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以及高校较大数量的贫困生群体,教育引导、帮扶救助贫困生克服各种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管理、和谐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针对目前贫困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高校思想教育功能、健全心理教育、深化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出发,不断完善贫困生的教育救助,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聚丙烯酸盐对S Domingos金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在<聚丙烯酸盐对长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Ⅰ)>[30](以下简称研究Ⅰ)中聚丙烯酸盐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的pH,同时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的含量也比对照显著降低,从而使果园草Orchardgrass(Dactylis glomerata L.cv.Amba)的生物量得到显著增加.为更全面地说明聚丙烯酸盐在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上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聚丙烯酸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随聚丙烯酸盐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聚丙烯酸盐处理的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但随着聚丙烯酸盐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这可能是由于0.4%和0.6%的聚丙烯酸盐处理土壤pH显著提高所导致的.因此使用微生物数量评价土壤质量时,细菌比真菌表现更突出.使用聚丙烯酸盐修复的土壤脱氢酶、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均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而脲酶活性的下降则可能是由于聚丙烯酸盐带来大量的铵态氮产生的抑制作用所致.综合研究Ⅰ中的结果,聚丙烯酸盐不仅町以改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理化性状而且对于土壤微生物属性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从果园草生物量来看,0.4%聚丙烯酸盐的用量对该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磁处理对水稻幼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200mT强度磁场处理水稻种子及育苗土壤。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在磁场作用下明显促进了苗期长势,产量比对照提高1.25%,而将种子与土壤同时进行磁场处理,使磁化作用更加加强,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5%,说明生物磁化与土壤磁化具有一定的累加磁效应。  相似文献   
34.
水肥耦合对保护地辣椒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辣椒的水肥耦合效应,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灌水定额、氮肥和磷肥对保护地辣椒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灌水或施肥过多过少都引起辣椒叶片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灌水、施氮和施磷3因素中,某一因素均以其他2因素代码值为零水平时辣椒叶片光合作用速率较高。3因素对辣椒叶绿素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磷施氮灌水。施磷效应较大,施氮和灌水效应较小且大小相近。用频率分析方法得出辣椒叶片光合作用速率≥0.29mg·m-2·S-1的综合水肥管理措施为:灌水167.7~179m3·hm-2·次-1,施纯氮231~261.2kg·hm-2,施纯磷204.9~220.5kg·hm-2。灌水、施氮和施磷对辣椒产量和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效应趋势基本相同,二者有显著的正相关,辣椒良好的光合生理特性为辣椒产量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5.
对辽河三角洲湿地土壤和植被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Cd的垂直分布规律为先降低后升高,且40~60cm土层含量最高;Cr的垂直分布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40~60cm土层最低;Pb的垂直分布表现出由表层向底部逐渐降低的趋势;Zn的垂直分布与Cr相似,也表现出由表层至底部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u无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在土壤重金属水平分布上,由沿海向内陆,表层土壤重金属逐渐增加,且靠近双台子河的芦苇湿地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吸收和累积重金属的能力要高于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但芦苇对重金属的累积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芦苇叶中吸收和累积重金属的量要高于茎。  相似文献   
36.
对葫芦岛锌厂周围污染土壤上种植的玉米进行了田间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染程度不同的地区,Cd、Pb、Zn在玉米植株不同器官的浓度大小均依次为:叶>根>茎>籽粒,而Cu在玉米植株不同器官的浓度大小依次为:根>叶>茎>籽粒;Cd在玉米根、茎和叶中的富集系数最大,Cu表现居中,Pb在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富集系数均为较低,Zn在玉米籽粒中的富集系数最大;随着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玉米植株各器官的富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7.
磁处理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对磁处理施肥棕壤和保护地土壤磷释放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测定了磁处理施肥棕壤有效磷及其无机磷各组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磁场处理能够提高施肥棕壤、保护地土壤水溶性磷含量。磁处理施肥棕壤的有效磷含量高于对照,其中Ca8-P、Al-P、Ca2-P含量比未经磁处理高,而其O-P含量、无机磷总量却是磁处理的较低;磁处理的和未经磁处理的棕壤对Ca10-P含量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8.
棕壤经磁场处理后,采用稀释平板法测定土壤中的固氮菌数量,结果表明,100、300mT场强对其有一定的激发效应,处理后第3d,磁化处理5min的土壤中固氮菌数量均达最大,其中300mT场强处理的土壤中固氮菌数量较对照增长最大,为276%,100mT、500mT场强处理固氮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长了252%和57.8%。而高场强、长时间处理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500mT场强10min处理在处理后第1d固氮菌数量比对照减少了48%。上述变化随着场强和时间的改变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9.
对沈阳市东陵设施栽培土壤有机碳组成特征及其光学性质进行研究,以棚外的露地土壤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碳的增加,设施土壤非腐殖物质碳、腐殖质碳数量均明显增加,分别是露地土壤的1.61~2.45倍、1.08~2.27倍。设施土壤非腐殖质物质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较露地土壤大,其水浮物质碳所占百分比是露地土壤的1.19~1.65倍,而水溶性有机碳,设施土壤和露地土壤所占百分比均在2%左右。设施土壤胡敏酸和胡敏素所占总有机碳比例表现出随着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但胡敏酸碳增加的比例小于胡敏素碳。设施土壤可提取腐殖物质、胡敏酸的光密度曲线斜率、E4/E6值、ΔlogK值都小于露地土壤,表明设施土壤可提取腐殖物质、胡敏酸的分子复杂程度、芳香缩合度低于露地土壤。  相似文献   
40.
棕壤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棕壤地区建设高产稳产玉米田和完善土壤肥力评价体系,进行了棕壤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质较低时,翻耙、旋耕或深松等物理机械耕作虽然可以创造播种前的较低容重条件,但是随着土壤的自然沉实,土壤容重在苗期就会迅速上升。玉米播种前的土壤容重越低,在苗期升高的幅度越大,1.101、.20 g.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