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农业科学   17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01.
活力素对菠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条件下,喷施活力素对菠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菠菜产量,并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硝酸盐含量。在单施氮肥条件下,喷施活力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喷施活力素也明显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改善了菠菜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02.
以玉米自交系齐319 (Qi 319)为试材,利用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研究了喷施外源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对不同氮素水平下玉米花后叶片光系统II (PSII)性能的调控效应。两年研究结果表明,花后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均呈降低的趋势。在不施氮条件下,外源喷施6-BA,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后期Pn,但对PSII反应中心的活性无显著改善。施氮可显著提高Pn和PS II的性能,6-BA可显著增强其效果。二者互作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Pn显著增加(P<0.05),PSII供体侧和受体侧的活性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对PSII供体侧性能的改善幅度大于对受体侧,PSII反应中心的活性提高以花后10 d最显著。光合性能的提高使单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显著增加(P<0.05)。因此,在适量施用氮肥的条件下结合喷施6-BA可以显著改善叶片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旨在揭示持绿型小麦品种的灌浆特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外源激素的响应,认识植物激素调控籽粒灌浆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机制。自盛花期开始,连续4 d喷施10 mg L-1脱落酸(ABA)和6-苄基腺嘌呤(6-BA),持绿型品种汶农6号的灌浆期(t3)、活跃生长期(D)、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灌浆速率(Gmax)、千粒重(TGW)和产量(GY)均大于非持绿型济麦20,且强势粒的各项灌浆参数均大于弱势粒。喷施两种外源激素显著提高两品种的Gmean、Gmax、TGW和GY,对t3和D的影响存在粒位及品种效应。喷施ABA和6-BA均显著提高花后35 d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汶农6号强、弱势粒的麦谷蛋白含量,但济麦20强、弱势粒的麦谷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喷施ABA后,汶农6号强势粒花后7~21 d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显著升高;喷施6-BA后,济麦20弱势粒花后14~35 d的ZR含量显著升高,而汶农6号强势粒7~21 d的赤霉素(GA3)含量显著降低,弱势粒花后7~28 d的GA3含量显著提高。喷施外源ABA和6-BA显著提高两品种强势粒花后7~21 d的生长素(IAA)和ABA含量。ABA和6-BA处理显著提高花后7~21 d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可见,喷施外源ABA和6-BA使小麦内源激素水平变化,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和产量,提高籽粒GS活性和蛋白质含量,改变蛋白质组分。  相似文献   
104.
以棕絮1号、陇绿棉2号和对照品种普通白色棉鲁棉研28为试验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彩色棉胚珠表皮细胞的形态变化、纤维的早期发育及色素沉积过程,旨在明确彩色棉与普通白色棉的纤维分化发育差异及彩色棉纤维色素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各供试材料胚珠中部的部分表皮细胞均于开花前1 d开始分化;开花当天,胚珠纤维细胞均有突起;开花后1 d,纤维细胞突起增多,体积增大,其中鲁棉研28的纤维细胞已有伸长的态势;开花后3 d,纤维细胞均已伸长。除分化程度在各供试材料间差异不显著外,突起数量、发育和伸长程度,均以鲁棉研28最优,棕絮1号次之,陇绿棉2号最差。在纤维发育过程中,棕絮1号与陇绿棉2号纤维色素的形成时间及在纤维内的沉积部位均存在差异。陇绿棉2号的纤维色素形成时间较棕絮1号早,且沉积于纤维中腔和次生壁内层,而棕絮1号仅沉积在纤维中腔内。上述结果表明棕絮1号和陇绿棉2号的纤维品质差,可能与彩色棉纤维早期发育过程中,胚珠表皮细胞的突起时间相对较迟、数量相对较少和色素在纤维中沉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烟草内生菌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内生菌种类较多,主要分布于没有外在感染症状的健康植株内,其存在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忽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烟草内生菌对烟草病害生物防治作用,对烟草幼苗的促生作用及降低烟草有害物质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现已成为国内外烟草行业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国内外烟草内生菌研究的概况,并探讨了烟草内生菌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6.
