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粳水稻新品种连粳7号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连粳7号的选育过程、选育方法及特征特性,介绍了其近年来区试及高产示范情况,并总结出连粳7号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2.
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9 000 kg·hm-2)群体的生长发育特性,以该区域推广面积较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连麦6号’、‘济麦22’和‘烟农19’为材料,在试验总结出包括基本苗调控和氮肥运筹等一套适宜黄淮地区稻茬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稻茬小麦高产和超高产群体,对其系列生育、生理特性以及产量要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产小麦群体(产量为7 380~7 889 kg·hm-2)相比,超高产(9 000 kg·hm-2)小麦群体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超高产小麦抽穗前茎蘖数较高产群体少,但分蘖成穗率较高;超高产群体小麦的叶面积指数,生育前期较高产群体低,抽穗后则显著高于高产群体,两者干物质积累生育前期无明显差异;超高产小麦抽穗期、乳熟期与蜡熟期的根冠比、根系伤流量均显著高于高产群体;超高产小麦粒叶比、茎鞘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均高于高产群体。因此,本文提出了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9 000 kg·hm-2)群体的产量结构与群体指标:单位面积穗数(700±20)×104·hm-2,每穗实粒数32,千粒重42 g,茎蘖成穗率45%;抽穗期叶面积指数6.5~7.0;成熟期总干重20 700 kg·hm-2,粒叶比14 mg·cm-2;抽穗期根冠比0.28,根系伤流量7.1 g·m-2·h-1;收获指数0.45。  相似文献   
53.
水稻品种早世代稳定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早世代稳定品种粳稻84-15与不同类型常规水稻品种进行系列杂交,F2、F3发现了不同比率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完全一致的株群。用粳稻84-15的后代材料(含早稳基因)与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材料杂交,F2、F3同样出现稳定株群。说明粳稻84-15等品种的早世代稳定特性能够遗传,但与不同背景的亲本杂交,稳定株群出现的世代与频率不同。  相似文献   
54.
红辣椒的栽培与干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选择适宜优良品种 红辣椒,是专指以采收老熟红椒或酱红椒,口感辛辣或半辛辣的辣椒品种类型。作红辣椒栽培对品种的要求是:(1)红椒果实色泽好,辣椒红色素含量高,经加工后不变色,不褪色;(2)辣味较浓具芳香;(3)干物质含量高。目前,在生产上常用的红辣椒品种有:(1)长辣椒类品种:四川的大金条、益都羊角椒、湘干椒1号、红椒895、红椒454等。(2)线辣椒类品种:景尖椒101、世纪红线辣椒、8212线椒、8819线椒、红椒589等。(3)簇生朝天辣椒类品种:威远七星椒、朝天椒、三鹰椒等。  相似文献   
55.
水稻新品种连粳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粳水稻新品种连粳4号的选育方法及过程,总结了连粳4号的特征特性,提出了连粳4号的相关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6.
对连粳4号进行了不同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连粳4号生育期明显缩短,株高降低,产量结构各因子也随播期的推迟而呈明显减少趋势.连粳4号安全齐穗的最迟播期为6月29日.  相似文献   
57.
机插秧是江苏省全面推广的轻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秸秆全量还田,减少就地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营养土秧田准备、播期播量、盖膜炼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机插育秧技术,详细介绍了机插秧大田栽插、田间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并对麦秆全量机械还田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58.
中粳稻新品种连粳6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连粳6号的选育方法和选育过程及产量水平,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9.
连粳12号是以镇稻88作母本、淮稻7号早熟系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8代系谱选择育成的常规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优点,于2014年6月通过江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用于江苏淮北、山东鲁南、河南沿黄稻区中上肥力地区作中粳稻种植。本文介绍连粳12号的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连粳18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选育成功的中熟中粳香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食味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作机插及稻田混养种植。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和区域试验示范种植情况,并简述了其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