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生产的转产项目“北药开发”正在起动,以此为契机是发挥这一支柱产业的最好商机,我区蕴藏着种类繁多的药用植物资源,这些药用植物质量优良,没有受到任何污染,药用价值高,开发这些得天独厚的药用植物资源,是振兴林区经济的重要途径。但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也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后备资源的培育。现将我区的药用植物繁殖技术总结出来,为人工栽培药用植物提供参考依据。1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具有提前开花结果、提高产量、保持品种优良性状等优点,在目前生产中约有三分之…  相似文献   
12.
13.
14.
大兴安岭速生丰产林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是国有重点林区之一,也是国有重点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的首批启动地区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现有的生态公益林,加快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大兴安岭林区必须加强速生丰产林的培育,促进林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2003年从加拿大引种黑云杉种源10个进行育苗试验,从黑云杉S2-1型苗期数据表明,大兴安岭南部地区可以引种黑云杉。其次10个种源中有3个种源在苗高上比对照的乡土树种红皮云杉高出2倍多,另外6个种源均高出51%;地径与乡土树种红皮云杉差异不显著,但所有种源都大于对照,并没有发现冻害现象,适应性较好,在3年的育苗阶段,综合苗木形态指标,引种的黑云杉,1号、10号、3号种源表现优于其它种源,可作为今后引种的优选种源。  相似文献   
16.
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养分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年生新播兴安落叶松容器苗不同生长期内 N、 P、 K浓度的分析结果表明 :兴安落叶松幼苗在生长初期 ,针叶及整个植株中的 N、 P、 K含量均为最低 ;进入速生期时 ,植株中全氮、全磷达到最大值 ,而全钾则在速生后期才达到最大值。兴安落叶松植株 N、 P代谢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寒温带林区,不但有着大面积的森林,而且还蕴藏着种类繁多的药用植物.所以大兴安岭不仅是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也是有待开发的药用植物基地. 由于大兴安岭林区开发较晚,生长在本区的各种药用植物没有受到污染,质量优良,药用价值高,所以是当今倍受青睐的药用植物基地.大兴安岭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是林区的宝  相似文献   
18.
丛建华  张岚 《林业科技》1993,13(2):15-15,4
容器苗造林后缓苗期短、生长快,能提高“两率”使造林获得成功.实践经验证明,容器苗根系生长发育与容器的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于1987年进行了容器杯材料与造林后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有毒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兴安岭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不但有大量的木材资源 ,还蕴藏着丰富的有毒植物资源 ,有毒植物有其毒性的一面 ,又有其治疗作用一面 ,同时也有在其它领域开发利用的一面 ,在药用植物中有毒植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历史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从资源利用上讲 ,有毒植物为经济植物的一个类别 ,属于应用植物资源范畴 ,我们只有认识它们 ,了解开发利用它们 ,有毒植物通过开发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据统计本区常见药用植物有 1 3 9科 1 1 44种 ,其中大多数种类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 ,有些种类如 :五味子、龙胆草、防风、党参、平贝、柴胡、黄芪…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使用CO2气肥来促进植物生长,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增产措施,并广泛用于蔬菜、花卉、林木工厂化育苗中。在我国,此项技术还处在试验和初步应用阶段,而在林业容器育苗上进行CO2施肥的研究就更少。通过利用CO2气肥对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的施肥试验,研究CO2对它们生长的影响,可为集约化生产的林木工厂化育苗提供新的技术方法。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测体选用北京农学院研制的LPB-Ⅱ型塑料大棚,该拥具有释放CO2气肥的管路和气喘,大棚长33m,宽10m,顶高2.7m,防老化无滴膜。容器杯选用同规格的纸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