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业科学   17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红根甜菜大棚与露地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比较了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对红根甜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条件对红根甜菜植株生长与产量有较大影响,与露地栽培相比,采用大棚栽培显著提高了红根甜菜的株高、开展度、叶数、叶片大小等生长指标。在海宁与武义试验点,大棚栽培红根甜菜根球产量分别为47.406和100.560 t·hm-2,而露地栽培的只有7.776和16.800 t·hm-2。  相似文献   
52.
为建立羔羊短期最佳经济育肥饲养模式,以子午岭黑山羊羔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价颗粒饲料(试验组)和当地配合饲料(对照组)进行短期育肥试验,观测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生长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的生长性能、胴体重和屠宰性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育肥期增重分别是5.15 kg和4.51 kg,胴体重分别是10.54 kg和9.88 kg,屠宰率分别是49.63%和48.31%。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的部分肉品质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失水率比对照组低5.4%(P0.01),熟肉率比对照组高8.15%(P0.01)。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只羔羊的纯收益较对照组高16元。由此说明,用全价颗粒饲料短期育肥子午岭黑山羊羔羊的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53.
为了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性能杂交改良效果,以澳洲美利奴、邦德、特克塞尔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的杂种一代(分别简称澳甘细、邦甘细、特甘细)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羊只(简称甘高细)作为试验对象,参照新西兰羔羊胴体分级标准,评价4个群体6月龄羔羊的胴体分级,建立胴体分割方法,观测切块重量和优质切块比例。胴体分级结果表明,邦甘细为PM级,特甘细和甘高细为PL级,澳甘细为A级。建立胴体分割方法,将左半胴体分割为一等肉(肩部、腰臀部、背腰最长肌)、二等肉(颈部、胸肋部、胸椎和腰椎、腹部)和三等肉(前小腿、后小腿)共9个部位。邦甘细所有切块部位的重量均最大,其颈部重量为0.364 kg,分别比澳甘细、特甘细和甘高细高0.103 kg、0.109 kg和0.078 kg(P0.01);肩部重量为1.575 kg,分别高0.814 kg、0.329 kg和0.583 kg(P0.01);腹部重量为0.523 kg,分别高0.300 kg、0.133 kg和0.203 kg(P0.01)。4个群体间的胸肋部比例、胸椎和腰椎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邦甘细的肩部比例和腹部比例最大,后小腿比例最小。邦甘细的肩部比例是23.04%,分别较澳甘细、特甘细和甘高细高3.25%、1.80%和3.17%;邦甘细的后小腿比例是5.22%,分别较上述群体低1.73%、0.32%和0.83%。邦甘细一等和二等肉比例为91.30%,高于澳甘细的88.40%、特甘细的91.03%和甘高细的90.39%。由此表明,邦德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性能的杂交改良效果最好,不但可以提高6月龄羔羊胴体的分级结果,还能提高胴体切块重量和优质切块比例。  相似文献   
54.
利用EMS诱变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获得一个新窄叶突变体nal10,该突变体在苗期表现出极窄叶和弱小的特征,在生殖期表现出矮化、窄叶、畸颖和不育的表型。组织解剖学分析表明,nal10的叶片窄化可能是由于叶片大脉和小脉数量减少造成的。遗传分析表明,该窄叶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nal10与台中本地一号(TN1)构建的F2群体,通过混合分离法,在第1染色体上找到3个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1287、RM562和RM5638)。进一步利用新发展的分子标记,最终将该基因定位在STS标记PK83和PK78之间的55.2 kb范围内,该区间共有8个开放阅读框。RT-PCR分析表明,NAL10的突变能够造成生长素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和运输基因转录水平的下降,因此NAL10是一个与生长素相关的窄叶新基因。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丰富水稻叶发育的遗传调控网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不同杂交组合周岁羔羊肉用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高原放牧条件下不同杂交后代的肉用品质,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羔羊肉(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选择4个杂交组合周岁羔羊各5只,开展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品种可以明显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产肉力,4个组合中萨×甘组、澳×甘组改良效果最为显著,白萨甘细的肌肉分级标准判定其为TM级,脂肪含量略高,澳甘细和特甘细均为PME级,邦甘细为PL级。  相似文献   
56.
【目的】鉴定和克隆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水稻花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大田常规种植条件下比较了突变体dps2 (Defective pistil and stamens 2)和野生型春江06的主要农艺性状及花器官形态特征差异;扫描电镜及石蜡切片观察花药结构并用染色法观察花粉和胚囊的育性;利用图位克隆方法进行基因精细定位;qRT-PCR分析了花发育相关基因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结果】dps2突变体抽穗期变长,不能正常扬花,雄蕊和雌蕊皱缩且花药和柱头数目增多;进一步研究发现,dps2突变体花药腔室塌陷,内无可见小孢子,即使部分花药形成腔室,花粉粒也无淀粉积累呈干瘪状。此外,突变体胚囊育性也受到影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短臂上91.2 kb的区间内,区间内未见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报道。qRT-PCR检测发现,水稻ABCDE模型中的B类、C类和E类基因的表达在突变体中显著升高。【结论】dps2突变体的雄蕊及雌蕊均发育异常,最终导致完全不育,推测DPS2可能在水稻第3轮雄蕊发育和第4轮雌蕊发育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发热黄疸型牛病是养牛业的常见病,但它不是独立的疾病,是由多种病原引发的具有黄疸症状的一类牛病的总称。此类病症的潜伏期较长,表现形式多样,感染后会对牛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表现与肝炎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延误病情,从而使该病症加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发病的情况、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水稻粒形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主要性状之一.筛选和鉴定新的粒形突变材料,可为研究水稻籽粒发育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粳稻品种中花11经1%的EMS处理,在诱变群体中获得一份窄粒突变体gw4(grain width on chromosome 4);分析粒形和其他主要农艺性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颖壳...  相似文献   
59.
藜麦秸秆是藜麦籽实的副产物,藜麦秸秆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较高的营养特性可以使其饲喂反刍动物,文章旨在研究合理混合比例、合理利用当地饲草资源。以藜麦秸秆与燕麦草为原料,测定藜麦秸秆及燕麦草混合物原料和加工颗粒饲料的营养成分及成型参数。即100%燕麦草(Ⅰ组)、20%藜麦秸秆+80%燕麦草(Ⅱ组)、40%藜麦秸秆+60%燕麦草(Ⅲ组)、60%藜麦秸秆+40%燕麦草(Ⅳ组)、80%藜麦秸秆+20%燕麦草(Ⅴ组)及100%藜麦秸秆(Ⅵ组)。结果表明:(1)各组原料制粒后EE显著下降(P<0.05),其中Ⅲ组制粒后颗粒EE极显著低于制粒前原料(P<0.01);各组原料制粒后颗粒中性洗涤纤维(NDF)有下降趋势,且Ⅱ组与Ⅲ组制粒后颗粒NDF显著低于制粒前原料(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Ca、P及CP在制粒前后无明显变化;(2)各组颗粒成型参数存在差异,颗粒硬度随藜麦秸秆比例升高有下降趋势,且Ⅱ组和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颗粒密...  相似文献   
60.
棉花黄萎病(Cotton Verticillium Wilt)是一种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严重危害棉花生产的土传维管束病害[1]。因大丽轮枝菌菌丝体产生的大量微菌核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以及病原菌变异快等特点,造成培育抗病品种、使用化学药剂和利用新的栽培技术等方法防病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效果[2-4];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