淹水条件下,培养120 d和240 d,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和净矿化速率低于对照土壤,分别下降了14.93%和21.30%,且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抑制率也为正值,但培养360 d时,高于对照土壤且平均分别增加了49.16%和176.22%,矿化作用的抑制率为负值。3种水分条件下,总体上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和净矿化速率均表现为添加裂解温度为350℃生物质炭的土壤大于添加裂解温度为600℃生物质炭的土壤,其中7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添加洗涤处理的生物质炭土壤大于未洗涤处理的生物质炭土壤。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氮素矿化抑制或促进作用受土壤水分影响,同时又深受施用时间长短、生物质炭裂解温度以及生物质炭洗涤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了解无孢灵芝菌丝生物学特性,以期为人工栽培提供依据。在不同温度、湿度、pH、碳源和氮源条件下对无孢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无孢灵芝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湿度为62%~63%,适宜pH为6.0~6.5,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58.
利用置换系SL36作为qSS-9位点上Kasalath等位基因的供体亲本,各方面农艺性状较好的宁粳4号作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和自交,并使用4个与qSS-9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Y-10、Y-11、Y-14、Y-13进行基因型的检测筛选,对宁粳4号进行耐贮性的遗传改良,获得了既耐贮藏、大多农艺性状又接近于宁粳4号的较为稳定的优良新品系,克服了宁粳4号耐贮藏性差的弱点。获得的新品系种子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条件下均表现出发芽率明显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TTC染色效果更明显,表明转入耐储藏主效QTL Qss-9~(Kas)的宁粳4号新品系耐贮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9.
基于土地利用、NDVI、水土流失等数据,定量分析晋陕蒙接壤地区1990—2020年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的变化,旨在为该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晋陕蒙接壤地区在1990—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了7.16%,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22.85%,其他用地面积减少了18.87%;30年来NDVI 5年均值增加了1.11倍,增幅最大的是神木市,最小的是托克托县;与1999年相比,2020年晋陕蒙接壤地区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减幅达到47.22%;沙漠生态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晋陕蒙接壤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有较大影响,城市发展、矿产资源开发、配套设施建设对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但相关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使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60.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桕叶中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邻苯二甲醛(OPA)与9-芴基羰酰氯(FMOC-CI)作衍生剂,正缬氨酸为内标,利用二极管阵列(DAD)可变波长检测程序,采用柱前衍生RP-HPLC法测定了乌桕叶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各种氨基酸的保留时间(Rt)、相对峰面积(Ax/AI)的RSD均较满意,回收率为93.21%~114.24%;乌桕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总得含量在1.3000mg/mL左右,含量较高的是异亮氨酸(Ile)、谷氨酸(G lu)、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和精氨酸(Arg),合计含量占总含量的60%以上。18种氨基酸中含有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有7种,其总含量为0.5984mg/mL,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6.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