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业科学   1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哺乳母猪单圈双养技术就是在一个猪圈内同时饲养2头带奶母猪,是提高猪圈利用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母猪是在产后7天离开产房与另一头哺乳母猪合并在一个猪圈内,饲养28~35日龄断奶,母猪转入配种群养舍,仔猪留圈至80日龄进入肉猪舍。  相似文献   
32.
猪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 (beta2 adrenergicreceptor,β2 AR)基因初级克隆质粒 (pMDAR)在 β2 AR基因 5′端外侧含有 2个EcoRⅠ酶切位点。用EcoRⅠ酶切消化和T4DNA连接酶连接后 ,获得了具有EcoRⅠ单一酶切位点的改造质粒。对经过修饰后的质粒进行了多酶切和 β2 AR基因片段回切等方法鉴定。  相似文献   
33.
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蜡质基因转入杂交稻亲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特青(OryzasativaL.subsp.indica)和广粳1号(OryzasativaL.subsp.japonica)这两个杂交稻亲本的愈伤组织中,获得了经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的再生植株,其中含潮霉素抗性基因的植株有6株,但仅有2株能够扩增出反义蜡质基因的特异条带,其原因可能是在转基因植株中出现了基因丢失或沉默现象。试验表明,粳型稻广粳1号的不同外植体(成熟胚、幼胚、幼穗、花药)的愈伤诱导率比特青的高,且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不同基因型水稻诱导的愈伤之间的转化率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转染的水稻愈伤在一定的筛选压力下会出现“逃逸”现象,抗性筛选后成活愈伤PCR检测发现广粳1号和特青的愈伤转化率只有44.4%和29.4%;不同凝固剂对愈伤诱导的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植物凝胶作凝固剂比琼脂作凝固剂时的愈伤褐化率低。  相似文献   
34.
35.
β-胡萝卜素研究进展刘清,周光宏,陆治年(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210095)β-胡萝卜素(Beta-caratene,BC)可在动物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VA)供动物利用,因而又称为维生素A前体。对胡萝卜素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当时人们发现植物中VA...  相似文献   
36.
刺楸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楸(Kaolpanax septemlobus)是五加科落叶乔木。它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都有分布。刺楸的木材纹理细致,刨削后有光泽,易加工,耐摩擦,抗腐力强,可做建筑、桥梁、胶合板等工业用材,也是上等的家具材;种子含油率达38%,可做工业用油、可制肥皂;叶和树皮含鞣质13—30%,可制取栲胶;根、根皮或树皮入药。可做针叶林的防火林带。因此,刺楸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刺楸过去主要依靠天然更新繁殖,因多年  相似文献   
37.
β—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清  周光宏 《畜牧与兽医》1995,27(4):182-184
  相似文献   
38.
181份多样性籼稻种质苗期和成熟期镉积累表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稻米镉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对人们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选育低镉积累水稻品种是解决此问题最简单有效的途径,而筛选低镉积累水稻资源是低镉积累水稻品种选育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以引进的来自31个国家(地区)的181份多样性丰富的籼稻种质为研究材料,利用水培和中度镉污染的农田分别对这些种质的苗期地上部分镉吸收和成熟期稻米镉积累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苗期地上部分和成熟期稻米镉积累量在品种间有很大差异。苗期地上部分镉含量变异范围为9.90~106.80 mg/kg,而稻米镉含量的变异范围为0.12~1.23 mg/kg。鉴定出稻米镉含量低于0.20 mg/kg的种质3份,地上部和稻米镉含量均较高的种质16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期镉吸收与稻米镉积累极显著相关(r=0.3861, p0.000 1),苗期镉吸收低的稻种,其稻米镉含量亦相对较低,苗期镉吸收可作为稻米镉累积的重要指示之一。本研究结果为籼稻低镉积累品种选育和镉污染农田的植物修复提供良好的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39.
海南省花卉企业和市场集散地的海南琼北地区,由于土地和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给当地花卉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开发模式。目前海南垦区有橡胶林面积25.5万公顷,再加上琼北地区地势平坦。  相似文献   
40.
以3个超级杂交稻组合P88S/0293、Ⅱ优明86、两优培九并结合三系杂交稻汕优63、常规稻湘州8号为对照材料,在抽穗期通过对各材料剑叶维管组织石蜡切片显微结构比较分析,发现超级杂交稻组合中负责光合同化产物运输的维管束数量多,承担有机物运输的韧皮部面积在整个维管束面积中占较大比例,其有利于光合产物的有效运输;供试各超级杂交稻组合植物维管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C3植物特征,在同化物运输有关的一些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