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8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牛心朴子毒素作为无公害植物性农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表明,牛心朴子毒素对蚜虫没有内吸毒杀作用,但有很好的喷施毒杀效果。在小区试验中,对甘蓝蚜虫喷施沈度为0.8%,1.6%毒素乳油,1d后,其毒杀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14%,89.39%;3d后,其毒杀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35%,92.17%;5d后,其毒杀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24%,96.24%,与敌杀死的毒杀效果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2.
白灵菇液体培养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用摇瓶发酵研究了白灵菇液体培养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葡萄糖浓度和C/N分别为4.0%、20:1。最适培养条件是接种量10%,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3.
阿魏侧耳菌丝生长对碳、氮营养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魏侧耳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为了确立阿魏侧耳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对阿魏侧耳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氮源营养及碳氮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阿魏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是40:1。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35个黑灰色平菇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东省大规模栽培的35个平菇商业菌株运用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5个菌株有30个酶谱类型,不同菌株有各自特有的酯酶同工酶酶谱。聚类分析表明,供试菌株在70%相似水平上分为4大类:第一类包括以黑丰268为代表的8个菌株;第二类包括以2002-4为代表的4个菌株;第三类包括以超级99为代表的7个菌株;第四类包括以庆丰518为代表的16个菌株,多为杂交菌株。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达V901草菇菌丝在不同营养条件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碳源有葡萄糖、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但对草菇菌丝生长最有利的碳源是可溶性淀粉;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碳氮比是10∶1;最佳可溶性淀粉浓度是5.0%;钾对草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草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5。  相似文献   
16.
香菇鲁香L01、鲁香L02新品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菇鲁香L01、鲁香L02进行了新品种栽培试验,考察其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多重比较,研究了栽培试验分析方法.结果表明:xg0802产量最高,原基期比对照早2 d.xg0803子实体大,制干率比对照高1.79%,原基期比对照晚5 d.xg0802平均产量为13.2934 kg,品种与地区效应为1.3317,方差0.914,丰产性、稳产性综合评价很好.xg0803丰产性、稳定性综合评价相对较差,对照居中,综合评价一般.  相似文献   
17.
研究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百菌清这两种农药在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的降解残留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百菌清在双孢蘑菇中残留半衰期为2.31~2.76天,3~6天后百菌清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值,但经8天后仍未达到EU(欧盟,下同)规定的限量值;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半衰期为3.08~3.25天,4~5天后残留量均低于EU规定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碳、氮营养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杏鲍菇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 ,为了确立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我们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碳、氮素营养需求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 ,最佳氮源是蛋白胨 ,最佳碳氮比是 6 0∶1。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灵芝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用3种培养基进行组织分离。结果表明:菌盖内菌肉为最佳分离部位,分离成活率最高达100%,麸皮浸汁培养基为最佳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以牛心朴子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茎段丛生芽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0.20mg/L NAA 0.01mg/L,诱导出的丛生芽粗壮嫩绿,月增殖3倍左右;生根培养基以1/2MS+MS铁盐+IBA0.10mg/L和1/2MS MS铁盐+IBA0.40mg/L效果最好,生根率达60%以上;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2,4-D0.50mg/L NAA 0.01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