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农业科学   346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挂膜法在曝气式生物滤池中比较分析不同用量的呼吸环和陶瓷环处理养殖废水时NH_4~+-N,NO_2~--N的质量浓度变化,并构建浓度变化模型公式。结果表明,不同生物滤料、不同用量的NH_4~+-N质量浓度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NO_2~--N质量浓度先上升至峰值然后下降。14%红色呼吸环、10%红色呼吸环NH_4~+-N和NO_2~--N处理效果最优,处理的第21~23天NH_4~+-N达最低值(0.056±0.014)mg·L~(-1),去除率为97.37%;处理的第10天NO_2~--N达到峰值(1.722±0.014)mg·L~(-1),第24~26天达最低值(0.024±0.009)mg·L~(-1)。不同比例不同生物滤料NH_4~+-N去除效果满足模型公式y=a/(1+be~(cx))+d,NO_2~--N去除效果满足模型公式y=x~ae~((b/x+cx))+d。  相似文献   
62.
【目的】提高华北地区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兼顾产量与品质。【方法】于2018年4―9月,在河北涿州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场,以紫花苜蓿品种WL363HQ为试验材料,开展紫花苜蓿田间灌溉试验。试验设置3个灌水处理:W1处理,灌水下限45%FC(田间持水率),灌水上限90%FC;W2处理,灌水下限60%FC,灌水上限90%FC;W3处理,根据当地生产经验定额灌溉为39 mm,研究了不同灌水下限对紫花苜蓿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建植第5年的紫花苜蓿,全生长季需水量511.9 mm。苜蓿细根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0~20 cm土层根系密度最高。灌水对第1、第2茬及全年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第3茬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第1、第2、第3茬内采用W1处理苜蓿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不同灌水处理对苜蓿粗蛋白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减少灌水量能增加苜蓿相对饲喂价值。【结论】建议华北地区紫花苜蓿第1、第2、第3茬采用45%FC灌水下限,第4茬采用60%FC灌水下限。  相似文献   
63.
通过设置黑豆-油菜、大豆-油菜的轮作模式在湖南醴陵进行大田试验,结果发现黑豆表现出较强的镉富集能力,其根、茎、叶及果壳中镉含量分别为2.14、2.63、4.10及1.34 mg/kg,富集系数均在1以上。油菜各个部位镉含量较高的分别为叶与茎,达到了7.13和4.73 mg/kg。黑豆各部位镉转运系数均高于大豆,各油料作物提取的重金属主要集中在茎与叶。大豆叶的镉富集系数为2.06,茎的镉富集系数为0.86,明显低于黑豆同部位的富集能力。每公顷土地经过一轮黑豆-油菜、大豆-油菜轮作分别能够从土壤中提取73.52 g和51.68 g的镉,对土壤重金属镉的修复效率约为3%。  相似文献   
64.
控释氮肥一次施用对小麦群体调控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在田间进行了两年定位试验,与普通氮素一次施用和优化施肥进行对比,研究了生物可降解型控释氮肥在氮素释放特征、小麦群体调控、养分积累与利用、土壤氮素残留与排放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氮肥一次施用[OPT(N)]以及优化施肥(OPT)相比,控释氮肥(CRF)一次施用可有效调控小麦春季分蘖群体,使分蘖成穗率分别提高7.6%和1.5%,分别增加实收产量18.7%和-0.3%;控释氮肥的氮素释放特点与小麦植株氮吸收规律相吻合,氮素积累量相比OPT(N)提高了24.5kg·hm~(-2),且提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比例,氮肥利用率比OPT(N)处理高11.7个百分点;施用控释氮肥降低了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以及生长季N_2O排放(比OPT减少22.7%),减少了氮向土壤深层淋溶和向大气排放的环境风险;相比农民习惯施肥,在减氮87kg·hm-2的水平下,80%CRF处理亦可实现增收减排的目标。在现代农业轻简化生产趋势下,冬小麦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技术有望以节本稳产增效的优势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正> 双薯栽培,即利用马铃薯植株较小、生育期短,喜冷凉气候的特点,于立春前后在准备栽扦春山芋的垄背上,排马铃薯种,在马铃薯收获前30~40天再栽春山芋。这种栽培方法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6.
以铁观音茶树叶片为材料,利用逆转录PCR及RACE法,克隆了茶树几丁质酶基因CsChi(GenBank登录号为KR078345).CsChi基因的cDNA全长为1 192 bp,包含97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2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sChi蛋白的分子量为34.33 ku;理论等电点pI为8.44;原子组成为C1519H2285N413O464S18,总原子数为4 699;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有6个蛋白的跨膜区域,属于跨膜蛋白;存在于细胞外;没有卷曲螺旋结构存在;CsChi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糖苷水解酶19家族,含有保守的ChtBD1结构域,与溶菌酶的保守结构域类似,可能兼具几丁质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q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茶树的CsChi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推测CsChi基因在茶树干旱等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包头市南郊污水灌溉区稀土镧(La)分布特征。[方法]按照线型、剖面型和"梅花型"取样,测定不同研究点、区水系沉积物和土壤La含量,分析La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研究区主污水渠滨岸漫水地、四道沙河河底沉积物、工厂污水渠底部水系沉积物及其剖面样、农田土壤La元素含量分别为2 924、427.60、309.30、113.26、44.94 mg/kg,其中土壤La含量是河套地区La元素背景值1.50倍。[结论]人类活动导致污灌区外源La在土壤、水系沉积物中的超量积累。  相似文献   
68.
以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法对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与游客游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旅游基础设施、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产品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子;游客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总体满意度评价不高;游客满意度5个评价因子皆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重游意向 和推荐意向。基于此,旅游目的地应该针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发挥优势,弥补短板,以提升游客游览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9.
为揭示玉米受到UV-B辐射后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辐射响应的情况,以玉米杂交种垦玉7号为材料,分析了短暂UV-B辐射后玉米叶片和根系中POD、SOD和MDA等保护性酶活性。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酶在叶片和根系中随处理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除根系POD活性显著降低外,辐射诱导的根系和叶片保护性酶变化幅度均差异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根系中3个保护性酶变化幅度最大时间点均比叶片早,提前12~36h。由此可见,UV-B辐射对玉米幼苗的叶片和根系中POD、SOD和MDA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地下部根系保护性酶对短暂UV-B辐射更敏感,尤其是POD酶。  相似文献   
70.
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及氮磷钾锌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锌对不同基因型五米产量及氮磷钾锌吸收与分配的影响。[方法]以四单19和牡丹9 2种不同基因型玉米为材料,以EDTA-Zn为锌肥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及氮磷钾锌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适量供锌可以提高玉米的穗粒数;在低锌处理下(Zn0、Zn1)各器官锌含量相差较小,随着施锌水平的提高,锌在叶片、茎秆、叶鞘中含量迅速增加,而在子粒和苞叶中增加幅度较小;玉米吸收的多余的锌主要集中在下部器官,以减轻过量的锌对植株造成的伤害。不同的供锌水平对低锌不敏感品种牡丹9氮、磷、钾的吸收与转运影响较小;相对而言,低锌敏感品种四单19氮、磷、钾的吸收与转运更易受到外界供锌量的影响。[结论]适量供锌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对氮、钾的利用率降,低磷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