腐植酸尿素对生姜产量及氮素吸收、同化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腐植酸尿素对生姜氮素吸收、同化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以莱芜大姜为材料,设5个处理:空白对照、等量腐植酸对照、尿素、腐植酸+尿素、腐植酸尿素。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尿素显著增加了生姜植株各器官干重,提高了产量。施用腐植酸尿素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增强了根系活力,提高了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15N示踪试验表明,施用腐植酸尿素后,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与等氮量尿素相比,基施提高54.08%,追施提高24.50%,同时促进了生姜植株对土壤氮的吸收。施用腐植酸尿素增强了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了收获期植株各器官中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增大了氮素在根茎中的分配比例。施用腐植酸尿素根茎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显著提高,姜辣素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品质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7.
玉米株型、果穗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尹燕枰  王振林 《玉米科学》1995,3(4):008-011
本试验以14个玉米自交系及由其组成的9个杂交组合以及相应的F2代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自交系与杂交种之间及杂交种性状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玉米杂交种自交衰退的数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在母本与F1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高、穗直径和单穗粒重在父本与F1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株高在父母本与F1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2) F1单穗粒重与株高、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 F1性状优势越强,F2衰退越重(r=0.8830).单穗粒重优势分别与行粒数和穗粒数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18和r=0.8441).(4) 单穗粒重的衰退主要是由穗粒数衰退所致(r=0.7473).穗行数,植株叶片数和叶向值的衰退值较小或为负值。  相似文献   
108.
小麦花后弱光对籽粒淀粉积累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2007年选用小麦品种济麦20和山农139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花后不同阶段弱光对籽粒淀粉积累、淀粉粒分布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花后不同阶段弱光显著降低成熟期籽粒淀粉积累量, 但提高了籽粒直链淀粉含量。花后不同阶段弱光使籽粒A型淀粉粒比例显著增加, B型淀粉粒比例显著降低。不同阶段弱光处理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程度不同, 灌浆中期的效应大于灌浆前期。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淀粉积累进程发现, 花后弱光对籽粒淀粉积累量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影响其平均积累速率与活跃期积累速率, 而不是积累持续期。花后弱光显著降低小麦磷酸蔗糖合酶(SPS)、蔗糖合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的活性。灌浆前期弱光使束缚态淀粉合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酶(SSS)活性高于对照或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而灌浆中期弱光使这两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灌浆前期弱光减少了淀粉合成底物的供应, 系旗叶SPS活性、籽粒SS及AGPase活性下降所致; 而灌浆中期弱光除淀粉合成底物减少外, 籽粒淀粉合酶活性亦降低。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淀粉粒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小麦强筋品种德丰3号、德99-3和弱筋品种滨育535和鲁麦21,研究了籽粒中淀粉粒度、淀粉粒的体积、数目和表面积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熟期小麦籽粒含有A (>9.8 μm)、B (<9.8 μm)两种类型淀粉粒,其粒径为0.37~52.60 μm。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均表现为双峰分布;淀粉粒的数目表现为单峰分布,其中B型淀粉粒数目占总数的99%以上。在强筋品种中,B型淀粉粒所占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相对较高,而弱筋品种中A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相对较高。籽粒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与2.0~9.8 μm和<9.8 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与9.8~18.8 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2.0~9.8 μm和<9.8 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9.8~18.8 μm的淀粉粒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与其他粒径范围的淀粉粒体积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膜下滴灌对新疆高产棉花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膜下不同滴灌量对棉花叶片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滴水量处理后 ,限量滴灌 (按新疆目前生产中 375m3 ·ha-1滴水定额的 2 /3)表现为棉田土壤水分亏缺 ,叶片光合速率在一天内的变化表现为上午 9:0 0~ 11:0 0比适量滴灌棉花叶片光合速率低 ,中午 12 :0 0~ 14 :0 0出现严重的光合午休现象 ,下午光合速率恢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表现为 ,中午强光、高温引起限量滴灌棉花叶片的可变荧光Fv、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 ,较适量滴灌棉花降低且幅度大 ;不同品种间表现为新陆早 8号较新陆早 6号的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下降幅度大 ,表明新陆早 6号具有较好的耐旱性 ;Fv/Fm可作为棉花品种抗旱性检测的相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