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7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41.
日灼病是一种由高温强光诱发的植物生理性病害,每年会给北方落叶果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科学合理的日灼防治是果树优质丰产的重要保证.系统综述了以苹果为首的北方落叶果树果实日灼病研究进展,包括果实日灼的主要类型和症状、日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生理分子机制、目前生产上主要的应用防治措施,同时对未来果树日灼病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果实日灼病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羊肚菌杂交选育及其杨树林下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野生羊肚菌和东北野生羊肚菌为亲本,采用单孢子菌丝杂交融合技术,经过5 a多时间的筛选试验,选择出适合辽宁地区栽培的高产、稳产优良杂交羊肚菌菌株。利用筛选的优良菌种,建立了羊肚菌杨树林下栽培技术体系,使667 m2杨树林地的羊肚菌产量超过150 kg。  相似文献   
43.
辽宁省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碳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省东部山区落叶松人工林典型分布区样地清查资料,构建了不同林龄落叶松生物量与蓄积量转换模型,结合辽宁省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估算全省落叶松林生物量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表明,干碳量比、根碳量比和根冠碳量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叶碳量比、枝碳量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降低,方差结果显示不同林龄落叶松单木碳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44.
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肚菌营养丰富、药食兼用,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概述了羊肚菌种类分布及生长环境,人工栽培研究发展历程及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现状,提出了当前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羊肚菌的人工栽培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气候条件,开展人工可控条件的羊肚菌栽培技术研究势在必行。在栽培上采取轮作方式可以解决栽培土壤营养退化问题。加强菌种选育研究、优化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羊肚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5.
辽宁省是我国板栗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板栗栽培的北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该文从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科技与政府支撑等方面对辽宁省板栗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多年的研究和生产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辽宁省板栗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客观分析,最后为全省板栗产业发展提出了科学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辽宁省板栗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在东北地区以圃地培育的实生银杏苗木做砧木,3月底至萌芽前采用双舌接的方法嫁接银杏,其成活率在90%以上。文章从砧木选择、接穗采集与处理、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和接后管理等方面详述了银杏嫁接苗的培育技术环节,以期为北方地区银杏良种繁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7.
黄土丘陵区坡面林-草边界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定位、连续观测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刺槐林-草地复合系统景观边界不同季节时期土壤养分因子进行测定和分析的结果表明,林-草边界土壤有机质、有效P、有效K含量在生长季末期含量最高,而土壤有效N含量在生长季前期含量最高。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3个时期的边界土壤养分综合影响边缘效应的位置与宽度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林-草边界土壤养分综合因子具有较明显的边缘效应位置与宽度,生长季、生长季末期土壤养分综合影响边缘效应的位置都为从林内8m到林外4m、宽度12m,生长季前期土壤养分综合影响边缘效应的位置为从林内4m到林外8m、宽度12m。  相似文献   
48.
49.
该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对猕猴桃属植物倍性鉴定技术、染色体加倍技术和多倍体诱导融合技术等相关倍性育种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该属倍性育种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猕猴桃育种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0.
利用Li-COR-8100测定并分析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生长季土壤呼吸特征、土壤呼吸年C释放量以及与土壤水热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土壤呼吸速率与地面10cm处土壤温度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y=0.3614e0.1219x(R2=0.702),土壤温度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70.20%;该地区天然次生林土壤呼吸年均速率约1.14μmol/(m2.s),土壤向大气年释放C约为410.40~455.76 g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