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农业科学   10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滇东南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前后群落生态学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地法比较了滇东南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前后植被的群落学特征,从生活型谱、叶型谱、光照生态类型谱、水分生态类型谱和优势植物等群落特征看,封山育林后群落的水湿条件有所改善,群落正向地带性植被—半湿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从物种多样性来看,封山育林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和群落均匀度均有很大的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稳定性增强,且破坏后修复能力增强。结果说明封山育林措施是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很好措施之一。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5期李品荣等滇东南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前后群落生态学特征比较  相似文献   
22.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Leptopilina japonica是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 对斑翅果蝇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为更好地利用日本细毛环腹瘿蜂防控斑翅果蝇, 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行为活动和生长发育特征。采用室内接虫法研究了该蜂对斑翅果蝇2龄幼虫的寄生能力。分别运用Holling Ⅱ型圆盘方程、搜寻效应方程和Hassell-Varley模型拟合分析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结果表明: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 其拟合方程为:Na=0.70N/(1+0.03N); 寄生效能(a/Th)为15.78; 在一定空间内, 寄生蜂的寄生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大, 至寄主密度达25头/罐后寄生量趋于平稳; 寄生蜂的搜寻效应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减弱; 当斑翅果蝇的密度分别为10、20、30头/罐时寄生蜂自身密度干扰模型分别为E10=0.487 8P-0.871 3; E20=0.442 0P-0.676 8和E30=0.346 2P-0.433 7, 在同一寄主密度下,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寻找效应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弱。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对斑翅果蝇2龄幼虫具有较好的寄生效能, 但寄主密度较大会导致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效能减弱, 随着寄生蜂自身密度的增加, 其种内个体间会出现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3.
<正>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达、商贸繁荣的中心城市之一,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90亿元,所辖泰兴、靖江、兴化、姜堰四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本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15℃,土壤肥沃,四季分明,地势平坦,适宜发展蚕桑生产。但由于种种原因,泰州的蚕桑生产发展步伐较慢,生产规模总体偏小。2005年全市有投产桑园面积1 395公顷,年产  相似文献   
24.
【目的】进一步了解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组成。【方法】采用样线法于2014—2016年对本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在金佛山地区共记录鸟类227种,分属16目49科,并以雀形目为主体。繁殖鸟类(留鸟和夏候鸟)共计180种,占金佛山鸟类种数的79.29%。鸟类区系则为东洋种最多(60.79%),古北种次之(24.23%),广布种最少(14.98%)。从数量上看,留鸟是鸟类的构建主体。在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竹林﹥草丛﹥灌丛,均匀度指数灌丛﹥针叶林﹥阔叶林﹥竹林﹥草丛,优势度指数灌丛﹥阔叶林﹥竹林﹥针叶林﹥草丛。不同生境鸟类群落间聚类看,针叶林与灌丛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最接近,与其他3种生境的差异较大。全年鸟金佛山鸟类群体中包含了黑鹳(Ciconia nigra)、金雕(Aquila chrysaetos)、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rufipectus)、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等30种珍稀鸟类,占比13.22%。【结论】本研究证明金佛山地区鸟类资源丰富,为该地生态系统的了解和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26.
为探究冷破碎工艺和热破碎工艺对番茄酱贮藏期间非酶褐变的影响,将制备的番茄酱在20℃和35℃条件下进行12个月的贮藏。通过对番茄酱的褐变指数、还原糖、番茄红素、5-HMF、VC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pH变化的测定以及相关性分析得出美拉德反应与VC氧化分解反应是导致番茄酱在贮藏期间发生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番茄红素不是引起番茄酱色泽变化的主要原因,美拉德反应的主要产物是5-HMF。经过液相色谱分析,番茄酱中糖类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冷破、热破番茄酱中的三种糖类含量有差异。通过模拟体系,进一步确定了美拉德反应是导致番茄酱在贮藏期间发生非酶褐变的根本原因,且糖是5-HMF生成的必要条件,5-HMF的产生主要由果糖决定,VC氧化分解反应对5-HMF的生成贡献微弱。因冷破碎工艺温度较低,产品果糖含量较多,更容易褐变,所以冷破番茄酱的贮藏环境应尽可能的保证低温。  相似文献   
27.
河套平原典型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河套平原地区土壤养分状况,探究县域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与分布特征,以杭锦后旗县域耕地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状况,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依次为13.90 g/kg、0.93 g/kg、16.25 mg/kg和170.79 mg/kg,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处于缺乏状态,速效磷含量中等,而速效钾的含量较为丰富。从空间变异及相关性看,各土壤养分的变异程度都为中等变异,有机质和速效钾为中等相关性,全氮和有效磷均为弱相关性。从空间分布格局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分布规律相近,呈现西北部高、东南部和东北部低的特点;土壤速效钾整体分布较为均衡;速效磷空间差异明显,呈东高西低格局。针对该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规律,在进行养分管理过程中,应以控氮、稳磷、稳钾、全区规划与重点应对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施肥策略。对县域尺度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明晰了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河套平原耕地土壤养分管理、地力培育以及合理施肥运筹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铅对不同品种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受Pb2 胁迫的不同品种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Pb2 的影响,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系活力下降。随着Pb2 胁迫浓度的提高,“中单9409”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升高,“农大108”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增强,而“唐抗5”的SOD活性始终维持在一定水平。各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说明不同玉米幼苗通过不同抗氧化酶活性的维持或提高来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9.
木瓜蛋白酶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木瓜蛋白酶(Papain),又称木瓜酶,来源于番木瓜(CaricapapayaL)末成熟的果实。国际上作工业用途的木瓜酶都指末纯化品,是成分复杂的多酶体系,蛋白电泳带大多在5条以上;其中含木瓜蛋白酶,木瓜凝乳蛋白酶A和B(ChymopapainAandB),木瓜肽酶A(PapayapeptidaseA)。它既有很强的蛋白水解催化活性又含凝乳和溶菌活性,还具脂解能力及蛋白合成功能,主要是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分解小肽。它的切割分解点很多,大致优先分解精氨酶,苯丙氨酸的肽键。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它的蛋白分…  相似文献   
30.
用AFLP、REP-PCR、23SrDNAPCR-RFLP等方法对分离自四川的23株葛藤属的根瘤菌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葛藤根瘤菌遗传特性存在明显差异。AFLP分析结果显示,23个菌株分为7个AFLP遗传群;在BOXAIR-PCR分析中,23株根瘤菌则被分为5个遗传群;对23SrDNAPCR-RFLP分析表明,葛藤根瘤菌分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2个属,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划分为5个遗传群。分离自四川省的葛藤根瘤菌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