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脂肪酸甲基酯制备及其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溶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同定化酶催化大豆油合成脂肪酸甲基酯,与市售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基酯含量进行了对比,建立了脂肪酸甲基酯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脂肪酸甲基酯溶解多环芳烃的性能.结果表明:脂肪酸甲基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20%的固定化酶,醇油摩尔比3:1,分3次加入,摇床转速160r·min-1,反应体系温度38℃,反应时间48h;在上述条件下,甲酯转化率大于95%.制得的脂肪酸甲基酯总量与市售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基酯含量相当.脂肪酸甲基酯对典型多环芳烃的溶解阈值大于250mg·L-1,可直接溶解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上述结果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采用不同场强磁场处理草甸土,研究磁处理对油菜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处理草甸土种植油菜,苗期的鲜重、干重以100 mT场强处理效果较好,成熟期以400 mT场强处理效果较好.油菜苗期植株磷素吸收以低场强处理效果较好,成熟期以高场强处理效果较好.磁处理引起磷素有效性的提高是油菜植株磷素含量增加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3.
94.
水肥耦合效应对辣椒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灌水定额、氮肥和磷肥对保护地辣椒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辣椒生育性状和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灌水,其次是施磷和施氮,灌水和施磷的交互作用对茎粗和分枝数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辣椒生育性状和产量较佳的水肥管理措施为:灌水定额170.0 m3/(hm2·次),施纯氮225.0~273.9 kg/hm2,施纯磷90.0~180.0 kg/hm2.  相似文献   
95.
磁场处理对土壤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磁处理对黑土、白浆土及棕壤的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可提高这两种酶的活性,但适宜的磁场强度随土壤类型、土壤湿度(风干土及20%含水量的湿土)及处理时间的不同而差别较大。磁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大于淀粉酶,但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有较好的规律性。蔗糖酶磁处理效果是风干土样>20%湿度土样,淀粉酶磁处理效果则是20%湿度土样>风干土。  相似文献   
96.
在研究棕壤Zn2+吸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草炭、猪粪和蚯蚓粪3种有机物料的不同分解产物对棕壤Zn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可用于描述棕壤对Zn2+的吸附特征。随温度升高棕壤对Zn2+的吸附量降低,热力学参数分析棕壤对Zn2+吸附的结果为△G0、△H0和△S0的熵减自发反应过程。3种有机物料对Zn2+平衡吸附量影响顺序均大致为非水溶性分解产物有机物料水溶性分解产物;草炭猪粪蚯蚓粪CK。  相似文献   
97.
长期秸秆还田对白浆土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浆土秸秆还田(20、24、32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秸秆还田后耕层(0~20 cm)与20~40 cm白浆土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2.46~3.91、10.75~15.79g/kg。随还田年限增加,耕层与20~40 cm土壤水溶性物质在还田24年达最高值,分别为0.67、0.58 g/kg;而水浮性物质显著增加且在还田24~32年趋于稳定值。耕层土壤腐殖酸与胡敏酸含碳量均呈增加趋势,还田24年时最高,分别为10.04、5.51 g/kg;在20~40 cm土层则先增后减。耕层土壤富里酸含碳量先减后增,20~40 cm土壤富里酸含碳量则显著增加。耕层胡敏素含碳量呈减少趋势,而20~40 cm土壤则呈增加趋势。秸秆还田后白浆土胡富比发生较大变化,耕层土壤胡富比在还田24年时达到峰值1.22;而20~40 cm土层胡富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8.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提取剂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亮亮  张大庚  李天来  依艳丽  臧健  胡睿 《土壤》2008,40(5):819-823
利用5种不同的土壤重金属浸提剂,研究了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与玉米重金属含量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的浸提剂。结果表明:0.1mol/L HCl,0.05mol/L EDTA-2Na,0.1mol/L CaCl2,0.1mol/L HAc-NaAc,0.05mol/L DTPA提取的化学有效态重金属与玉米根、茎、叶中重金属Cu、Zn、Cd、Pb大部分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但各化学提取剂提取的有效态Zn、Cu与玉米籽粒Zn、Cu的相关性较差。利用柠檬酸-酒石酸为提取剂提取的重金属含量与玉米籽粒中重金属的含量有着相对较好的相关性,是一种预估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99.
水肥耦合效应对辣椒产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灌水定额、氮肥和磷肥对辣椒产量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水、氮、磷三个因素对辣椒产量的影响大小基本相近。灌水量和氮肥、氮肥和磷肥对辣椒产量的耦合作用为负效应,灌水量和磷肥对产量的耦合作用为正效应;筛选出了辣椒稳产、高产的水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0.
棕壤微生物和几种酶活性的磁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磁场强度处理棕壤后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对微生物数量有影响,但因磁场强度和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异。100、500mT场强对细菌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对放线菌、真菌表现为激活作用;300mT场强对各类群土壤微生物均表现为正效应。经磁场处理后的棕壤,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三种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磁致效应也发生动态变化。在磁场处理后的1~7d,其细菌、放线菌、真菌的磁致效应均显著,并出现最大值,而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小,直至培养结束,磁场对其已无显著影响。而土壤中几种酶的磁致效应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