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充分利用蚕桑产业大宗副产物桑枝资源,丰富食用菌栽培原料,进行桑枝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桑枝添加比例的增加,袋料干料密度由 0.272 g/cm3降至 0.208 g/cm3,而菌丝生长速度由4.33 mm/d 增 至 5.78 mm/d;配 方 3 产 量 最 高 ,为 每 袋1 936.57 g,比配方 1(对照)高 54.1%,生物学效率为240.3%,比配方 1 高 84.0%,与其他配方存在极显著差异;经济效益,配方 3与配方 1相比,每袋节支增收合计4.72 元;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配方 1 粗蛋白质量分数最 高 ,为 22.96%,配 方 4 粗 蛋 白 质 量 分 数 最 低 ,为20.65%,比配方 1 低 10.1%,配方 4 粗多糖质量分数最高,为 8.37%,比配方 1 高 53.4%,配方 5 粗脂肪质量分数最高,为1.37%,比配方1高13.3%。  相似文献   
22.
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法对桑黄(Inonotus sanghuang)进行分离,采用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对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用桑叶提取物对桑黄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桑叶提取物对桑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佳添加浓度为0.5%。在基础PDA培养基中添加0.5%桑叶提取物,桑黄生长速度为3.5 mm/d,与基础PDA培养基存在极显著差异。液体培养,菌丝体生物量达到11.7 g/L。桑叶提取物对桑黄菌丝体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
昆虫肠道微生物功能及家蚕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肠道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生长环境 ,肠道有益微生物生长会给宿主带来各种利好 ,在营养、防护方面对宿主产生积极影响.和哺乳动物相比 ,大部分昆虫肠道微生物种类较少 ,但一些昆虫肠道会寄生大量的特定的微生物.昆虫消化道形态、理化环境差异极大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种群结构.蚕桑研究人员对不同食物、饲养环境及逆境下家蚕肠道微生物也有研究 ,并在肠道微生物营养补充、抗病防护功能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表明有益微生物在提高食物转化效率和病害防控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4.
家蚕雌粗线期染色体的G-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者等首次采用ASG法对家蚕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进行G—带分染,在染色体上显示出暗带明带共658条丰富的带纹,并绘制了G—带组型模式图。在不同的细胞中,鉴别出26条相似二价体。本实验中,未发现不对称配对的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25.
蚕沙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波  李勇  吴洪丽  吴恢 《中国蚕业》2009,30(4):18-21
介绍了蚕沙成分的研究状况和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及其衍生物、果胶、叶黄素、黄酮类化合物和β-胡萝卜紊等多种成分的研究状况;近年来,蚕沙成分的提取工艺有了许多改进,对蚕沙的综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2005年-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变异情况,揭示该病的发生规律,根据GenBank登录的PRRSV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法对2005年-2010年间送检的282份病料进行了PRRSV核酸检测,对其中9份阳性样品进行了ORF5~7基因片段扩增和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下栽的PRRSV...  相似文献   
27.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采用淋巴细胞瘤杂交技术制备其MAb,获得了1株能够稳定分泌抗PCV2-Rep’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D1株。MAb亚类鉴定为IgG1/κ型,腹水效价达1∶819 20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MAb可与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PCV2-rRep’和PCV2-rRep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采用MAb对PCV2感染细胞中Rep’蛋白抗原性进行了鉴定,证明该MAb能够与病毒Rep’蛋白产生特异性反应。采用合成肽扫描法对MAb对应的抗原表位鉴定,其核心序列为61FANFVKKQTFNKV73,位于PCV2-Rep’蛋白的N末端。制备的MAb及其抗原表位鉴定,为该病毒分子生物学及诊断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新型细菌病防治剂FN对家蚕杂交种及原种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药物对家蚕的龄期经过没有影响,对杂交种的茧质性状不产生不良影响,对原种的茧质性状及卵质性状不产生不良影响,对家蚕杂交种及原种的饲养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9.
高致病性PRRSV与PCV2共感染协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阐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协同致病作用,澄清两种病毒不同时间顺序共感染与其协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5日龄阴性健康猪30头,随机分6组,PCV2/HP-PRRSV顺序共感染组、HP-PRRSV/PCV2顺序共感染组、HP-PRRSV+PCV2同时共感染组、HP-PRRSV感染组、PCV2感染组、未接种对照组。感染后每天测量体温、观察临床症状,每周称量体重、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的CD3+ CD4+ CD8-、CD3+ CD4- CD8+、γδT、NK细胞及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变化;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检测这两种病毒抗体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IL-10、IL-2、GM-CSF细胞因子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和组织中病毒载量。对各组试验猪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HP-PRRSV/PCV2顺序共感染组临床症状最严重,死亡率达60%;组织和血清中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组,抗体滴度明显低于其它组;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尤以TNF-α)变化也最为明显。【结论】HP-PRRSV和PCV2之间存在协同致病作用,且猪群先感染HP-PRRSV后感染PCV2可明显提高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对临床HP-PRRSV和PCV2的综合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脓病清对家蚕NPV、CPV、DNV,只需经4h处理,就能将病毒杀灭;对家蚕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及浓核病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能降低死蚕率及死笼率;使用安全,对蚕生理及茧丝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