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业科学   8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测定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对环境真菌的消毒效果,为其使用提供依据,以黑曲霉、青霉分离株和白色念珠菌标准株为指示菌,应用5种消毒剂分别进行悬液定性、定量杀灭试验,并应用复方消毒剂进行了羊舍现场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显示:复方消毒剂在推荐中剂量组作用30 min可完全杀灭指示菌,而其他4种消毒剂在推荐中、高剂量组不能完全杀灭3种指示菌;复方消毒剂对真菌消毒合格所需的有效成分浓度均低于其他消毒剂;复方消毒剂以1:256稀释、20 mL/m~3剂量喷雾消毒,对羊舍气载真菌作用6 h后的效果最佳(杀灭率为47.8%~68.1%),对地面、墙壁和笼具等表面载体消毒30 min的杀灭率分别为89.3%、72.3%和88.7%,可维持24 h以上。结果表明,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在实验室消毒和现场消毒试验中1:256稀释作用10 min即可高效杀灭真菌孢子,比市售常见消毒剂所需有效成分浓度更低,用时更短,但在生产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使用浓度和剂量。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粪便保存不同时间对球虫卵囊成熟力的影响,本实验将含有球虫卵囊的粪便在.20℃、4℃、20℃、28℃分别保存0h、24h、48h、72h,通过观察卵囊的孢子化率确定最佳保存条件。结果表明:相同保存温度条件下,保存0h、24h、48h、72h的E.tenella早熟耐药株卵囊的孢子化率依次降低。-20℃和28℃时孢子化率均未达到80%;在4℃时粪便保存24h的孢子化率达到80%以上,保存48h及以上时孢子化率极显著(P〈0.01)低于保存24h的孢子化率;在20℃时的孢子化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33.
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除了引起牛发病外,还可引起猪、羊、鹿及多种野生动物感染,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作者对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  相似文献   
34.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应用疫苗免疫预防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养鸡场的主要手段,合理的免疫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避免疾病的暴发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巨大损失。但由于人们对免疫预防工作中的某些环节认识模糊或操作上的失误等原因,致使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仍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免疫失败的原因1.1鸡体自身因素1.1.1鸡群自身的健康状况、日龄、品种:健康的鸡对疾病的抵抗力强,免疫后可获得较理想的抵抗力。幼龄鸡的免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过早免疫制性疾病,这些疾病病原侵害鸡的体液或细胞免疫中枢器官,造成免疫系统先天性不足。…  相似文献   
35.
针对我国黄土高原山区海拔高、冬季低温持续时间长、经济基础薄弱的特点,为了满足蛋鸡生产的要求,设计建造了小窗砖拱鸡舍,分析并测试了鸡舍的主要环境因子参数。结果表明,该鸡舍冬季无需人工供暖,采用自然通风,全年舍内月平均温度为10.2℃~26.5℃,相对湿度为53.9%~62.5%,CO2浓度在0.15%以下,造价比同期砖木结构和水泥屋顶结构的鸡舍分别低29.4%和35.5%。蛋鸡生产率显著提高。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养鸡业,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是由冠状病毒科(Coronavrindac)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主要侵害雏鸡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及肾,也可引起产蛋鸡产蛋量和鸡蛋品质下降,甚至成年鸡死亡,肉鸡生产能力下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旨在探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传代培养条件及其特性,为E.tenella损伤机制及抗球虫药的研究提供体外模型。分别用胰酶-EDTA联合消化和分步消化2种方法分离纯化原代鸡胚盲肠上皮细胞,通过测定贴壁细胞覆盖率选择细胞传代的适宜消化方式;筛选了传代细胞培养液中L-GLN和胰岛素的最佳浓度,通过贴壁差进一步纯化盲肠上皮细胞,探索其合适的培养条件。通过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组织化学技术、糖原染色、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对传代细胞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胰酶-EDTA联合消化、15min贴壁差纯化除去成纤维细胞,72.5mg.L-1 L-GLN、0.05mg.L-1胰岛素和5%FBS的传代细胞培养液更有利于盲肠上皮细胞的生长;经形态学和透射电镜观察,AKP、Vimentin及PAS染色,所培养的传代细胞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特征,在传代后24~72h盲肠上皮细胞纯度达95%以上,贴壁细胞覆盖率达85%以上;细胞凋亡测定表明,细胞连传5代,活性较好,第6代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贴壁细胞覆盖率降低。本研究提示用该法传代可获得稳定、数量大、活性高、纯度高的鸡胚盲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39.
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致死率高,严重制约了养羊业的发展。作者从病原形态学、流行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疫苗5个方面,综述了羊痘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