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业科学   5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精粗比日粮下奶牛血液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规律。将24头2胎次、健康且产后3周左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低精粗比日粮(精粗比为40:60)和高精粗比日粮(精粗比为60:40),于第45天晨饲前尾部采血取样,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40:60组与60:40组共49种差异代谢物,上调代谢物18种,下调代谢物31种,主要富集的代谢通路有丙酮酸代谢、糖降解与糖异生、核黄素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硫胺素代谢等。由此可见,不同精粗比日粮会对奶牛的核苷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奶牛机体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452.
玉米是反刍家畜最重要的能量饲料,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含量可达64%~78%,易被消化吸收,且利用率高。特别是经过蒸汽压片处理后的玉米,能够调控淀粉在反刍家畜不同消化部位的降解率,进一步提高其营养价值。为了研究蒸汽压片玉米和颗粒玉米及其TMR日粮的营养价值,试验利用体外产气法对蒸汽压片玉米和颗粒玉米及其TMR日粮体外产气和发酵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经过蒸汽压片处理后,可有效改善其在反刍家畜瘤胃内的降解率,营养价值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53.
454.
根际高温是影响夏季蔬菜集约化育苗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水冷苗床是根际降温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科学利用水冷苗床这一根际降温装置,该文以水冷苗床作为根际降温方式,设置了5个不同的降温时段,依次为M1(07:00-11:00)、M2(11:00-15:00)、M3(07:00-19:00)、M4(19:00-07:00)和M5(全天降温),以根际不降温的苗床为对照。研究了水冷苗床不同时段的根际降温效果及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冷苗床任一时段根际降温均降低了番茄幼苗根际日均温和最高温度,其中处理M3(07:00-19:00)和处理M5(全天降温)降温效果最为显著,番茄幼苗根际日均温分别为23.6和22.6℃,比对照苗床依次降低了3.3和4.3℃。根际温度变化幅度受冷水循环时间及时段的影响,M4(夜间降温)处理番茄幼苗根际温度日变化曲线波动大于其他处理,番茄幼苗根际温度日较差达到10.3℃,而M3(白天降温)处理番茄幼苗根际温度日较差仅有1.7℃。所有降温处理均提高了番茄幼苗干物质积累和单株叶面积,其中M5(全天降温)和M3(07:00-19:00)这两个处理番茄幼苗单株干质量和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与对照相比,M3处理番茄幼苗的茎粗与壮苗指数分别增加了35.1%和39.5%。所有根际降温处理增加了根系总长和根系表面积,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从节能和培育壮苗的效果综合考虑,水冷苗床M3(07:00-19:00)白天降温是一种科学的降温方法。  相似文献   
455.
不同配方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锯末、菇渣为基本原料的不同基质配方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对锯末的理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以腐熟锯末和菇渣育苗时,未发现出苗不齐和幼苗黄化现象;试验所用基质配方中,M3(60%锯末+30%菇渣+10%草炭)和M4(60%锯末+40%菇渣)是较好的黄瓜育苗无土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456.
本试验通过分析日粮中添加纳米蒙脱石吸附剂后奶牛生产性能、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血清中酶的活性以及血清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变化,研究吸附剂对奶牛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效果。试验选取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奶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奶牛,每头奶牛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3 g/kg的纳米蒙脱石吸附剂。预试期7 d,正式期14 d,共21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的产奶量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降低0.64 kg/d和0.50 kg/d (P <0.05);试验Ⅰ组的4%校正乳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降低1.01 kg/d和0.65 kg/d (P <0.05);试验Ⅰ组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提高1.57μg/L和1.44μg/L(P <0.05),试验Ⅱ组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 0.05);三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DMI)和各项乳成分均无显著差异。(2)试验Ⅰ组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AFB_1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8.86、5.31、1.23 U/L(P <0.05);试验Ⅰ组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AFB_1含量分别高于试验Ⅱ组8.64、4.25、1.20 U/L(P <0.05);对照组和试验Ⅱ组的各项指标均未产生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B_1,同时添加吸附剂可以显著减少奶牛产奶量的下降,对黄曲霉毒素起到很好的吸附效果,牛奶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低于国家最高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457.
