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84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59)Fe示踪法研究不同施铁方式和配施不同肥料对柑桔吸收、运转铁的影响,揭示了埋瓶和涂叶的施用效果远胜于直接施入砂介质中(简称“直接施入”)的效果。在试验期内,涂叶、埋瓶的全株~(59)Fe吸收率分别为9.5%、25.5%,比直接施入高出2.4至8倍;而全株活性~(59)Fe比强分别是直接施入方式的4.8和46倍。在配施肥料中,醋酸和牛粪处理的效果优异,能增加桔株体内活性铁含量,尤其是配施醋酸,叶部活性铁强度(cpm/g)是直接施入的7.5倍。配施高磷、高钾肥料者,其植株体内活性铁含量均显著降低,特别是配施钾肥,其吸收率低至0.46%,只有对照的16%。  相似文献   
52.
樟树和栀子花叶片失绿黄化症,主要起因于土壤条件,即土壤中pH值高,并呈HCO_3~-离子反应,从而影响了土壤中铁的活化。另一方面是大量吸收磷素,使植株内铁磷比失调,影响铁的运转,降低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治理措施可及时喷尿素铁、黄腐酸铁、柠檬酸铁等,均有良好的复绿效果。根治措施可因地制宜地施用酸性客土及有机肥等,改良其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53.
一、引言 前两报通过滨海柑桔失绿黄化病的诊断,阐明了此病是由于缺乏铁、锰等微量元素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为了搞清发病的原因,防止这种病的发生发展,又进一步探讨了发病的土壤和植物因素。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4.
叶面喷硼对胡柚和温州蜜柑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盛花前和果实发育初期对缺硼胡柚和温州蜜柑进行叶面喷硼处理(喷施0.2%H2BO4溶液),以探讨硼对不同柑桔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硼能显著提高胡柚和温州蜜柑的叶片和果实的硼含量,提高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吲哚乙酸(IAA)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PPH0)活性,并降低酚类物质和丙二醛(MDA)含量。胡柚对硼的需求大于温州蜜柑.对缺硼更敏感。  相似文献   
55.
草莓采后壳聚糖处理对其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两种分子量的壳聚糖配合和添加助剂涂膜,处理采后草莓果实。结果表明:贮藏草莓失水率、腐烂率和发霉率显著减少(P<0.01);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等含量以及糖酸比的降低幅度变化(P<0.05);果实CO2和乙烯放量减少,SOD活性提高,细胞膜透性变小,MDA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壳聚聚糖添加助剂涂膜处理,更能增强草莓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56.
CPPU对苦瓜果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熟苦瓜品种蓝山大白为度材,用CPPU10mg.L^-1,20mg.L^-1,50mg.L^-1和100mg.L^-1在开花当天和花前3天,花前1天以及花后3天,花后1天处理苦瓜子房,研究了对苦瓜果实生长、膨大和产量形成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同时,对CPPU促进苦瓜果实生长和膨大的机理作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mg.L^-1、20mg.L^-1和50mg.L^-1和CPPU在开花前、后1天和开花  相似文献   
57.
<正> 如何科学合理使用氯化钾、氯化铵等含氯化肥、既防止对作物产生“氯害”又充分发挥这种肥料的增产效果,是多年来有关方面重视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文拟从六个方面阐述粗浅的意见: 一是重点用于耐氯性强的作物。即把含氯化肥主要用在水稻、棉、麻、油菜、大小麦、玉米、甜菜、向日葵、黑麦草、蔬菜中的南瓜、菜豆、菠菜,果树中的猕猴桃、山核桃、香蕉、桃  相似文献   
58.
螺旋霉素废渣(以下简称“废渣”)是制造螺旋霉素后所留下的固体残余物,内含微生物细胞、培养基降解物,以及微生物机体的代谢产物.含有机质和氮、磷养分丰富,据测定,干样中有机质为51.4%,全氮6.4%、全磷(P_2O_5)5.4%,其含氮量  相似文献   
59.
腐殖酸尿素的制造及其增产作用机理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兆君  马国瑞 《土壤通报》2004,35(6):799-801
腐殖酸作为尿素增效剂可以提高尿素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本文对腐殖酸尿素的制造方法及其增产机理作了系统的综述,并提出由小粒径腐殖酸制成的腐殖酸尿素是今后腐殖酸尿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水稻氮素营养及其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田间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来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氮情况。试验是在浙江省分布较广的三种水稻土:黄斑坤、青紫泥和小粉土上进行。选用各种早、晚稻品种进行了三年试验,所得结果归纳如下: 1.在稻穗分化初期,检定半展开叶片或针叶中的天门冬酰胺,如有出现,表示水稻植株中氮素营养充足,无需追施氮肥;否则,应追施穗肥。检定天门冬酰胺可作为晚稻是否施用穗肥的诊断方法。 2.就早稻而言,稻穗分化期和拔节期几乎同时进行。这时施用氮肥会造成节间伸长,引起倒伏。因此氮肥须延至抽穗期使用。在试验条件下,检定叶鞘中淀粉含量A/B比[即淀粉碘反应的叶鞘长度(A)/叶鞘总长度(B)],大于0.56~0.70,表示氮营养不足,喷施尿素,可提高产量;当A/B比小于0.4~0.5,表示不需要氮素,喷施尿素,对各品种增产或减产效果均不显著。在抽穗期进行叶鞘淀粉碘反应检定,可作为早稻是否需用粒肥的诊断。 3.水稻各生长期对土壤有效氮(0.5N E_2SO_4水解)的需要是不同的。品种农垦58在分蘖期,土壤有效氮低于6.7毫克/100克土,分蘖少;但也不要超过7.3毫克/100克土。在幼穗分化期,土壤有效氮每百克干土低限为6.4毫克,高限为7.3毫克。当土壤有效氮在以上两生育期如小于低限或大于高限,则水稻生长不正常,产量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