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业科学   5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张坤  戴习林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166-169,178
以同周期单独培养的微藻生长密度为对照,采用等重复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开展淡水养殖池塘中5种常见微藻即淡水小球藻(C.vulgaris)、四尾栅藻-FACHB-1297(S.quadricauda)、蹄形藻(K.lunaris)、鱼腥藻-FACHB-1299(Anabaena Broy sp.)、颤藻-FACHB-1120(Oscillatoria sp.)及其密度对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微藻的初始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当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最小为4.5×105个/mL时,呈现5种微藻密度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越明显的规律,而当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较高时,则5种微藻密度的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不明显,同时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不同也显著影响微囊藻的生长。t检验结果也表明:铜绿微囊藻在分别与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混合培养时,生长速度均显著受到抑制,而与四尾栅藻混合培养时,生长速度受到抑制不显著。因此试验用5种微藻中,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均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淡水小球藻对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最明显,蹄形藻对微囊藻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通过竞争参数计算几种微藻对铜绿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四尾栅藻、蹄形藻。  相似文献   
102.
减蛋综合征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登录的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六邻体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了3对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并对其灵敏性、特异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LAMP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外引物浓度0.1μm01·L-1,内引物浓度0.8 μmol·L-1,环引物浓度0.4μmol·L-1,Mg2+浓度8.0 ...  相似文献   
103.
地面覆盖对果园土壤水热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旱地果园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热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分析了土壤水分、温度、棵间蒸发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覆膜、覆沙、覆草下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13%以上,可满足果树需水;覆沙、覆黑地膜能显著提高地温,覆草能明显降低地温;4-9月,覆沙、覆膜、覆草的日平均棵间蒸发量仅为CK的53.42%、24.01%、46.64%,有效缓解陇东果园旱季水分不足问题;不同覆盖下果实单果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4.
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齐穗期至成熟期的水稻叶片图像进行分割,提取水稻叶片图像在RGB和HSV颜色空间中的6种颜色特征参数,计算典型的18种颜色分量,分析了颜色特征参数和颜色分量与水稻叶片SPAD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RGB颜色空间和基于RGB与HSV颜色空间的SPAD值的估测模型,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颜色特征参数和颜色分量的SPAD值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RGB颜色空间和HSV颜色空间均与水稻叶片的SPAD值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以HSV颜色空间与水稻叶片SPAD值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颜色特征参数H与SPAD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密切,其次是S、R、V;颜色分量r/b与SPAD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密切,其次是R-B、b、r;在建立的水稻叶片SPAD值的4个估测模型中,以基于颜色分量的逐步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因此,综合RGB和HSV颜色空间中图像颜色信息的分析应用,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SPAD值的图像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05.
张坤  焦光伟  刘献强  李学新 《油气储运》2012,31(2):106-108,167
针对长输管道泄漏抢修的特点,利用管道局部挤压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防止油品泄漏危害。基于管道塑性变形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结合"Bow-tie"管道塑性变形计算模型,建立了管道径向载荷作用下的挤压变形模型,对管道挤压和管内泄漏余压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不同管径管道挤压所需载荷量,利用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挤压载荷的分布数据。分析表明:管道挤压载荷随管径、屈服应力的变化,呈现S形递增。该模型可以确定不同管道的挤压变形载荷,为管道挤压抢修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哺乳动物间的传播能力,本研究以豚鼠为模型评价了5株H9N2亚型AIV在豚鼠体内的复制能力和水平传播能力,并分析了5株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分子特征。结果表明,5株病毒均属于CK/Beijing谱系,其中2株病毒的HA具有人样受体特征(Lys226),2株病毒具有禽样受体特征(Gln226),而A/Chicken/JN/Li-2/2010(H9N2)株在该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为苯丙氨酸(Phe226)。裂解位点分析表明,5株病毒均具有低致病性AIV特征。个别病毒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存在增加或缺失现象。感染试验表明,5株病毒均能够在豚鼠呼吸道复制。并且在鼻甲骨处复制稳定,平均病毒滴度为2.01 Log EID50/mL~4.5 Log EID50/mL。传播试验表明,所有病毒株的人工接种豚鼠的鼻洗液中均能够检测到病毒,最长排毒期为接毒后第8 d,而接触组豚鼠鼻洗液中未检测到病毒。本研究表明,5株H9N2亚型AIV均属于CK/Beijing谱系,部分病毒株的HA蛋白已具备人样受体结合特征,并且关键氨基酸位点(226位)处出现新的突变。5株病毒均能够在豚鼠呼吸道复制并通过上呼吸道排毒,但不能在豚鼠间同群传播。  相似文献   
107.
为加强苦菜和蒲公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苦菜和蒲公英总黄酮得率以及不同浓度提取物对苦菜和蒲公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菜和蒲公英总黄酮提取的最优化条件为提取液乙醇的浓度为60%,料液比为1:30,超声提取时间为0.5h,总黄酮得率分别为6.44%和17.56%。苦菜和蒲公英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样品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在浓度为9.6rag·mL^-1时,苦菜和蒲公英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都达到最大,分别为76.47%和80.39%。  相似文献   
108.
泰安市异色瓢虫色斑类型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泰安市1 320头异色瓢虫越冬成虫进行了观察研究,共发现表现型150种,其中未被记录的20种。按表现型将其分为4种类型:黄底黑斑、橘红底黑斑、黑底红斑和黑底黄斑,其种类数分别为64、67、11和8,各类型数目占调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9.24%、30.83%、26.14%和3.79%。黄底黑斑和橘红底黑斑型以十九斑变型最多,黑底红斑和黑底黄斑型以显明变型居多。对各斑点出现频率统计结果表明,斑点1/2在雄虫出现的频率约为雌虫的1/4,斑点9约为雌虫的1/2,其余各斑点雌虫均高于雄虫。首次对斑点和联斑不对称的异色瓢虫进行了命名,优化了记号命名法。  相似文献   
109.
柿树根际嗜铁细菌地衣芽孢杆菌CAS20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S检测平板法,从柿树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较强产嗜铁素能力的细菌菌株CAS20。根据菌株在LB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其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经16S rDNA序列分析,CAS20的16S rDNA基因序列(KY199559)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代表菌株ATCC14580的16S rDNA序列(NR_074923)具有99.93%的相似性,并且位于系统进化树的同一分枝。据此,将菌株CAS20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了一种以测量机器人为采集器,通过获取合作目标的几何信息进行桥梁挠度测量的新方法,从测量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两个方面分析了测量机器人的测角及测距误差,并探讨了竖直角、视距对挠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同时依据最小二乘原理分析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经分析得知:如果仪器至后视点距离小于150 m,至目标点距离小于200 m,挠度测量精度将优于±1 mm.在实际工程中,该方法测量的挠度值与电子水准仪测量的挠度值差异小于0.22 mm,相对误差小于3.3%,表明该方法在大跨径桥梁检测中完全能满足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