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2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常规方法对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肌肉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肌肉中水分的质量分数为71.9%,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9.8%、7.1%和1.2%;16种氨基酸总量为19.43%,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26%,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超过FAO标准,接近或超过鸡蛋蛋白标准;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9%,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5.4%,DHA和EPA含量为4.9%,与海水鱼类较接近,远高于一般淡水鱼类。由于其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几乎为一般鱼类粗脂肪含量的两倍,所以其鲜肉中DHA和EPA的含量亦高于一般海水鱼类。与体内的脂肪块相比,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但DHA和EPA含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52.
陇东黄土高原土壤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郭海英  赵建萍  韩涛  万信  黄斌 《土壤通报》2007,38(5):873-877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残塬"董志塬"麦田不同时期土壤各层次水分含量的分析,揭示了陇东黄土高原塬区土壤干旱特征,逐月分析了干旱的季节分布以及不同季节水分在土壤各层次的分布特征。分析认为2m土层干旱概率明显高于0.5m土层,但0.5m土层重旱出现概率明显偏高,各层次干旱出现频率均未超过45%。干旱的季节分布特征表现为:3月~6月土壤水分持续减少,干旱持续发展,6月上中旬是陇东麦田最干旱的时期。小麦收获后,7月分土壤水分开始回升,7月~9月为土壤水分恢复平衡阶段,10月为土壤水分恢复平衡后相对稳定阶段。收墒期降水可以使2m土层土壤水分基本恢复到适宜状态,土壤储水主要分布在2m土层,即2m为土壤水库下限深度。8月开始,麦田中下层土壤水分运动方向发生逆转,由前期的向上运动转变为向下运动。麦田涝渍现象出现在秋季,主要出现在土壤中下层。早春和晚秋麦田重旱发生概率较低,秋季是陇东麦田土壤水分含量最高的时期,晚秋2m土层平均含水量超过早春,土壤水分于秋季恢复平衡,晚秋-早春,即越冬期降水量小于土壤蒸散量,土壤水分有一定损耗。  相似文献   
53.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猪咳嗽声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生猪养殖产生呼吸道疾病的初期,通过监测猪咳嗽声进行疾病预警,提出了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对猪咳嗽声进行识别的方法。以长白猪咳嗽、打喷嚏、吃食、尖叫、哼哼、甩耳朵等声音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多窗谱的心理声学语音增强算法和单参数双门限端点检测对猪声音进行预处理,实现猪声音信号的去噪和有效信号检测。基于时间规整算法提取300维短时能量和720维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组合成1020维特征参数,将该组合特征参数作为DBN学习和识别数据集,选定3隐层神经元个数分别为42、17和7,构建网络结构为1020-42-17-7-2的5层深度信念网络猪咳嗽声识别模型。通过5折交叉实验验证,基于DBN的猪咳嗽声识别率和总识别率均达到90%以上,误识别率不超过8.07%,最优组猪咳嗽声识别率达到94.12%,误识别率为7.45%,总识别率达到93.21%。进一步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1020维特征参数98.01%主成分得到479维特征参数,通过5折交叉实验验证,猪咳嗽声识别率和总识别率相对降维前均有所提高,误识别率有所降低,最优组猪咳嗽声识别率达到95.80%,误识别率为6.83%,总识别率达到94.29%,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4.
为了提高外来入侵物种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在分析外来入侵物种数据特点和数据采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PDA的外来人侵物种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以C#编程语言为开发工具,以SQL CE数据库为数据存储方式,结合GPS,WCF和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外来入侵物种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上传等功能,提高了外来先入侵物种数据采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土壤养分含量的整体状况对供给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对农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估算是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评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区域有机质和土壤养分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相比传统方法耗时、耗力及测量复杂等缺点,该文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大面积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精准估算方法,对促进玉米作物的精准施肥和黑土地肥力保护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方法】 文章以东北黑土区的吉林省农安县玉米农田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实测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反演模型,最终获取土壤有效磷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实现了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大面积、快速、精准估算。【结果】 Coastal aerosol波段(海岸/气溶胶波段)、可见光波段及红边波段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较强,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649、均方根误差为2.44 mg/kg。【结论】 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估算所得土壤有效磷含量空间分布情况与其空间插值结果相一致,从空间分布情况上看,农安县西北部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东北部的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中部与南部地区;模型估算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值为18.08 mg/kg,空间插值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值为17.63 mg/kg。由此可见,该研究所建立的土壤有效磷估算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56.
57.
58.
矮生一品红组培苗的生根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组织培养诱导生根和瓶外扦插生根的方法 ,对矮生一品红无根试管苗进行了生根诱导试验 ,结果表明 :一品红无根试管苗在低无机盐、低糖的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明显优于高无机盐、高糖的培养基。而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则会抑制不定根的形成。植物生长物质吲哚丁酸 (IBA)及萘乙酸 (NAA)均明显促进无根试管苗的生根且使生根时间提早。组培生根培养基添加 0 .2mg/L(毫克 /升 )的IBA ,并与 0 .0 5mg/L(毫克 /升 )的NAA配合使用 ,生根率可达 10 0 % ,且发根质量好。在适宜的移栽条件下 ,用 10 0mg/L(毫克 /升 )的IBA或NAA处理无根试管苗基部后进行瓶外扦插 ,组培苗的生根率可达到 85 %以上 ,ABT生根粉的效果次之 ,处理后生根率在 75 %左右。  相似文献   
59.
正目前,栽培平菇设施多为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具有一定控温、保湿、通风换气的场所,但同一场地连年栽培平菇,病害发生严重。为解决平菇连作障碍问题,河南新乡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根据平菇栽培设施的特点,以"治病重在防病"为原则,以优化影响平菇高产及病害的栽培环节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多年的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玉米芯发酵料袋栽平菇连作病害防控及高产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净化平菇连作栽培场地  相似文献   
60.
大孤山水电站是黑河流域规划的第4座梯级电站,坝址区河床砂砾石层中存在砂层,地基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场地液化等级的判定是建筑抗震设防中的重要工作。《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S0011-2001)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际出发,对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