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比较研究红细胞吸附释放法、PEG-6000沉淀法和超速离心法对新城疫病毒的纯化效果,将含有NDV的鸡胚尿囊液分别用上述3种方法处理,并测定血凝(HA)效价。结果表明,红细胞吸附释放法中采用50%的醛化红细胞纯化病毒效果最佳;PEG-6000沉淀法中,用9%的PEG-6000加1%NaCl处理病毒后再沉淀2~4 h效果最佳;采用超速离心法纯化的病毒主要分布在40%和50%蔗糖区带之间。3种方法比较,以超速离心法效果最好,红细胞吸附释放法和PEG-6000沉淀法纯化效果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2.
余祖华  王红宁  周生  黄勇  丁轲 《中国家禽》2006,28(21):14-16,19
本试验根据已公布的IBV株S1基因序列及pPIC9K表达载体序列,去掉由18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后,设计一对IBV S1基因表达片段的PCR引物,利用RT—PCR扩增得到了IBV四川分离株的S1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通过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菌落PCR鉴定,证明得到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测序分析片段长为1566bp,已经成功切除了由18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序列。将该基因亚克隆到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的SnaBⅠ和NotⅠ酶切位点,并通过菌落PCR、双酶切鉴定了该重组质粒的正确性,IBV S1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利用毕赤酵母表达IBV S1蛋白提供了基础材料,并对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基因亚单位疫苗及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基于"微笑曲线"理论对香叶树产业价值链进行分析,结合腾冲县香叶树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重点做好良种培育和产品研发,实施标准化种植管理,扶持附加值低的种植环节,鼓励发展加工业,建设优势品牌和营销网络,全面建成腾冲香叶树优势产业体系的腾冲县香叶树产业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科研开发体系、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实施标准化种植管理、扶持附加值低的种植环节、鼓励发展加工业、建设营销网络和强化售后服务、强化品牌意识和建设优势品牌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4.
腾冲红花油茶营养器官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年内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腾冲红花油茶实生40a纯林为对象,研究腾冲红花油茶叶片、枝干和根系中的氮、磷、钾、镁元素含量的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营养器官的氮、磷、钾、镁元素含量比例约为9︰1︰4︰1,各元素在叶片中的含量较高,根系中的含量较低。此外,各营养器官的氮、磷、钾、镁元素含量的年内变化规律不同,叶片和枝干中氮、磷、钾、镁元素含量总体上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根系中的氮、磷、镁元素含量则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从1月份至3、4月份,叶片和枝干中氮、磷、钾、镁元素的含量逐渐下降,5月份各元素的含量显著升高。与叶片和枝干不同,根系中磷和镁元素在1-4月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而氮和钾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5-8月,各元素表现出下降趋势。由此可知,腾冲红花油茶冬季施肥应注重磷、镁元素的施用,4月份春季追施复合肥,氮、磷、钾元素比例宜控制在9︰1︰4。  相似文献   
25.
meq是鸡马立克病病毒(MDV)最重要的致瘤基因,在马立克病(MD)肿瘤发生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它在疫苗株和强毒株之间具有明显的序列差异性。本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MDV疫苗株CVI988/Rispens meq基因为靶点,设计合成gRNA,克隆构建pX459-gRNA质粒,转染CEF并感染CVI988/Rispens,然后对meq基因编辑的病毒噬斑进行克隆纯化,经过PCR扩增、测序分析及IFA鉴定,成功构建1株meq基因编辑的缺失毒株CVI988Δmeq-C7,为后续筛选和鉴定抗MD疫苗株MEQ单抗及鉴别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在分析传统教学法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动物病理学的课程特点,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了案例选择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7.
采用AIV灭活油乳苗(H9N2)对AIV非免疫鸡进行接种并获取高免血清,取高免血清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经过Sephadex G25层析柱提纯后可获得纯度很好的IgG。将IgG应用过碘酸钠法标记辣根过氧化酶(HRP),制备禽流感酶标抗体(IgG—HRP),利用所提取的AI—IgG和所制备的禽流感酶标抗体按照双抗夹心Dot—ELISA试验操作步骤,采用方阵法分别摸索包被抗原及酶标抗体的最佳浓度,以及各步反应时间等最佳反应条件,以建立一种优化的AIV双抗夹心Dot—ELISA检测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I高免血清HI效价为10log2;AI酶标抗体克分子比值为2.45;优化的Dot—ELISA各条件为:包被AI—IgG最佳稀释倍数为1:50;最佳封闭剂为1%牛血清白蛋白;AI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100;待检抗原与2种抗体的感作时间均为0.5h(37℃)。优化后的检测方法可在2.5h内诊断结果。制备好的包被膜在4℃下保存2个月不影响其效果。而且敏感性提高了3倍,与新城疫病毒液、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减蛋综合症病毒液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8.
旨在探讨鸡TGFβ1对MDCC-MSB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作者将构建的鸡TGFβ1过表达载体、干扰表达载体以及相应阴性对照转染MDCC-MSB1细胞,然后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鸡TGFβ1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显示,与相应阴性对照相比,转染TGFβ1过表达质粒可显著上调MDCC-MSB1细胞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抑制MDCC-MSB1细胞的增殖,且使G1期细胞增加、S和G2期细胞减少,同时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转染TGFβ1干扰表达质粒可显著下调MDCC-MSB1细胞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促进MDCC-MSB1细胞的增殖,G1期细胞减少、S和G2期细胞增加,同时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表明,鸡TGFβ1可抑制MDCC-MSB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9.
基因转染技术是将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的一种技术。对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的目的、意义、转染技术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为明确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幼虫在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果实上的为害、空间分布和理论抽样技术,对云南省腾冲市9块不同腾冲红花油茶林的桃蛀螟幼虫发生量进行标准地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桃蛀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应用Iwao理论抽样和序贯抽样技术,建立最适腾冲红花油茶桃蛀螟幼虫田间调查的抽样模型和抽样数。结果表明,桃蛀螟对腾冲红花油茶果实的为害率为3.07%~99.27%,适生栽培区植株平均受害率达34.74%,林间平均虫口密度0.07~2.49头/果。桃蛀螟幼虫在腾冲红花油茶林内总体呈均匀分布,虫口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而虫口密度相对较低时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是某些环境因素。进一步分析提出了不同种群密度下桃蛀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模型和基于防治指标的序贯抽样技术,可为科学开展林间桃蛀螟虫口调查和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