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业科学   1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微囊藻水华在低盐度封闭海域也时常发生。为探讨低盐度封闭海域中的铜绿微囊藻的毒性对盐水枝角类动物生殖、抗氧化酶的重要影响,在室内条件下培养耐盐为8的有毒铜绿微囊藻,分别开展不同藻密度的有毒铜绿微囊藻[4个有毒铜绿微囊藻处理组、1个对照组(小球藻)、1个禁食组]、不同组合的混合饵料(设置4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藻密度为1×105个/mL)对蒙古裸腹溞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及不同食物条件对蒙古裸腹溞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藻密度条件下,随着有毒铜绿微囊藻藻密度增大,蒙古裸腹溞寿命显著减短,并且在有毒铜绿微囊藻处理组中均无繁殖现象;在混合饵料(小球藻+有毒铜绿微囊藻)条件下,有毒铜绿微囊藻占比越大,蒙古裸腹溞的净生殖率越低,世代时间越短;在96 h的酶活性测试中,与小球藻组相比,暴露在有毒铜绿微囊藻条件下的蒙古裸腹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时间显著下降。研究表明,有毒铜绿微囊藻显著抑制蒙古裸腹溞的种群生长。在2种食物条件下,添加小球藻可以缓解铜绿微囊藻对蒙古裸腹溞的毒害作用,同时铜绿微囊藻的毒性也显著影...  相似文献   
52.
上海白莲泾生态环境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区的重点建设项目.2006年3月至9月对白莲泾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浮游藻类与水质理化参数的关系.共检出浮游藻类181种,隶属于7门82属,主要优势种为水华微囊藻、铜绿微囊藻、不定微囊藻、湖泊鞘丝藻、巨颤藻、小席藻和扭曲小环藻;浮游藻类密度年平均值为21.03×104 ind./L,生物量年平均值为4.027 mg/L;浮游藻类的香农威尔多样性指数为0.94~2.47,丰富度指数为0.58~2.75,均匀度指数为0.39~0.78;涨潮时生物密度均值为17.60×104 ind./L,生物量均值为0.775 mg/L;落潮时生物密度均值为24.78×104 ind./L,生物量均值为1.569 mg/L.  相似文献   
53.
上海世博园区后滩湿地植被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上海世博园区后滩湿地分布的植物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植物的区系成分特点、主要植被类型以及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后滩湿地区域共有植物138种,分属于51个科,108属。植被以禾本科、菊科、蓼科、十字花科等优势种群组成,体现了上海地区生物群落演替初级阶段的基本区系特征。结合世博园区总体规划,对后滩湿地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4.
采用凯氏自动定氮仪法、索氏抽提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方法对三亚和陵水养殖的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矿物质和色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是长心卡帕藻2个养殖品系的主要成分,三亚和陵水品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67.17%和66.40%;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其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16%和3.09%,脂肪含量分别为0.48%和0.40%;三亚和陵水品系藻体内粗蛋白中氨基酸量分别为95.7%和90.4%,其中的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86%和38.72%;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7.2%和66.6%;矿物质特别是钙和钾元素含量丰富;三亚品系藻体中的色素水平明显比陵水品系高,陵水长心卡帕藻体中的卡拉胶含量是三亚长心卡帕藻的1.76倍.  相似文献   
55.
研究山东青岛大扁藻在重金属Cd2+胁迫下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在Cd2+的胁迫下,24h时4mg/L处理组藻细胞比对照上升了2.6%(P>0.05),其他浓度对青岛大扁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生长的72h半数有效抑制浓度>300mg/L.在Cd2的胁迫下青岛大扁藻的谷胱甘肽含量迅速升高,36mg/L时达峰值,是对照的2.67倍(P<0.05),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相对平缓.36mg/L处理组藻细胞SOD活性为3.45x10-8U/个,与对照比上升了63.5%(P<0.05),维生素C过氧化物酶活性峰值出现在110mg/L处理组,较对照上升了89.2%(P<0.05),青岛大扁藻的维生素C过氧化物酶、SOD活性对Cd2+有很强的适应力.藻细胞在Cd2+的胁迫下产生了大量的MDA,在高浓度下呈下降趋势,但仍处在较高的水平.藻细胞的维生素C过氧化物酶、SOD活性及MDA含量的改变与Cd2+的浓度具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试验系采用不同方法培养小球藻观察其生长情况。小球藻在水泥地中培养,最高密度是40.0cm组的2880.0×104cells/mL,但培养液深度在20.0~60.0cm范围内生长无显著差异;在三角烧瓶中培养指数生长末期的最高密度达8000.0×104cells/mL;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一次性培养指数生长期末期的最高密度达13000.0×104cells/mL,半连续培养时适宜的起始密度为4500.0×104cells/mL,每天可以采收1/3藻液,密度约为6800.0×104cells/mL,这样每天就有较高的、稳定的收获量。结果表明小球藻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其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57.
