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3篇
农业科学   4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21.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5℃低温处理对芹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以‘上海黄心芹’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5和20℃处理,探究其萌发情况、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及代谢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量动态变化及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5℃低温处理显著抑制了芹菜种子萌发率、种子出苗率、相对吸水量和种胚的生长,20℃处理则能快速促进种子萌发,将5℃处理15 d后的种子转入20℃后(T5-20处理),种子又能快速恢复萌发活力,说明5℃低温并没有对种子造成不可逆伤害,种子活力染色的结果也说明低温并没有对种胚结构造成伤害。5℃低温还显著抑制了种子萌发期间GA的合成,相关的代谢及下游基因也被明显抑制表达,而20℃处理则显著促进GA的合成,并且GA3ox1基因在20℃处理以及T5-20处理中的高表达说明其可能对GA的合成发挥关键作用;5℃处理中ABA含量呈波动变化,但GA/ABA整体呈下降趋势,ABA降解基因CYP707A1的表达量与5℃处理种子萌发中后期的ABA含量有明显的负相关趋势。另外,5℃还明显抑制了芹菜种子的糖代谢能力,5℃...  相似文献   
422.
为全面研究鱼饲料的离散元仿真物性参数,以渔用硬颗粒3.0中号饲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密度测量试验与单轴平板压缩试验测得硬颗粒饲料的密度、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数值分别为1 096 kg/m3、336.32 MPa、126.65 MPa、0.33。同时在EDEM仿真软件中建立硬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结合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对硬颗粒饲料-钢以及硬颗粒饲料-尼龙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进行标定,其值分别为0.380、0.538、0.028,0.405、0.356、0.033。结合堆积角试验,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标定硬颗粒饲料间的碰撞恢复系数为0.364、静摩擦因数为0.236、滚动摩擦因数为0.13。运用自主研发的投饵机进行参数验证试验,以硬颗粒饲料分布变异系数CV为评价指标,得出实际硬颗粒饲料分布变异系数与仿真硬颗粒饲料分布变异系数的相对误差为1.709%,表明本研究中建立的渔用硬颗粒饲料的离散元模型以及标定的硬颗粒饲料物性参数可用于EDEM离散元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423.
鲜味物质对提升食品风味和保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探究鲜味检测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变得愈发重要。该研究基于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微球介导的竞争性反应、磁分离技术及颗粒计数原理,开发了一种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在PS微球表面修饰谷氨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功能化复合物(PS@MSG-BSA),其与被测样本中MSG竞争结合修饰在磁珠(magnetic beads,MB)上的MSG受体T1R1。经孵育和磁分离去除耦合的磁珠复合物,并对剩余PS微球进行颗粒计数以间接表征被测样本中MSG的浓度。试验通过优化PS微球和MB的浓度、竞争反应孵育时间等试验条件,建立了MSG检测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该传感方法对MSG的响应决定系数R2为0.993,检测限为5.17 pg/mL,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并对鲜味物质的检测具有特异性与良好的稳定性,在食品加工保鲜及品质评价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4.
425.
基于机器视觉的鲢鱼头加工装置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内淡水鱼鱼头加工装备缺乏、鱼头加工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鲢鱼头加工装置。鲢鱼头加工装置由鱼体输送装置、鱼体图像采集装置、鱼体翻转部件、立式夹持输送带、鱼头切割部件、鱼头剖切部件和装置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鱼体图像采集装置获取输送装置上的鱼体图像,计算鱼头切割路径;鲢鱼体经鱼体翻转部件进入立式夹持输送带,在立式夹持输送带作用下向前移动;当鱼体到达鱼头切割位置,立式夹持输送带调整鱼体位置后停止,鱼头切割部件按照鱼头切割路径对鱼体进行切割后复位,立式夹持输送带带动鱼头继续前进;切割后的鱼头经过鱼头剖切部件将鱼头对半剖切。样机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鲢鱼头切割后,鱼体吻端分别至上切割点和下切割点的实际水平距离与预测水平距离的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11和0.98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31、2.61 mm;鱼头切割路径检测时间为(0.055±0.009) s,鱼头加工时间为(13.28±0.35) s,鱼头的外观评分为0.88±0.02,满足鲢鱼头加工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26.
【目的】研究斑点叉尾鮰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EGFL9(Multipl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domains protein 9)基因与其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为斑点叉尾鮰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靶向基因测序技术对EGFL9基因进行测序,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后筛选变异位点,并将获得的变异位点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EGFL9上共发现27个多态位点,经过滤,获得22个有效突变位点,其中4个变异位点(g.142、g.573、g.3079、g.7409)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影响,位点g.142、g.3079、g.7409位于内含子中,位点g.573位于第2外显子上;g.142位点的A/A型个体的平均体长显著高于A/G型个体(P<0.05);g.7409位点A/G型个体的平均体长显著高于G/G型、A/A型个体(P<0.05);g.3079位点C/C型个体的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均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位于外显子上的InDel位点g.573使EGFL9基因编码蛋白减少了一个苏氨酸残基,对蛋白质三级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