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5篇
农业科学   1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已发现至少有αvp1、αve3、αvB6、αvp84种整联蛋白是FMDV的细胞受体,αv是4种受体的通用亚基。本试验中从FMDV实验感染猪和牛、健康羊和双峰驼等的肺组织中克隆到了受体通用亚基αv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羊、牛、猪、双峰驼的αv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分别含有3147、3147、3141、3165个核苷酸,分别编码1048、1048、1046、1054个氨基酸,信号肽均由氨基端30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胞浆区均分别由29、32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区分别由957、957、955、963个氨基酸组成。羊、牛、猪、双峰驼αv亚基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分别为EU367989、DQ871215、EF474019、EU367990。同源性分析表明,信号肽变异最大,胞外区次之,跨膜区和胞浆区比较保守;进化树表明,与灵长类、啮齿类、奇蹄类、禽类、食肉类等口蹄疫非易感物种相比,口蹄疫易感动物羊、双峰驼、猪、牛等偶蹄家畜αv亚基的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这表明受体αv亚基可能与FMDV的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有关。  相似文献   
72.
采用冻干试验筛选出保护剂基础配方,再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主要保护剂基质,然后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耐热保护剂配方进一步优化,用冻干试验进一步验证筛选出1种针对ORFV保护效果最好的耐热冻干保护剂作为疫苗用候选配方。同时,依据前期试验获得的活疫苗冻干曲线,通过进一步优化,获得疫苗最佳冻干曲线。利用该冻干工艺冻干的疫苗,保护剂的保护率可达95.3%,且疫苗各项指标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要求。经37℃保存7,15,30d病毒滴度分别下降0.46,0.70,1.00;2~8℃保存3,6,12,24个月病毒滴度分别下降0.10,0.10,0.40,0.60,证明此配方制备的疫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试验解决了ORFV细胞弱毒疫苗仅能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和运输的瓶颈技术问题,使疫苗的储存、运输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73.
2008年以来,外来口蹄疫流行毒株不断侵入,给我国造成巨大危害。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现有的主要流行毒株,如A/Sea-97、O/Mya-98、O/PanAsia和O/Ind-2001等,均系外来毒株。结合全球口蹄疫流行形势和毒株遗传衍化关系推测,这些毒株由东南亚地区传入我国的可能性最大。此外,常年流行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O/PanAsia-2、A/Iran-05和Asia1/Sindh-08等毒株,以及在印度等南亚地区流行的A/G VII和Asia1/G VIII等毒株传入我国的风险依旧存在。为及时判定外来口蹄疫威胁,做好诊断、免疫等阻断技术储备,本文就外来口蹄疫毒株流行情况和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有关技术储备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外来口蹄疫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正>随着我国草原禁牧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大,我国肉羊养殖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由过去的单纯放牧转变为现在的舍饲、围栏放牧、轮牧。肉羊饲养方式改变后疫病防控形势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解决?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甘肃、宁夏、云南、山西等地区的养殖场(户)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有关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已知序列(ch-1a,AY032626)设计包含完整ORF3序列的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PRRSV甘肃Lanzhou株的ORF3基因,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HTA上,经酶切鉴定、PCR鉴定筛选出阳性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A-ORF3,并对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将pFastBacHTA-ORF3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与Bacmid发生位点特异性转座作用,获得重组转座子rBacmid-ORF3.成功构建了PRRSV Lanzhou株ORF3基因的杆状病毒载体,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口蹄疫病毒P1+2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口蹄疫病毒O型,编号为OF3毒的P1+2A区的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克隆载体pMD18-T上,再根据表达载体pQE-Trisystem的特性及酶切位点设计合适的表达引物.由表达引物通过PCR技术从克隆载体上扩增出带有特定酶切位点的目的片段,再对载体和目的片段进行酶切处理,处理后由T4 DNA连接酶将二者连接.通过PCR及酶切鉴定,结果证明口蹄疫病毒目的基因片段已被正确克隆到表达载体pQE-Trisystem上.  相似文献   
7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GP5蛋白的纯化与免疫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的GPS蛋白进行纯化与免疫活性分析,为建立相应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用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质粒pGEX-6P-5转化B121后经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可溶性分析,再将重组目的蛋白纯化后进行SDS—PAGE鉴定和Western—blot分析,最后用重组抗原进行豚鼠免疫试验。[结果]经层析扫描分析目的蛋白含量占菌体蛋白总量30%左右,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可迭80%。经Western—blot及豚鼠免疫试验对纯化蛋白进行分析后证明,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PRRSVORFs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功能提供了材料,同时也为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基因工程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8.
羊传染性脓疱严重威胁肉羊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选取湖北某羊场疑似传染性脓疱病料,经电镜观察、病理切片染色、特异性目的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鉴定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研究鉴定的传染性脓疱病毒与2007年分离于中国台湾毒株(DQ904351)同源性达100%,与印度2004到2005年分离于绵羊(DQ263306、DQ263305)、山羊(DQ263304、DQ263303)的传染性脓疱病毒同属于1个进化分支.提交并公布于GenBank的B2L基因序列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79.
为了明确仔猪体内A型口蹄疫母源抗体衰减规律,为仔猪口蹄疫疫苗首免时间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预产期相同、口蹄疫抗体水平(A型)有差异的5头母猪,每头母猪随机选取5头仔猪并分16个时间点采集外周血,利用液相阻断ELISA对仔猪体内A型口蹄疫抗体进行检测,评估其消减规律。结果显示:脐带血不传播母源抗体,仔猪获得母源抗体保护的唯一途径是吃母乳;仔猪采食初乳后体内A型口蹄疫母源抗体可在吃初乳后当天达到峰值,而后随时间增加而降低;当母猪分娩时抗体水平为1∶1024时,仔猪63日龄左右体内抗体水平降低至1∶45;当母猪分娩时抗体水平为1∶720时,仔猪56日龄左右体内抗体水平降低至1∶45;当母猪分娩时抗体水平为1∶360时,仔猪28日龄左右体内抗体水平降低至1∶45。仔猪体内A型口蹄疫抗体衰减时间和分娩时母猪抗体水平呈正相关性。本文研究结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仔猪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0.
甘肃某县某猪场2008年3月初从江苏引进一批育肥猪(从几个不同猪场),从第3天开始约100头猪出现精神沉郁、发烧等症状,10d内死亡率高达40%左右。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现就此次疫情发生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