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菜粮轮作,可培肥地力、熟化土壤,改变连作土壤中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降耗减污、节本增效、优质高产的目的。我们通过多年研究探索,示范推广了结球甘蓝-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结球甘蓝每667m~2产量3500~4000kg、效益5300元,机插水稻每667m~2产量600~650kg、效益850元,合计667m~2效益6150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2.
鸡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卵囊分成两部分处理,一部分常规冰箱保存6个月,到期后增殖1次;另一部分每月繁殖1次,为新鲜对照虫株。之后,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冰箱保存6个月后,虫株毒力明显下降,仅增殖1次不能达到新鲜虫株毒力水平。如果两种球虫卵囊冰箱保存6个月后,用于试验研究前需至少继代繁殖2次。  相似文献   
63.
西葫芦原产于美洲,也叫美洲南瓜、角瓜,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西葫芦栽培方法比较简单,产量高、上市早,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利用小拱棚、中棚进行早春栽培,解决了淡季蔬菜供应,改善了西葫芦生长发育环境,减少了病毒病和白粉病的危害,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效益比  相似文献   
64.
以金太阳杏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硼酸、蔗糖、CaCl_2、ZnSO_4、MgSO_4对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金太阳杏花粉萌发影响最大的是硼酸,其次是蔗糖、CaCl_2和ZnSO_4,MgSO_4对金太阳杏花粉萌发影响最小。硼酸、蔗糖、CaCl_2对金太阳杏花粉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增加萌发率升高,但浓度过高则抑制花粉萌发;花粉萌发率随着ZnSO_4浓度增加而降低;MgSO_4浓度对花粉萌发影响不显著。适宜金太阳杏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琼脂粉6 g/L+硼酸200 mg/L+蔗糖100 g/L+CaCl_2 150 mg/L+ZnSO_4 10 mg/L+MgSO_4 20 mg/L,pH 5.8~6.0。  相似文献   
65.
夏玉米套种平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选择、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灌溉与防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培养基配方、菌包制作、温湿度管理、通风与透光、出菇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平菇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夏玉米套种平菇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红森藜芦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森藜芦采用"森生1号"和"森生2号"2种生根剂、500 mg/kg和1 000 mg/kg 2种浓度、浸泡和速蘸2种浸蘸方法进行了扦插繁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森生2号"500 mg/kg浓度浸泡2 s,红森藜芦的生根率最高,达90.3%;根系占地下空间体积以"森生1号"500 mg/kg浓度速蘸2 s最大,达9.21 cm3,新梢生长也相对较好,因此,红森藜芦扦插繁殖以"森生1号"500 mg/kg浓度速蘸2 s为好.  相似文献   
67.
5个持久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的抗性组分和遗传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数量抗病品种Aquileja(AQ)、Libellula(LB)、Luke(LK)、Nugaines(NG)和咸农4号(XN)具有持久抗条锈病特点,本文对这5个品种的抗性组分及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了研究,以铭贤169(MX)为感病对照品种。苗期室内抗性组分试验表明:LB、XN、AQ 3个品种与LK、NG 2个品种相比,前者的气孔下泡囊密度低于后者;前者的菌落长度短于后者。其中AQ和XN的吸器密度低于LK和NG而高于LB;LK和NG的气孔下泡囊密度甚至高于感病对照品种MX。田间抗性组分试验表明:5个数量抗病品种AQ、LB、LK、NG和XN的反应型(IT)、严重度(DS)、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和病斑长度(LL)值均低于感病对照品种MX;数量抗病品种AQ、LB、LK、NG、XN之间相比,AQ的IT值最高而LB最低;NG的DS和AUDPC值最高而LB最低;AQ、NG和XN的LL值高于LB和LK;AQ的病斑密度值低于NG和LK而高于XN和LB。由此可见,LK和NG没有抗侵入能力而在成株期具有抗扩展能力,LB、AQ和XN除了具有抗扩展能力外,还具有降低侵入频率能力。基于SSR DNA指纹数据的聚类分析,AQ与LB为同一类,NG与XN为同一类,LK单独为一类。由此推测,AQ或LB与其它3个数量抗病品种之间杂交的后代中可能会出现性状超亲分离,本实验室报道的AQ/NG杂交组合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本文为进一步的抗病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8.
吸器(Haustorium)是条锈菌产生于小麦细胞内的唯一器官,为了研究小麦持久抗性品种中条锈菌吸器的遗传规律,选用小麦持久抗条锈品种Aquileja (AQ)、Libellula (LB)、咸农4号(XN)和感病品种铭贤169(MX)配制杂交组合MX×AQ、LB×XN和AQ×XN,组成亲本及杂交一代(F1)杂交二代(F2)和回交一代(BCp1、BCp2)6个世代,接种条锈菌后取样,测定单位菌丝面积内的吸器数目。结果表明:AQ和LB中条锈菌的吸器数目分别为44.2/mm2和23.74/mm2,两个品种对吸器均表现较强的抗性;XN中条锈菌吸器数目(89.83/mm2)与MX(102.02/mm2)无差异,未表现出明显的抗性。小麦持久抗性品种中条锈菌吸器的遗传为部分隐性,显性度为-0.47~-1.83;控制条锈菌吸器数目的基因大约有1~2个。尺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MX×AQ组合中条锈菌吸器的遗传符合加性模型,遗传力较高为68%,而LB×XN和AQ×XN经尺度检验分析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遗传力较低。  相似文献   
69.
利用湖北、江西和浙江3省312家农产品电商集群企业的调查数据,对多维邻近性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多维邻近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产品电商集群企业社会邻近性与技术邻近性均正向影响协同创新绩效;地理邻近性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高度的地理邻近性会带来区域竞争、产品竞争和知识外溢,降低企业协同创新绩效。2)农产品电商集群企业地理邻近性与技术邻近性的交互项对协同创新绩效发挥正向作用,呈现互补机制;社会邻近性与技术邻近性的交互项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呈现替代机制;地理邻近性与社会邻近性的交互项对协同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因此,农产品电商集群企业要注重与合作企业良性协同创新关系的建立,降低区域内同质性农产品的区域竞争和产品竞争,同时政府和相关组织要加强对农产品电商企业的技术技能培训,发挥数字技术对农产品电商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番茄轮作草菇高效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番茄、草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