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通过改进红茶发酵技术,降低夏暑红茶的苦涩味,提高夏暑茶品质,增加茶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红茶的发酵过程中加入采摘后的苹果,利用苹果呼吸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和香气成分,使发酵叶的温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促进红茶的发酵。加入苹果后,红茶发酵叶的温度比对照显著升高,内含物质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有利于红茶品质的茶红素、茶黄素由于发酵时间的延长和供氧量的不足而下降,但是对茶叶品质不利的茶褐素含量也发生下降。在发酵过程中加入苹果可以降低苦涩味,提升茶叶的感官品质,同时也使部分茶样带有苹果的果香,形成其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2.
以乌龙茶(单枞、铁观音)为原料,探讨在速溶茶加工过程中浸提工序阶段,添加L-抗坏血酸对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可显著提高速溶乌龙茶(铁观音)产品中酯型儿茶素、EGCG的含量,但是降低了速溶乌龙茶(单枞)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EGCG含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茶叶企业和谐管理实现了商业信息与地理信息的完美结合,从而扩大了管理的视野。茶叶企业和谐管理中应用GIS技术,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并使之达到和谐协调的运转,从而创造最大价值,最终实现荼业和谐发展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4.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汤风味是评价其感官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生物碱类物质等主要内含物以不同浓度复合形成了茶汤的独特风味。不同的冲泡方式对茶叶内含物质浸出的量和比例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方面综述了冲泡方式对茶叶内含物浸出率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速溶茶加工过程的浸提工序阶段,添加木瓜蛋白酶可极显著提高速溶绿茶(梅占)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的含量,但是添加量不同,对速溶乌龙茶(八仙)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的含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无公害外源诱导物ZMZ对茶树新梢咖啡碱及其他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将ZMZ稀释100倍、150倍、200倍分别喷施于茶树上,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连续喷施3次,每次间隔3天,采摘鲜叶,测定其咖啡碱及其他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稀释150倍、200倍的ZMZ,可使茶树新梢咖啡碱含量分别降低22.95%、21.86%,降低幅度达到显著水平;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71.72%、56.57%,茶多酚含量相对降低8.34%、35.67%,水浸出物含量降低了5.94%、23.11%.  相似文献   
17.
福建茶业会展经济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茶叶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福建茶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从国内外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出发,分析当前福建省茶业会展经济的发展形势,结合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提出了构建会展中心城市,以资源优势突显特点,虚拟与实物会展并举,以茶为媒促进旅游等方式促进福建茶业会展经济的发展,总结福建省进一步发展茶业会展经济的重大意义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