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农业科学   1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玉米茎秆拉力强度相关的倒伏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郑58×PH4CV杂交种构成的6个世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在玉米灌浆期,取正常生长玉米植株以穗位处作为着力点测定与地面夹角呈60°时拉力。通过P1、P2、F1、F2、B1、B2共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以玉米茎秆拉力为性状,研究控制玉米茎秆倒伏性的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分离世代F2和B1群体茎秆拉力数值呈多峰分布,并有一个主峰表现明显,B2群体茎秆拉力数值频率主要呈多峰分布。玉米茎秆拉力强度遗传为多基因数量性状控制,多基因遗传率较高,达到96.12%,说明要选育茎秆拉力强度较高的品系,基础试材非常关键,而且要注重早代试材的筛选。  相似文献   
52.
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对弱光响应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郑单958、东单90为试材,研究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对弱光胁迫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常光照条件下郑单958光合性能优于东单90。郑单958在弱光胁迫后与其正常光照(对照)相比表观量子效率(AQY)增大,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P 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均降低,表现出对弱光的光能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对照,对强光利用效率较低。东单90在弱光胁迫后与其正常光照(对照)相比AQY降低,P max、LCP、LSP均升高,表现为对强光利用效率高,对弱光利用效率与对照基本相同。叶绿素荧光参数表明,郑单958弱光胁迫后PSⅡ光化学反应中心活性降低、高光强下光能利用效率降低主要是由于叶片光合活性下降;东单90弱光胁迫后对高光强的光利用效率升高的原因是叶片经弱光胁迫后减少了光合过程中的热耗散。  相似文献   
53.
东北地区玉米氮高效品种筛选及产量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宜农民种植的高产、养分高效玉米品种,提高东北地区的氮肥利用率,在吉林梨树、辽宁铁岭和黑龙江哈尔滨设置高氮与低氮两个氮水平,各选择20个玉米品种,通过两年定位的田间试验,对其产量及其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梨树县地区,良玉918和德美1号两年均表现为双高效品种,先玉335和迪锋128均表现为高氮高效型品种。在辽宁铁岭地区双高效品种有宏硕899、锦华299、沈玉21和迪卡159,先玉335表现为高氮高效品种。在黑龙江哈尔滨,京科728、天农9、誉成1、先玉335为双高效品种,高氮高效品种是德育919和益农玉10。与所有供试品种的平均值相比,两年3个地点平均,双高效品种在正常施氮、低氮条件下分别增产12.8%和16.2%。高氮高效型品种在正常施氮条件下的增产率为6.4%。两个氮水平下,双高效品种具有较多的穗数和穗粒数,高氮高效品种仅在高氮水平下具有较多的穗粒数,低氮高效品种仅在低氮水平下具有较高的穗粒数。  相似文献   
54.
耕作方法、密度及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倩  齐华  吴亚男  刘明  于吉琳 《作物杂志》2012,28(4):134-138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垄作方法、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法中,产量依平播垄管、垄播垄管、平播平管次序递减,与平播平管产量相比,平播垄管与垄播垄管分别增产了34.22%和32.80%;在试验设置的密度区间内,呈现种植密度愈大产量愈低的变化趋势;氮肥用量在112.5kg/hm2和225kg/hm2时,可以获得较高产量,不施氮和施氮量过大都会使产量降低。耕作方法、密度与氮肥可有效调控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耕作方法配合适宜的密度与氮肥是确保合理干物质积累量动态的前提,也是高产形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5.
玉米品种抗旱性分析及在雨养旱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8年,在京郊主要玉米产区及河北等地大面积实行玉米雨养旱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品种主要采用了京单28和京科25等.耐旱能力主要体现在抗旱萌发能力强,播期适应性好,抗(耐)旱指数高,再辅以抗旱种衣剂和保水剂,可有效提高抗(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56.
农业高效用水的核心是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详细介绍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和渠道防渗4种管道工程节水技术的优缺点,分析沟灌和畦灌、局部湿润灌溉、间歇灌溉、地膜上灌和控制性地面灌溉4种地面灌溉节水技术的原理及节水效果,并从增加土壤水分储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3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节水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7.
氮和钾施用量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烟202为试材,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氮、钾肥施用量对烟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烟草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及光饱和点(LSP)等光合特性参数均有所提高.在弱光条件下,高氮处理能有效提高烟草叶片的光合速率,低钾处理使烟草叶片更容易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不同氮、钾肥施用量条件下,烟草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限制;能提高光合速率的肥料处理均有利于提高烟草叶片的水分利用率(WUE).  相似文献   
58.
基因型和环境效应对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个基因型燕麦在沈阳、彰武、台安3个试验点和引种地坝上地区的β-葡聚糖含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因素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对燕麦β-葡聚糖含量有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基因型影响最大。环境因素与品种互作因素的相关分析,AMM I模型中的PCA1的环境指数大体上可理解为是7月的积温,且呈负相关,PCA1与各月的积温和四月的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和其他月的降水量呈正相关;同样,AMM I模型中的PCA2的环境指数大体上可理解为4月、生育期内的平均温度。PCA2与4月、生育期内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9.
水分胁迫下燕麦萌芽期抗旱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以种子萌发抗旱指数为依据进行燕麦品种萌芽期抗旱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蒙2034和9342-4-1-3抗旱性最好,蒙麦H 8814抗旱性较好,坝莜五号、冀张莜二号、Ly03-08等抗旱性较差,草莜一号抗旱性最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胚根长、胚根干重、贮藏物质运转率与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燕麦萌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60.
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以14个玉米杂交种(京科308、四单19、辽单565、吉单261、京科25、京单28、京科508、郑单958、京科516、DH3719、丹玉39、中丹808、农大108、京玉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苗期反复干旱对玉米株高、干物质积累、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的影响。分析表明,反复干旱胁迫下玉米各杂交种幼苗存活率与株高、干物质积累、POD含量呈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呈负相关,上述指标和幼苗反复干旱后存活率的相关性都达到显著水平。鉴定玉米苗期抗旱性以幼苗反复干旱后存活率为主,结合其他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