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诺氟沙星水溶液临床治疗蚕细菌性败血病试验熊贤涛(湖北省兽药监察所武汉,430064)吴洪丽,计成秀(湖北省农科院蚕研所武汉,430064)诺氟沙星(Norfloxacin)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对多种病原菌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蚕桑产业大宗副产物桑枝资源,丰富食用菌栽培原料,进行桑枝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桑枝添加比例的增加,袋料干料密度由 0.272 g/cm3降至 0.208 g/cm3,而菌丝生长速度由4.33 mm/d 增 至 5.78 mm/d;配 方 3 产 量 最 高 ,为 每 袋1 936.57 g,比配方 1(对照)高 54.1%,生物学效率为240.3%,比配方 1 高 84.0%,与其他配方存在极显著差异;经济效益,配方 3与配方 1相比,每袋节支增收合计4.72 元;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配方 1 粗蛋白质量分数最 高 ,为 22.96%,配 方 4 粗 蛋 白 质 量 分 数 最 低 ,为20.65%,比配方 1 低 10.1%,配方 4 粗多糖质量分数最高,为 8.37%,比配方 1 高 53.4%,配方 5 粗脂肪质量分数最高,为1.37%,比配方1高13.3%。  相似文献   
13.
家蚕减数分裂,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然自发生学立场者居多。著者自遗传学角度,系统研究了减数分裂的雌雄差异,兹将结果报告于下: 材料及方法供试材料是781×(782×734),参照今井(1980),蒋同庆、郝瑜(1987)方法进行染色体制片,经尿素处理后Giemsa染色。  相似文献   
14.
桑黄是一种名贵珍稀药用真菌,仅生长于桑树之上。本文介绍了桑黄的类型、生长特性、活性成分功能以及人工培养条件,简述了国内外有关桑黄的研究成果,并对桑黄的开发利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检测盐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家蚕细菌病的抑制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测得黑胸败血病和灵菌败血病病原菌共70个菌株的最大MIC值分别为1μg/mL、2μg/mL,低于家蚕添食本药品后最低血药浓度,表明供试菌株对该药品敏感。  相似文献   
16.
饲料桑是理想的木本饲料之一,其营养物质丰富且含量均衡,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对牛、羊、猪、禽类及鱼类等均有较好的饲喂效果。饲料桑品种筛选、栽培技术及加工技术的深入研究,为饲料桑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是,饲料桑的全面开发还存在消除抗营养因子等技术难题,这是饲料桑规模发展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板培养方法观察桑叶提取物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桑黄平板培养基优化配方为土豆200 g/L、葡萄糖2.0%、蛋白胨1.0%、MLE0.5%.在28℃、pH 6.0条件下,其菌丝生长速度为3.5 mm/d.  相似文献   
18.
药用真菌桑黄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也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桑黄类真菌涉及的种类繁多,丰富的桑黄类真菌资源和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利于桑黄类真菌抑菌物质开发利用。本文介绍了桑黄及其与形似真菌的关系,简述了桑黄类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结果,以期为桑黄类真菌抑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细小病毒体外培养适应毒株的培育及动物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初产母猪流产胎儿的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到一株猪细小病毒(PPV),采用无污染的猪睾丸传代细胞系(ST)对该毒株传代,培育成一株细胞适应毒株,命名为PPV-HJ毒株。该毒株经ST细胞连续传50代,于第25代起毒价显著提升,第40代毒价维持稳定(107.2 TCID50/mL)。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试验(IPMA)检测表明,病毒感染的阳性细胞染成棕红色,病毒抗原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免疫电镜观察到PPV粒子呈球状,直径约21nm。基因克隆测序证实,该毒株的NS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PPV-ZJ毒株同源性最高,达98.41%。用该毒株第50代培养物(1×107.2 TCID50/mL)接种35日龄仔猪,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剖检未观察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PCR法在猪的肺脏、扁桃体、腹股沟淋巴结、下颌淋巴结、小肠中检测到病毒核酸,表明该毒株对易感动物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本研究成功地培育出一株PPV体外细胞培养适应毒株,其繁殖性能稳定,为今后开展PPV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的协同致病性研究,以及联合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CRISPR/Cas9系统源于细菌获得性免疫系统,是一项可对多个物种的基因组进行高效率编辑的技术,已被广泛用于RNA靶向的基因组定向编辑。本文简要介绍了CRISPR/Cas9系统的基本作用原理和技术改进的进展,重点介绍了CRISPR/Cas9系统在家蚕功能基因研究和定向遗传改造研究中的应用及成果,并展望了该项技术在家蚕基因组编辑中应用的前景和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