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车厢可旋转式多角度自卸车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可多角度倾卸货物的自卸车车厢旋转机构,以满足道路狭窄及卸货方向多变的要求。经过稳定性分析和强度校核,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2.
遥感监测旱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干旱是威胁我国及世界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之一,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监测旱情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近些年来遥感监测旱情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国内外常用的模型,着重从热惯量法,冠层温度法,植被指数法以及微波遥感等几方面做出评述,并对遥感监测旱情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3.
通过初步建立刺榆的组培快繁体系,发现6-苄氨基嘌呤(6-BA)、吲哚丁酸(IBA)、硝酸铵3种物质对提高刺榆的平均出芽数均有促进作用,IBA可促进刺榆外植体分化,硝酸铵可提高芽的平均高度,并促使组培苗生长旺盛.刺榆外植体最佳启动培养基为DKW培养基+6-BA0.2mg/L+IBA0.05mg/L+蔗糖20g/L+琼脂6.0g/L,可有效提高平均出芽数.  相似文献   
44.
针对水稻闭锁式立体育秧室内环境参数无法在线获取和难以调控等问题,研制闭锁式立体水稻育秧室环境控制与监测系统。该系统可视化监测与调控秧苗生长环境,确定秧苗生长最佳环境,实现监测调控自动化,使秧苗保持最佳生长状态;将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结合DS18B20温度传感器、DHT11温湿度传感器及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数据,运用STC12C5A60S2单片机自带AD数模转换土壤水分信息,实现秧苗生长环境可视化。后期育秧试验表明,秧苗综合质量优于大棚育秧秧苗。研究结果为后续完善秧苗生长技术提供有效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45.
近日遇见村里的杨大叔,只见他一脸的愁容。一打听,原来他2010年种植的2公顷水稻严重减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原因是这样的:往年,杨大叔早稻采取地膜、软盘育秧,晚稻按照传统方式用的水扯秧,加上用的是良种,产量年年稳中有升。2010年,他见村里的一些人用“懒办法”——撒播法种田,他也开始效仿。不料,由于连续低温阴雨,造成烂...  相似文献   
46.
引入微孔增氧设施,采用池塘高密度主养黄颡鱼,搭养鲢、鳙的养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水花到商品鱼成活率60%~70%,放养全雄水花的池塘黄颡鱼平均规格75g/尾以上,放养雌雄混合的池塘平均规格50g/尾以上,667m2起捕黄颡鱼1000kg左右。搭养的鲢、鳙平均规格500g/尾左右,667m2起捕鲢、鳙150kg左右。  相似文献   
47.
2008年4月7~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马召开第三届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以下简称"植检委")会议.经农业部批准,农业部、外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林业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以及中国常驻FAO代表处有关人员共10人代表中国出席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48.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4月份发布的预测报告,2008年世界谷物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1.64亿t,其中小麦增产尤其明显.在全球谷物收成看好的情况下,当前粮食供给紧张的形势有望逐渐得到缓解.然而,世界谷物利用仍呈增长趋势,其中工业利用量增幅最为突出,因此导致2008年世界谷物库存继续减少,可能降至25年来的最低点.由于欧洲地区缺乏饲料小麦,2007/08年度世界粗粮贸易剧增,而稻米和小麦贸易由于出口国采取了限制措施而明显减少.正是由于国际市场供给不足,2008年一季度国际谷物价格持续攀升,期货市场也一路看涨.  相似文献   
49.
岩棉短程栽培模式中营养液对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实现设施番茄短程栽培过程中营养液的高效供给及标准化管理,寻求短程栽培模式中最优的营养液供给方式,在兼光型植物工厂条件下,研究了营养液电导率值(electric conductivity,EC值)、灌溉频率对番茄植株形态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岩棉为栽培基质,3水平EC值为2、4和6 dS/m,3水平灌溉频率为1、3和5次/d,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进行9组处理.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获取最佳的营养液EC值和灌溉频率,并对植株形态和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液EC值和灌溉频率影响植株的株高、茎粗、叶数、叶面积、叶形指数和根面比,同时也影响果实的平均质量、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和果形指数.其中EC值对平均果实质量影响显著(P<0.05),灌溉频率对叶面积和平均果实质量影响极显著(P<0.01);试验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茎粗和果形指数影响极显著(P<0.01),对SSC影响显著(P<0.05).EC值为4 dS/m,灌溉频率为5次/d的营养液灌溉方式能兼顾植株发育和果实品质良好,该灌溉方式下SSC与平均果实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该研究可为设施短程栽培番茄优质高产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0.
为实现设施番茄短程栽培模式标准化,在兼光型植物工厂条件下,研究栽培方法和摘心位置对短程栽培番茄植株形态和果实品质影响。试验采用3种栽培方法为岩棉培(R)、椰糠培(C)和水培(H),2种摘心位置为2穗摘心(D)和3穗摘心(T),全因子试验设计,6组处理,统计分析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并获取最优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法对茎粗、叶面积、产量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影响极显著(P0.01);摘心位置对叶数、叶面积、坐果数和单株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茎粗影响显著(P0.05),对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两因素交互作用对株高影响极显著(P0.01)。椰糠培3穗摘心处理组综合评分表现最佳,该栽培模式下植株生长健壮,果实产量和品质优良。研究可为设施番茄短程栽培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