饲料在收获前、储存期间或饲喂期间都可能受到几种真菌代谢物的污染,受污染的饲料会对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反刍动物饲料原料种类多样化,与饲料原料种类较少的猪和家禽相比受到真菌毒素污染的风险更大。研究和调查表明,反刍动物通常受某些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单端孢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伏马菌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以及由不同种类链格孢属产生的其他次级代谢产物等真菌毒素的污染。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报道的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反刍动物饲料中常检测到的霉菌毒素类型以及由于摄入毒素而引起的动物毒理问题,并结合生产中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阐述利用合理技术防毒控毒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5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细毛羊氮代谢、瘤胃内环境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的影响。选用9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细毛羊半同胞羯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1组、2组和3组饲粮NFC/NDF分别为0.35、0.66和1.14,粗蛋白质含量均为13.50%。结果表明:1)饲粮NFC/NDF对摄入氮、粪氮、尿氮和沉积氮无显著影响(P>0.05),1组尿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2组(P<0.05),极显著高于3组(P<0.01),并且2组显著高于3组(P<0.05)。2)采食1.5和3.0 h以后,1组氨态氮(NH_3-N)含量显著高于3组(P<0.05),采食4.5 h后,各组间NH_3-N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pH均在6.0~6.8,1组pH显著高于3组(P <0. 05)。3)采食1. 5 h后,1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2组(P <0.05),极显著高于3组(P<0.01)。采食1.5、3.5和4.0 h后,1组和2组丙酸含量显著低于3组(P<0.05)。1组采食前及采食后丁酸含量均显著高于3组(P<0.05)。4) 2组和3组Na^+/H^+交换蛋白3(NHE3)和下调式腺瘤载体(DRA)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组(P<0.05)。1组单羧酸转运蛋白4(MCT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2组和3组(P <0. 05)。而2组Na^+/H^+交换蛋白1(NHE1)和钠/钾ATP酶泵(Na^+/K^+ATPase)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组和3组(P <0. 05)。综上所述,饲粮NFC/NDF为0.66时,对细毛羊瘤胃内环境和VFA吸收相关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59.
试验旨在研究外源乳酸菌对奶牛胃肠道活菌比例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选取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成年干奶牛,试验共分3期,每期正试期7 d,间隔期20 d。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第1期为空白对照组,第2、3期(试验组)分别在晨饲后1 h(10:00)打开瘤胃瘘管塞投喂植物乳杆菌和乳酸菌复合系的菌粉。每期试验最后3 d连续采集瘤胃液、十二指肠内容物以及直肠粪样,检测样品中活细菌占总细菌的比例以及VFA浓度。结果表明:在瘤胃中,添加外源乳酸菌复合系可以提高活菌比例,但降低了VFA浓度(P<0.05);在十二指肠中,乳酸菌复合系组活菌比例高于植物乳杆菌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菌复合系组的乙酸和总挥发酸(TVFA)浓度高于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P<0.05);在直肠中,不同处理组间VFA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植物乳杆菌和乳酸菌复合系虽然可以提高瘤胃中活菌比例,但降低了瘤胃VFA浓度,对肠道后段活菌比例及VFA浓度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460.
离子载体对杂种肉牛营养物质消化与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莫能霉素、盐霉素和拉沙里菌素3种离子载体对杂种肉牛营养物质消化和氮代谢的影响,以4头30~35月龄、体重380~450kg的西门塔尔×中国黄牛杂交一代公牛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消化试验和氮平衡试验。结果表明:莫能霉素、盐霉素和拉沙里菌素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的消化率12.96%、16.24%和6.95%(P<0.05)和进食氮的沉积率24.67%、6.38%和23.22%(P<0.05);但对日粮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可消化氮的沉积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