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1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花亚麻(Linum flavum L.)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引自波兰的多年生野生种黄花亚麻的染色体条数和核型,其核型公式为2n=28=22m+6sm,N.F值为56,不对称系数为59.76%,属于2A对称类型。  相似文献   
42.
对两脱胶菌株Ke34及Le10的生长繁殖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它们的适宜扩繁培养基以豆饼粉培养基为最佳、其次为麦芙皮培养基,其中豆饼粉的含量以3%为宜;最适培养温度为35~40℃之间;最适pH值为70(中性);但是,以3%的豆饼粉培养基,pH值取其自然,培养效果也很理想。在优选各项测试的条件下,测定它们的生长曲线,并结合涂片镜检观察菌体变化,最终确定两脱胶菌株Ke34及Le10,以3%的豆饼粉为扩繁培养基、pH值70或取其自然,在有氧的条件,培养16~24h即为接种沤麻脱胶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43.
微肥是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许多研究工作表明,微肥在动植物体内乃至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它们是植物体许多酶的成份或是酶的活化剂,主要影响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适量施用微量元素,不仅对作物增产和提高品质有一定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44.
以亚麻茎部组织总RNA为模版,通过反转录PCR获得糖基转移酶Lu UGT72E1基因的全长开放读码框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开放读码框全长1 476bp,共编码491个氨基酸。通过多氨基酸比对发现,该蛋白与亚麻UGT72N2蛋白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99%,与毛果杨、巨桉、木薯、雷蒙德氏棉及拟南芥UGT72E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58%~51%。分子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与拟南芥UGT72E1~3聚为一类,推测该蛋白参与木质素单体的糖基化修饰过程。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该基因被BR、Brz诱导下调表达。本研究为亚麻的纤维品质改良提供了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5.
为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种亚麻效益偏低、面积难落实的问题,课题组从1993年起开展了亚麻复种其他作物试验,其中亚麻复种蔬菜获得成功。1995-1996年相继在兰西县示范,结果表明:只要措施得当,可在亚麻产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再种一茬秋菜,蔬菜亩纯收入一般在300-500元之间,有的示范户两茬作物每亩纯效益在千元以上,远超过当地种植其他一熟高产粮食作物的收入,这种种植模式正不断被广大麻农所接受。1有利的土地气候条件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占耕地总面积近50%为中性黑土,耕作层有机质含量平均多在3.0%以上,土质肥沃,属世界三大黑…  相似文献   
46.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亚麻缺钾症状表现越来越明显。造成出麻率和纤维品质下降,倒伏现象较严重。据亚麻原料厂反映,近年来出麻率下降2%左右,纤维号下降1~2  相似文献   
47.
为摸清当地影响亚麻原茎产量的主要因素,找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最佳综合栽培技术措施,我们研究了密度(含播种方式与播量)、灌水次数、施肥量的不同水平对亚麻产量的影响。经1982~1983年所内外试验示范,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和明显的增产效  相似文献   
48.
本课题是对亚麻纤维的发生、发育规律及不同部位纤维分布的解剖学研究。亚麻纤维细胞是从皮层薄壁组织最内层——长生锥里的输导束鞘内分化出来的,它们成束存在,呈环状分布于皮层中。一个纤维束一般有13~20个单纤维由果胶质紧密粘接在一起。茎的周围有20~40根纤维束组成密度不同的环。纤维束依靠从一个束过渡到另一个束的一些单纤维彼此相互连接,形成坚固完整的纤维网。将纤维层同木质部分离后,可得到完整的带状纤维,即工艺纤维。亚麻纤维形成发育规律分为:纤维细胞形成积累、细胞壁增厚、纤维细胞成熟三个阶段。亚麻茎的中部(20~80节)纤维含量高,质量好,是构成高产优质纤维的主要部分。直径1.0~1.5毫米长麻率最高,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49.
黑亚15号是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意注册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641.7、897.2、1282.3、619.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3%、20.2%、12.2%、11.9%.长麻率20.0%,比对照高2.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1.0N.属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50.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亚13号是2002年3月6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348.9、949.0、1395.8、646.4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4.1%、24.2%、28.5%和18.6%.长麻率21.3%,比对照高1.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4kg.该品种为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