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业科学   1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棉花根-冠关系的研究--根系伤流液及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植物的根、冠之间除了物质(矿质元素、光合产物等)的交流外,还存在着重要的信息通讯,如化学信号、电信号、水信号等。根、冠之间通过这些信号的交流,协调植物的正常生长。本试验选用2个生育特性不同的短季棉品种,研究了根系伤洗液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以此探讨了棉花根-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花期后,伤流液中几种激素的流量均达到峰值,与地上部鲜重的快速增长和幼铃的发育有关;中棉所20号伤流液中iP+iPA,IAA,ABA的高峰出现时间早于中棉所16号,与其产量器官发育较早相吻合;中棉所16号伤流液中几种生长促进型激素的含量在开花后高于中棉所20号,另外,其叶片中的Z+ZR,iP+iPA含量高于后者,而ABA含量低于后者,决定了它的地上部生长较后者旺盛。文章最后讨论了细胞分裂素不同组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本文综述了 DPC 化控技术在中国棉花栽培上的应用和发展。80年代初期,我国棉区开始应用 DPC 防止棉花徒长,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建立了对棉花生长发育进行系统的定向诱导的化控技术,并推动了常规栽培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63.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外源 Bt 杀虫晶体蛋白对棉花胚珠内源激素系统变化及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 Bt 杀虫晶体蛋白明显影响胚珠发育的进程,内源 CTKs,GAs,ABA 含量下降,IAA 含量增加,胚珠总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最终胚珠干重显著降低。0~200ng/mL 范围内,随外源Bt 杀虫晶体蛋白浓度增加,对胚珠发育的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64.
作物化学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基础理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作物化学控制技术模式和技术原理等方面概述了作物化学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以期促进作物化学控制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并发挥这一应用学科在解决当前粮食安全等生产问题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用 BR 处理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提高了萌发种子的淀粉酶活性。10~(-3)ppmBR 处理对根和芽长度稍有促进效果,10~(-1)ppmBR 则略有抑制作用。发现了初生根卷须状弯曲现象,该现象对 BR 的生物活性的定性鉴定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种子经 BR 处理后,幼苗在不同生长条件下株高和鲜重受影响的情况不同。BR 处理提高叶片组织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66.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 DPC 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荚后期施用 DPC 可显著增加荚果产量,表现为饱果率提高,果重增加。DPC 可提高花生籽仁中氨基酸含量,对蛋氨酸含景的提高效果尤为明显,提高31.3%~43.8%,同时对籽仁中粗蛋白、粗脂肪及糖分的含量电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7.
高温胁迫对冬小麦旗叶、穗梗韧皮部汁液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高温胁迫条件下冬小麦旗叶、穗梗韧皮部汁液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旗叶和穗梗韧皮部汁液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穗梗韧皮部汁液氨基酸总流量,增加旗叶韧皮部汁液氨基酸总流量,并导致氨基酸组分的明显变化,旗叶韧皮部汁液各氨基酸组分除精氨酸(Arg)外均显著提高,穗梗韧皮部汁液各氨基酸组分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8.
69.
用苏云金杆菌菌株HD-1和HD-73分别发酵培养制备了孢晶混合物,孢晶混合物经分离、纯化、电泳得到CryIA、CryIA(c)杀虫晶体蛋白。用CryIA和CryIA(c)分别免疫家兔制备了两种多抗。用CryIA免疫小鼠,经细胞杂交、融合、克隆后筛选出4个单克隆株系A4F5F11、B4E6C7、B4E6D8、B4F5G11。用CryIA(c)多抗包被,B4E6D8上清液作为夹心抗体成功地建立了双抗夹心 ELISA,并检测了中棉所30、NUCOTN33B蕾期叶片中毒蛋白的含量,结果分别为23.4ng·g-1 FW、24.7ng·g-1 FW。  相似文献   
70.
缩节安抑制棉花黄萎病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棉株感染黄萎病后伤流量降低,伤流中无机离子的运输量减少。伤流中P、Ca、Mg、B、Mn、Fe、Al、Ba、Cr、Cu、Mo、Ni的浓度降低,K、Na离子浓度上升。缩节安处理增加了感病棉株的伤流量和伤流中各无机离子的运输量;提高了P、Ca、Mg、B、Mn、Fe、Al、Ba、Cr、Cu、Mo、Ni的浓度,降低了K、Na、B的浓度。缩节安处理增强了棉株抵抗黄萎病菌侵染的能力,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缩节安系统化控区感病株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76.21%和52.87%,显著降低了棉株的感病株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