由中国国家生物技术发展中心(China National Centerfor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和中国国家高技术项目——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China National High-Tech Program-Expert Committee)联合举办的“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学术会议(APAB)于1992年8月20日-2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约300余人参加,其中我国代表250余人。  相似文献   
58.
渤海长岛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2012年11月、2013年2月、5月和8月4个航次对渤海长岛海域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对影响其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8种(属),其中,夏季最多,共26种,其次是秋季23种,春季和冬季最少,分别是14种和13种。浮游动物优势种具有显著的四季演替现象。春季,优势种是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richi)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长腕幼虫(Ophiopluteus larva)和糠虾幼体(Mysidaeea larva)取代两种桡足类成为夏季的优势种;秋季优势种类仅为强壮箭虫1种;冬季除了强壮箭虫,墨式胸刺水蚤和中华哲水蚤又重新成为优势种。浮游动物丰度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平均1 952.74ind/m3,夏季平均352.51 ind/m3,秋季和冬季丰度最低,分别为87.38ind/m3和79.95 ind/m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是0.222~2.766,平均值1.190,均匀度指数(J)在0.121~0.940之间,平均值0.444。分析表明,海水温度、盐度、浮游植物丰度和水团等是影响渤海长岛海域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59.
青岛海域漂浮浒苔光合生理特性及藻体状态等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黄海青岛海区漂浮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的光合生理特性并进行状态等级评价,为今后黄海绿潮暴发趋势预警预测和生长潜力评估奠定基础。首先根据藻体状态对应其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的差异,初步将藻体分为4个等级:Ⅰ级健康藻体,藻体呈绿色(G),Fv/Fm为0.70~0.75;Ⅱ级亚健康藻体,藻体呈黄绿色(GY),Fv/Fm为0.60~0.69; Ⅲ级半健康藻体,藻体呈黄色(Y),Fv/Fm为0.41~0.59;Ⅳ级衰老藻体,藻体呈白色(W),Fv/Fm为0~0.40。对2011年青岛近岸海域的漂浮浒苔藻体状态等级进行测定和评价,发现各采样点藻体处于以下3个不同等级:Ⅱ级亚健康藻体,其Fv/Fm最高仅0.68,总叶绿素含量为(0.608±0.032) mg/g;Ⅲ级半健康藻体,其Fv/Fm最高为0.57,总叶绿素含量为(0.226±0.031)mg/g;Ⅳ级衰老藻体,其Fv/Fm最高仅为0.29,总叶绿素含量为(0.088±0.029) mg/g。其中,QD1、QD2、QD3主要以Ⅲ级(51.34%~71.37%)和Ⅳ级藻体(17.84%~28.08%)为主;而QD4、QD5、QD6主要以Ⅲ级藻体为主(95.13%以上)。表明漂入青岛海域绿潮藻浒苔大部分状态较差,不能健康存活。另发现浒苔藻体叶绿素含量高低与光合活性呈正相关(F=25.106,R=0.782,P〈0.01),为探索两者耦合关系以及今后完善藻体状态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EC 4.1.1.31)在植物碳代谢中有重要作用,高等植物中PEPC可以调控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但是对绿藻PEPC的研究还较少。莱茵衣藻是绿藻中的模式生物,其基因工程中外源基因的转化以叶绿体转化效率最高,为了提高外源蛋白表达和获得高产油莱茵衣藻,利用叶绿体转化法能进一步提高表达效率。因此,本研究首先克隆了莱茵衣藻“细菌型”PEPCCSⅠ(conserved sequenceⅠ)的639 bp,构建了pASapI-reve-Crpepc2和pASapI-forw-Crpepc2正反向叶绿体表达载体,并用基因枪法转化莱茵衣藻cc-400获得了空质粒型,正向型和反向型转基因藻株。其次,应用RT-qPCR方法检测Crpepc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反向型Crpepc2的表达量减少了89.97%,而正向型增加了201.16%。最后,检测了总蛋白和脂质含量的变化,正向型突变株的总蛋白增加了37.03%;而反向型突变株的脂质含量增加了70.32%,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证明莱茵衣藻“细菌型”PEPC的叶绿体表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蛋白质与脂肪酸含量,也可为今后外源蛋白的表达和高产油工程藻的应用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