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业科学   4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减轻过量施肥对肥料的浪费及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比较5种不同施肥处理(FC、FO、FO+pAM、FO+BOF、FO+TEF)对苹果产量、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处理苹果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以确定最佳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化肥减施可以提高苹果产量和纯收益,与FC相比,FO、FO+pAM、FO+BOF和FO+TEF处理纯收益分别提高11.79%、14.40%、14.96%和4.66%,减量化肥完全可行;其中,FO+BOF处理果实品质最好,糖酸比和维生素C较FC提高27.30%和12.10%。FO+pAM和FO+BOF处理提高了土壤表层0~20cm硝态氮含量;此外,FO+pAM、FO+BOF均可提高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所以,减量施肥可以提高苹果产量和纯收益以及土壤养分,其中以FO+BOF效果最优,FO+pAM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22.
通过田间试验,以郑单958和浚单20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和不同灌水处理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对产量构成影响较小;不同密度下玉米两品种的穗数和穗粒数差异显著;两品种玉米高密度比低密度处理产量平均增加16.89%;抗旱品种郑单958产量受灌水量的影响较小;浚单20灌水比不灌水处理平均增产11.40%。玉米两品种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一般以不灌水处理较高,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均值比0水处理降低30.37%。因此,在水资源较缺乏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选用抗旱品种进行合理密植并灌一水,对实现玉米节水与高产的统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栗钙土水肥耦合效应的田间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寒半干旱栗钙土农田水肥耦合效应明显。供水量为250~450mm 条件下,氮磷合理配施改善了地上部生物学性状,促进了地下部根系发育;供水350mmN120P90处理0~40mm 根重密度最高,达1.317mg/cm3 , P45较N60根重密度增加0.067~0.375mg/cm3。供水为150mm的干旱年型,水分是限制作物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供水250~450mm年型主导因素则是土壤营养不足。供水量350mm N120P90处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可达7.27kg/(mmhm2), N60P90氮肥利用率最高,子粒和植株分别为48.18%和88.17%,N120P45磷肥利用率最高,子粒和植株分别为21.13%和30.42%。水肥合理耦合有效地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4.
改性生物炭对猪粪堆肥过程重金属钝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进一步提高猪粪堆肥中重金属钝化效果,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以未改性处理、NaOH改性处理和FeCl_3改性处理等3种生物炭为钝化剂进行堆肥试验,以未添加生物炭的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改性生物炭对猪粪堆肥效果及重金属Cu、Zn、Pb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四个处理堆肥高温期维持天数及种子发芽指数达到无害化要求,腐熟堆肥均呈碱性(8.0~9.0),堆肥结束后添加未改性生物炭和NaOH改性生物炭的处理EC值略高于4 mS·cm~(-1),分别为4.06 mS·cm~(-1)和4.04 mS·cm~(-1)。添加生物炭的处理重金属钝化效果均显著高于CK,添加FeCl_3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Cu、Zn、Pb表现出相对较好的钝化能力,钝化效果分别为78.70%、43.53%、66.45%。综合分析,在堆肥过程中添加FeCl_3改性生物炭(添加比例为干物质的24%)更有利于实现堆肥过程中重金属钝化,提升堆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5.
王元杰  李阔  刘会玲  文宏达  张毅功 《土壤》2010,42(6):960-965
以沧州市优质果品产区泊头、沧县和献县3县表层土壤(0~20cm)全碘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土壤中全碘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沧县和献县表层土壤中全碘数据呈正态分布,符合指数模型,泊头表层土壤中全碘数据经对数转换后符合高斯模型。沧县和献县表层土壤全碘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受气候、土壤母质、地形、土壤类型等自然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泊头表层土壤全碘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由人类活动等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起很大作用。采用Kriging最优插值法得到了3县表层土壤全碘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3县表层土壤全碘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受当地的水文地质地形影响,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带全碘含量较高,反之则低,而某些地区全碘含量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表现出局部的异常性。  相似文献   
26.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沟灌条件下不同水氮处理对温室番茄生长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番茄以常规灌溉不施氮(FCN0)处理产量最高,达88.20t·hm-2;节水灌溉(比常规灌溉节水1/3)不施氮(FRN0)处理对番茄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所促进,产量与FCN0处理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温室番茄种植以节水灌溉不施氮处理(即单次灌水量为180~240m3·hm-2,在番茄苗期、初花期、盛果期和后期分别灌溉,不施氮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7.
设施菜地夏季休闲期甜玉米经济产量及环境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门头沟、房山、大兴和通州等4个区选择15个典型设施菜地,设置田间观察对比试验,研究在北方设施菜地夏季甜玉米作为填闲作物的实际经济、环境综合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甜玉米有较好经济效益,经济产量达15 168.0~20 332.8kg/hm2。在环境效益方面,种植甜玉米后可有效减少浅层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降低淋溶风险。与常规休闲(休闲期不种植作物)相比,种植甜玉米可使设施菜地0~100cm土层中的硝态氮含量平均减少290.4kg/hm2。在夏季休闲期种植甜玉米是北方设施菜地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种植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8.
对氯苯氧乙酸(PCPA)对小南瓜结实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CPA对小南瓜结实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高效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方法]以自然生长的小南瓜(经人工授粉)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PCPA处理经人工授粉或未授粉的小南瓜雌花花柱,研究其结实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用浓度为138mg/kg的PCPA处理小南瓜未授粉的雌花花柱对增加单果重效果较好;用浓度79mg/kg的PCPA处理小南瓜能显著改善籽粒分配比率,提高净瓜率和果肉厚,利于增加果肉比重;用浓度为50mg/kg的PcPA处理小南瓜经人工授粉的雌花花枉,能显著提高Vc和β-胡萝卜素含量,对果卖品质的改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结论]低浓度的PCPA对改善小南瓜的结实性状和提高其果实品质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9.
依据冀北高原2006年的集雨补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小南瓜补灌不同水量,对产量和耗水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补水10.0 mm+果实膨大期补水15.0 mm处理的小南瓜经济产量比未补水对照增产28.0%。开花期一次补水15.0 mm处理比对照增产26.8%,两处理产量无明显差异;开花期补水15.0 mm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16.2%。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开花期补水15.0 mm,补水纯收益最高可达57.4元/ m~3。本研究条件下,开花期补水的增产效果优于果实膨大期补水。通过集雨进行补灌,可以为半干旱区农田稳产提供一定的水分保障。  相似文献   
30.
葡萄品质与土壤地球化学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葡萄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葡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葡萄品质与土壤性质、土壤地球化学元素间关系的研究。指出:葡萄品质评价正由单一指标向综合指标过渡,并逐步形成较完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葡萄品质与土壤地球化学关系研究有了初步进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葡萄品质受地域性影响差异较大,影响葡萄品质的各项因素中,土壤地球化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葡萄品质。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善、统一的葡萄品质评价体系,并基于母岩—土壤—植物系统的矿质营养元素迁移规律,提出了土壤地球化学因素影响葡萄品质机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