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宁夏引黄灌溉地区,无霜期在150天左右,全年有200天露地不能生产蔬菜,主要靠发展温室蔬菜满足市民需求。宁夏秋冬温室蔬菜中番茄种植面积约占50%以上,近10年以上海903、上海906、佳粉15、中杂12号为主栽品种。为了适应当前温室蔬菜工厂化生产的需要,2002年引进国内外番茄品种在温室种植,初选出一些优良品种,2003年秋季在温室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出一些优质、高产、耐贮运,适合长季节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2.
针对某大型养殖工船所装备的养殖水泵采用恒速运行控制策略会造成大量电能浪费和养殖成本增加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鲸鱼算法优化的养殖水泵模糊PID控制器。通过鲸鱼算法对模糊PID控制器中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进行优化,使得控制器能够针对换水、投饲、清洗、水面泡沫排出的复杂多变工况,对养殖水泵的转速进行动态调节,从而实现海水流量的调节。仿真结果显示,与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相比,超调量和稳态误差更小。调节时间相较PID控制器缩短了73.14%,相较模糊PID控制器缩短了84.49%,能够更好地满足养殖水泵的控制要求,又能够实现节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3.
非生物胁迫是造成全球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植物逆境相关蛋白的功能及应答机制,对于提高作物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三角状五肽重复(PPR)蛋白属于高等植物中最大的核编码蛋白家族,因其包含高度特异性的PPR基序而得名。依据基序类型及其排列,PPR蛋白可分为P和PLS两类,PLS类蛋白又可以根据其羧基末端的结构域进一步分为PLS、E、E+、DYW等亚类。PPR蛋白广泛分布于陆生植物中,主要定位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亦有少数定位于细胞核中。作为序列特异性RNA结合蛋白,PPR蛋白参与植物RNA加工的多个方面,包括RNA编辑、RNA剪接、RNA稳定和RNA翻译。PPR蛋白在植物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挥多种重要作用,但对其在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文在总结已有报道的非生物胁迫相关PPR蛋白定位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PPR蛋白参与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的作用机制(包括转录后调控和逆行信号),并对其进行讨论。转录后调控与PPR蛋白参与RNA转录后的修饰作用有关,其一般被认为通过结合RNA并调节细胞器RNA代谢来调控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抗逆性。逆行信号方面,PPR蛋白的损伤导致线粒体或叶...  相似文献   
124.
泰安黄芽白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关于其营养成分的具体参数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以泰安黄芽白菜和常规白菜品种‘北京新3号’(对照)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泰安黄芽白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5.36%、48.68%、44.44%和25.36%,干物质积累量和纤维素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5.
为探究酚类物质含量在秋福红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秋福红树莓不同成熟度(青果、黄果、红果、深红果)果实中鞣花酸、水杨酸、阿魏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咖啡酸、总黄酮含量,并对以上8种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从青果时期发育到深红果时期的过程中,秋福红树莓果实的鞣花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趋势均为一直下降,水杨酸含量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其中,鞣花酸、阿魏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咖啡酸和总黄酮含量在青果时期最大,依次为49.88、0.53、3.74、4.91、0.017、0.53、13.66 mg/g,水杨酸含量在红果时期最大,为0.27 mg/g。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鞣花酸和芦丁含量之间,总黄酮和表儿茶素、芦丁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鞣花酸和表儿茶素、咖啡酸、总黄酮含量之间,儿茶素和阿魏酸、表儿茶素、总黄酮含量之间,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水杨酸和阿魏酸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以秋福红树莓果实为材料,为获得高含量的鞣花酸、阿魏酸、儿茶素、...  相似文献   
126.
以宁夏贺兰县地方草石蚕(Stachys sieboldii)品种为试材,探讨应用第三代测序技术获得草石蚕全长转录本信息,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获得3个不同发育阶段草石蚕叶片和块茎的转录组信息,对测序结果进行转录组水平分析,筛选特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开展草石蚕基因表达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代测序后Polymerase read的数据量为50.82 G,FLNC序列的reads数为525 593个转录本;在KEGG等7大数据库的基因功能注释中均注释成功的转录本数目为6 857个,至少有1个数据库注释成功的转录本数目为14 078个;与NR数据库比对注释后,草石蚕与同为唇形目的芝麻(Sesamum indicum)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相似基因个数为9 149个;与GO数据库比对注释后,生物学过程、细胞成分与分子功能中注释到基因个数最多的分别是新陈代谢过程5 093个、细胞2 004个、键联结合6 645个;与KEGG数据库比对注释后,在细胞转化、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新陈代谢和有机系统功能中注释到基因数最多的分别是运输和分解代谢409个、信号传导729个、转化...  相似文献   
127.
为分析不同产地香椿品种在宁夏地区种植的生态适应性,本文以6个产地香椿品种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椿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营养品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42%~40.46%,叶绿素SPAD、胞间CO2浓度变异系数较小,产量变异系数较大,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地径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芽长与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11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73%~47.53%,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最小,钙含量变异系数最大,维生素E含量与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6.72%,并以前2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了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最高的2个品种为陕西安康红香椿和陕西渭南红香椿,适宜在宁夏地区及相似温室栽培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8.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SADS)是由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引起的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体质量骤降,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类急性传染病。为制备SADS-CoV刺突蛋白(S1)的多克隆抗体,通过PCR扩增得到SADS-CoV S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出重组质粒pGEX-6p-1-S1。测序结果正确后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经GST标签凝胶纯化。纯化的S1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后经3次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后收集血清,通过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的S1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制备的鼠抗S1蛋白多克隆抗体也具备良好的反应活性和特异性,为后续SADS-CoV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及S1蛋白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9.
为研究西瓜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对8份西瓜亲本采用NC-Ⅱ设计配制16个杂交组合,对杂交组合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坐果节位和单果重显著正相关,中心可溶固形物含量和边部可溶固形物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主蔓长度、坐果节位、单果重、果皮厚度、中心可溶固形物含量、边部可溶固形物含量和果形指数7个数量性状可以综合成为3个主成分,且3个主成分构成的信息量可以解释总信息量的87.3132%。8个亲本间遗传距离介于0.3315~1.5121之间,A02×B04组合的单果重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最为突出,分别达到42.47%和37.38%。  相似文献   
130.
利用2013—2021年英山国家气象站的气象数据,以英山茶叶为研究对象,选取长冲茶厂为观测区域,重点分析英山茗茶不同轮次茶生育期及产量因素指标变化特征,运用相关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探讨不同生育期气象要素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轮次茶的生育期持续时间为首轮茶>三轮茶>二轮茶。芽密度、平均百芽重和理论鲜叶产量均是三轮茶>二轮茶>首轮茶,实际鲜叶产量则是二轮茶>三轮茶>首轮茶。英山不同轮次茶关键生育期的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均为三轮茶>二轮茶>首轮茶,降水量为三轮茶>首轮茶>二轮茶,日照时数为二轮茶>首轮茶>三轮茶,雾日日数达到50%,满足茶树生长的适生条件。首轮茶的降水量、相对湿度、气温、日照时数随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二轮茶的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随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而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三轮茶的降水量和气温随年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而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气温是影响茶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首要气象因子,其次是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而日照则起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