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4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522篇
农业科学   16490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564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886篇
  2013年   726篇
  2012年   849篇
  2011年   939篇
  2010年   796篇
  2009年   757篇
  2008年   771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23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21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21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52.
1990年沙县试制2.5亩,平均亩产65公斤,1991年试制100亩,平均亩产47.97公斤。两年田间实践,初步了解并掌握两系稻制种的特点,亲本WL1312,W6154s选,W6111S选的特征特性,两系稻制种花期安排,制种田栽培技术等。提出了沙县两系制种最佳抽穗扬花期为7月22日至8月5日。  相似文献   
53.
荠菜又名地米菜、地菜花 ,护生草 ,具有十分丰富的食疗价值 ,嫩叶可炒吃、汤羹和作馅等 ,食用气味清香甘甜 ,具有明目清热药理作用 ,已成为城乡居民餐桌上的时尚美味佳肴。经人工驯化栽培 ,品质更加鲜美 ,种植经济效益可观。现将生理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生理特性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 1~ 2年生草本植物 ,根为直根系白色 ,苗期塌地生长 ,叶浅绿色 ,叶被毛茸 ,羽状深裂或全裂。总状花序 ,顶生 ,花小 ,色白。短角果 ,扁平呈倒三角形 ,内含多粒种子 ,种子细小卵圆形金黄色 ,千粒重 0 0 0 9g。荠菜喜冷凉和晴朗的气候 ,生长适宜温度在 …  相似文献   
54.
当前花卉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卉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最有希望的绿色产业,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同时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与挑战,已成为每个花卉生产经营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牢固树立以质量求效益的经营观念 有关资料表明,1999年我国花卉生产面积已达到12.24万公顷,约占世界花卉生产面积的1/4,而单位面积产值每公顷仅有44万元,只有世界花卉先进国家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究其原因,一是长期以来,我们十分重视“量”的增长,注重面积的增加,不重视产品的质量,忽视了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二是我国的花卉生产者约有90%以上属个体经营者,“小而全”的落后生产观念根深蒂固,总是以“船小好调头”的心态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从而导致生产档次低、规模小、重复多、质量差,与国际上花卉生产先进国家  相似文献   
55.
胜利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年有效积温2300~2400℃,地势低平,以岗地白浆土为主,采用常规三垄栽培模式种植的大豆产量在2100kg/hm2左右。为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效益,2004年我们采用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产量3571kg/hm2,比采用大垄密增产512kg/hm2,纯增收395.30元/hm2,现  相似文献   
56.
水稻新型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11A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选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A的各个性状分析,结果显示:该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率为99.9%,左右,株高60cm左右,分蘖力强,千粒重28克左右;柱头外露率为85.1%,高于各对照不育系,其组配的杂交F1的结实率(%)和单株产量都分别比对照种汕优63高。  相似文献   
57.
失蜡法铸造技术 我国古代冶铸史上的伟大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双修 《中国蜂业》2002,53(4):31-33
铸造 (指将金属熔化浇入铸型中以形成预定物件的技术 )是机械制造的基础 ,铸造技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支柱技术之一。铸造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铸造技术有五千年历史 ,它的起源可远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通过不断积累和创新 ,在铸造技术上精益求精 ,历代铸造精品浩如烟海、美不胜收 ,为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史铸就了瑰丽的篇章。而以蜂蜡为主要模料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又是冶铸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我国古代的精…  相似文献   
58.
蛔虫病是猪常见寄生虫病,严重困扰着生猪生长,造成农户饲料转化率低,经济损失大.现将由本人选用北京、安徽农业大学共同研制驱虫新药"克虫净”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1991~ 1998年 ,笔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及抗菌素注入奶牛乳房内治疗奶牛乳房炎 80例 ,其中泌乳期患乳房炎 72例、干奶期 2例、分娩期乳房炎 6例。1 治疗方法  先将患病乳房内残留液挤净 ,再用 2 5 %酒精将乳头消毒 ,取加温 5~ 10℃生理盐水 2 0 0~ 40 0mL ,用通乳针注入乳房然后至上而下进行按摩 3~ 5min ,再挤净清洗液。重症者可增加清洗次数 1~ 2次。  用青霉素钠 80~ 12 80万单位、链霉素 10 0~ 80 0万单位、地塞米松磷酸钠 2 5~ 2 0 0mg、生理盐水 5 0~ 40 0mL混合后送入乳房内 ,剂量按炎症程度来加减用量。注入…  相似文献   
60.
奶牛乳腺炎防治的免疫学和药理学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乳腺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给世界各国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至今未能提出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本文综述了奶牛乳腺炎的致病因素、乳腺的免疫机制和乳腺炎治疗的药理学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剖析了乳腺特殊的免疫体系和乳腺炎治疗的药理学特点,分析阐明了奶牛乳腺炎免疫和治疗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