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业科学   5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6 毫秒
51.
【目的】研究种子黏液对一串红种子基本性状和萌发的影响,为一串红种苗生产提供支持。【方法】以一串红‘奥运圣火’有黏液和无黏液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黏液对种子基本物理性状、吸水和失水特性、粘土能力、萌发特性和植株主要观赏性状的影响。【结果】吸水后,一串红有黏液种子的平均长度、宽度、厚度和质量均显著增大,而无黏液种子仅平均长度和宽度显著增大。黏液可以增强一串红种子的粘土能力,粘土后有黏液干种子的平均质量是无黏液干种子的9.3倍。与无黏液种子相比,黏液可以促进一串红种子吸收大量水分,减缓种子水分散失。黏液种子在吸水100min时可以达到饱和状态,吸收的水分是自身质量的6.81倍,在室温条件下经过36h脱水才能达到质量恒定;无黏液种子在吸水60min时可达到饱和状态,吸收的水分是自身质量的0.59倍,经3h脱水即可达到质量恒定。一串红有黏液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均显著高于无黏液种子,发芽持续时间显著短于无黏液种子。种子黏液对一串红主要观赏性状无显著影响。【结论】黏液对一串红种子萌发特性有明显影响,有利于一串红种子的萌发和成苗。  相似文献   
52.
植物精油是一种纯天然植物提取混合物。本文主要综述了对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具生物活性的植物精油种类和有效成分,阐述植物精油对两种果蝇生物活性及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叶片是植物缺水时生理变化最敏感的器官,监测叶片水分情况可以实时快速判断植株体内水分状况,从而为温室甜瓜精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网路甜瓜进行4个水分处理的2年盆栽试验,获取了伸蔓期不同叶位叶片高光谱反射率、叶片含水率,进一步基于325~1 075 nm波段范围内的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倒数光谱,构建了任意2个波段组合下的比值和归一化光谱指数,并分析上述高光谱指数与甜瓜叶片含水量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网路甜瓜上部叶片一阶导数构建的NDVI680 nm,734 nm、RVI680 nm,750 nm及中部叶片一阶导数构建的RVI603 nm,758 nm模型的R2分别为0.746、0.743和0.707。利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模型测试精度R2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SME分别为0.667、0.660、0.600和1.409%、1.629%、1.923%。研究结果为高光谱实时监测网路甜瓜叶片水分状况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今天,只有充分发挥文化的包容性,才能使其更具价值力。在使用闽方言演唱中国作品时,不仅让闽方言的影响力得以新提升,同时也为中国作品的时代价值提供了支撑。本文拟从传统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入手,结合闽方言的形成历程和语言形式理解,并且从传统茶文化视角来具体认知闽方言对中国作品演唱的实质性影响,并且探究基于传统茶文化视域使用闽方言演唱中国作品的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55.
以来源于入侵地美国和中国本地的乌桕(Triadica sebifera)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UV-B辐射增强、氮沉降加剧,研究两者对不同种源地乌桕种群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和氮沉降在乌桕株高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UV-B辐射和种源在Fv/Fm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UV-B辐射显著增加乌桕SPAD;氮沉降显著增加乌桕SPAD,降低Y(Ⅱ)、ETRmax;氮沉降能减缓UV-B辐射对乌桕株高生长的胁迫作用;来源于入侵地美国的乌桕种群相比于中国本地乌桕种群,具有较高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和株高生长速度,较低的SPAD,并对UV-B辐射胁迫更敏感。  相似文献   
56.
农药对园林绿地土壤环境的污染已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农药对园林绿地土壤污染的现状及对土壤环境和园林植物的影响。通过几种土壤农药污染修复技术的比较,评价出植物修复技术作为园林绿地农药污染的有效修复方法,为园林绿地养护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7.
不同寄主植物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迟眼蕈蚊为害植物地下部分,造成韭菜、大葱、百合、蒜等作物的严重减产。研究异迟眼蕈蚊在不同寄主植物间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规律,可为其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佐证。本研究在(25±1)℃、弱光照射(251.2lx)、相对湿度80%±5%的人工气候箱内,分别选用寄主植物韭菜、大葱、百合、蒜(蒜瓣和蒜茎),组建了异迟眼蕈蚊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生命表,统计出了种群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和周限增长率(λ)等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卵的发育历期在韭菜上最短(3.49d),在蒜瓣上最长(4.91d)。取食韭菜和大葱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而取食百合的幼虫发育历期最长。蛹的发育历期在韭菜上最短(2.95d),在百合上最长(4.05d)。寄主植物对异迟眼蕈蚊卵的孵化率和蛹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幼虫的存活率。幼虫的存活率在韭菜上最高(76.7%),蒜瓣上最低(30%)。在韭菜、百合、大葱、蒜瓣和蒜茎上的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91.98、52.14、85.48、73.91、72.96粒。异迟眼蕈蚊在韭菜上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高,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最短。异迟眼蕈蚊在韭菜上的适应度和嗜食性最好,繁殖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5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也逐步升档,尤其是与人民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已经超越了满足数量和品种的阶段,在营养卫生和食用安全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在2002年4月颁  相似文献   
59.
1 分子生物学特性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基因组为双股线性DNA,长度约为175 kb.MDV的DNA浮力密度为1.706 g/mL,碱基组成的G+C含量为46%.火鸡疱疹病毒(HVT)DNA浮力密度和G+C含量与MDV相似.裸露的病毒DNA对单层细胞和易感鸡都具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60.
近3年尤其是2011年以来,韩城市春播、早夏播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区域出现一株多穗现象,7月15-21日农业专家田间调查发现,玉米生长进入抽雄授粉期,65%的植株上结了2~3个果穗,30%的植株结了4~5个果穗。从玉米的生物学特性来看,除茎秆上部第5节外,每个茎节上都有腋芽(潜伏芽),每个腋芽都有形成果穗的可能,一般情况下,只有第6~8节腋芽可以分化成果穗,其中大部分在发育中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