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8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充分发挥茶园碳汇功能,促进茶叶低碳生产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采用可持续的低碳农业技术措施发展低碳农业,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介绍了茶园碳汇功能:茶树生长对空气中CO2的固定和茶园土壤碳库对有机碳的富积和保存。总结中国茶叶生产实践和茶叶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低碳茶叶生产技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合理开垦防止烧山垦园、合理密植因缺补缺、平衡施肥促进茶树无机有机物质循环过程的进程、立体栽培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免耕或减耕减少土壤碳排放、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C/N率等;提出提高茶农对低碳的认识、建立茶叶低碳生产示范园区、加强对茶叶生产低碳技术的研究、大力发展有机茶、政府政策导向支持等促进茶叶低碳生产发展建议。采用低碳生产技术,挖掘茶园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增加茶园系统碳储量,必将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2.
名茶开发与茶园镁肥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洵 《茶叶通讯》1994,(3):11-13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不断发展,优化茶叶品质的栽培技术逐步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一些被称之为“质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更引起了广大茶农的关注。现就名优茶生产与镁肥施用提几点看法,以供生产中参考。 1 镁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镁是茶树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其含量一般为500~4000ppm,实际上它是属茶树生长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它不仅是茶  相似文献   
103.
鉴定表明,山东省小麦全蚀病地根腐性病害的病原类型主要有: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graminis(Sacc.)Arx&Oliviervar.triticiJ.Walker]、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V.Hoeven]、麦根腐德斯霉[Drechslerasorkinianum(Sacc.)Subram&Gain]、齐整小菌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与禾谷镰孢霉[FusariumgraminearumScuwabe]等。引起白绢病的齐整小菌核菌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4.
众所周知,在土壤的施肥中,化肥对土壤许多营养元素表现有良好的影响,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化肥对茶园土壤间接的改造作用。在茶园中,由于长期而系统地施用化肥之后,对提高土壤熟化指标之一的腐植质含量和氮素积累强度也有影响。这些含量在表层土壤中可以增加到百分之几。但是,当长  相似文献   
105.
茶树虽然是常绿作物,但一年四季却经常不断地落叶,在它落叶的过程中,进行着激烈的物质转化和代谢。例如,茶树体内的许多多余的过剩元素(Al、Ca、Mn等)就是通过落叶从树体内排除出去的。氮素在茶树体内具有强烈的再利用能力,在茶树叶子的生长、衰老直至脱落过程中,氮素如何进行代谢、转化,向来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结合茶树氮肥试验进行观察,同时也用同位素N~(15)进行示踪标记,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6.
在鉴定棉花品种对枯、黄萎病抗病性的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地划分田间病情分级标准,以便正确地评定其抗性。已往,我们曾在试验中设计过两种分级标准,一种是级数较少(四级)的分级标准,另一种是级数较多(六级)的分级标准。试用的结果,在棉黄萎病品种抗病性鉴定中,明显地看出级数较多(六级)的分级标准具有较大的优点,有利于区分抗病、耐病或感病的品种品系和组合,可以根据它们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7.
土壤的水份物理特性及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组成比例,对茶树生长及茶叶产量有密切关系。根据作者在老茶园土、新茶园土及未经垦殖的生荒土等长期的研究结果指出,产量较高的熟化茶园土,在0—50厘米  相似文献   
108.
灌木固沙林与沙地水分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灌木固沙林与沙地水分平衡是治沙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六十年代初期,我国许多沙漠科学工作者或从“地”或从“树”两方面研究水分状况,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报告,使我们对沙地水分的状态和沙生植物的水分生理的认识不断深入。此后,关于水分平衡的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些研究成果几乎全部集中在半荒漠地带的宁夏沙坡头、甘肃民勤、临泽等地,而对毛乌素沙地造林的水分平衡问题,未见报道。我们从1975~1985年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1981年以前,沿袭以往的研究方法,局限于湿沙层水分动态,取得大量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9.
茶树三茶一当结束,为了恢复树势,增加贮藏养份,期待翌年春茶有一个好的收成,就要及时地进行田间管理。在秋后的茶园管理中,有深耕、施肥、整枝和铺草等。其中就深耕来说,是最容易受到议论的措施。对于深耕虽然大家都做了很多的试验,但是,其结果是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110.
非致病的番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Sacc.)Snyder e Hansen]菌系F86—15经培养制成诱导菌菌剂,播种时用于浸种和沟施,可有效控制棉花枯萎病。在重病地区.经两年多点试验,其防效与多菌灵相当,比对照增产19.6%和20.3%。机理测试表明,诱导菌与挑战菌同时接种时,前者的接种量为后者的10倍,效果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