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橡胶籽油枯、锯末为堆肥基本原料,设置橡胶籽油枯单独堆肥和橡胶籽油枯+锯末(35%橡胶籽油枯+65%锯末,重量比)2个堆肥处理,研究堆肥过程中温度、GI值、水分含量、pH值和水溶性总氮、水溶性有机氮、水溶性无机氮、水溶性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结果表明,橡胶籽油枯单独堆肥的腐熟进程缓慢,在本试验结束时没有达到堆肥腐熟;橡胶籽油枯堆肥过程中添加锯末能够促进橡胶籽油枯腐熟。橡胶籽油枯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总氮、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含量都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溶性有机氮的占水溶性总氮的比例减少,水溶性无机氮占水溶性总氮的比例增加,且堆肥腐熟后,水溶性无机氮以硝态氮为主。橡胶籽油枯单独堆肥处理的水溶性总氮、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含量分别为6 819.5、4 983.0 mg·kg-1和1 836.8 mg·kg-1,水溶性的无机氮和有机氮占水溶性总氮的29.9%和70.1%,水溶性NH+4-N含量为水溶性无机氮含量的87.1%,橡胶籽油枯+锯末堆肥水溶性总氮、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含量分别为3 136.0、1 863.4 mg·kg-1和1 272.7 mg·kg-1,水溶性的无机氮和有机氮占水溶性总氮的40.5%和59.5%,且水溶性NO-3-N含量为水溶性无机氮含量的81.1%。  相似文献   
32.
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玉米大豆间作是我国多地区常见的耕作制度,研究间作后土壤团聚体的变化,旨在为以玉米大豆为主的间作体系改善土壤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设置裸地、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间作3个处理,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在0~20 cm土层,间作和单作的R_(0.25)(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MWD(平均重量直径)和GMD(几何平均直径)均显著高于裸地,其大小关系表现为单作间作裸地,间作的D(分形维数)相比裸地显著降低2.33%;在20~40 cm土层,间作比单作的R_(0.25)增加10.05%,MWD增加22.45%,GMD增加16.13%,D降低0.40%。不同种植模式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0~20 cm土层,间作2 mm和2~1 mm粒级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比单作显著提高15.15%和14.82%;在20~40 cm土层,间作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比单作显著提高31%。【结论】间作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的特征,提高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33.
农作物根系可以固结土壤,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测定农作物根系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可以从侧面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作用。本试验以玉米、马铃薯为试验作物,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农作物的根系特征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下5个处理(MP:玉米间作; PM:马铃薯间作; MM:玉米单作; PP:马铃薯单作; CK:裸地)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都以0. 5~0. 25 mm粒级为主, 0. 2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中MP处理含量最高; MP处理的团聚体破坏率最小,0~10 cm土层中,MP、PM处理较CK的团聚体破坏率减少35. 70%、25. 54%; 5个处理中,MP、PM处理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都大于其它3个处理,MP处理最大,CK最小; MP处理的分形维数最小,CK的分形维数最大。相同土层内,PM处理的玉米含根量、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根体积都高于MM处理; PM处理的马铃薯含根量、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根体积也都高于PP处理。MP、PM、PP、MM处理的根系特征与 0. 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之间都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之间都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农作物间作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土壤抗蚀性。  相似文献   
34.
秸秆生物炭与猪粪配施对山原红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生物炭添加对山原红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山原红壤(CK)为对照,选用不同比例的秸秆生物炭(0、1%和1.5%),添加到施用相同量猪粪的山原红壤中,研究山原红壤团聚体结构的改变。【结果】与CK相比,随着生物炭量的增加,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SA0.25)和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MSA0.25)分别增加了26.15%、30.45%和31.48%,10.11%、10.32%和10.59%;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则分别降低20.41%、4.08%和3.06%,但炭粪处理的MWD值和CK差异不显著;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别显著降低了18.03%、22.57%和22.55%;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D)分别降低到2.70、2.69和2.68;通过分形维数和0.25 mm团聚体含量的回归分析以及土壤有机质和WSA0.25的相关分析,分形维数和土壤有机质用于表达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是合理的。【结论】生物炭和猪粪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5.
不同微生物腐熟剂对烟末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烟末为基本原料进行堆肥试验.在添加不同微生物腐熟剂条件下采用好氧人工翻堆堆肥方式.研究了烟末高温堆肥的腐熟进程.结果表明,添加福贝、定制、榕枫微生物腐熟剂缩短了烟末堆肥达到高温的时间,延长了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加快了堆肥pH值的增加和C/N比的下降,促进了氮的矿化和氨的减少,加快了烟末高温堆肥腐熟进程.添加微生物腐熟剂福贝、定制、榕枫的堆肥处理分别在堆肥7、14、15 d后进入高温分解阶段(>50℃),持续高温时间分别为14、7和6 d,而未加微生物腐熟剂的对照最高温度为45℃,未进入高温分解阶段.与纯烟末处理相比,添加微生物腐熟剂福贝、定制、榕枫的腐熟堆肥NO3--N含量分别提高了18.7%、12.2%、4.7%.添加微生物腐熟剂福贝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6.
在对云南省滇中地区3个州(市)4个县(市)共41个白菜种植农户进行的田间实地访问和问卷调查基础上,探讨了设施和露地白菜生产中肥料施用量与肥料偏生产力的关系,并对农户施肥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露地白菜的肥料偏生产力为67.3kg/kg,其中氮(N)、磷(P2O5)、钾(K2O)肥的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为123.0、425.5、228.5kg/kg。设施白菜化肥的肥料偏生产力为84.7kg/kg,其中氮(N)、磷(P2O5)、钾(K2O)肥的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为190.3、362.1、263.5kg/kg。露地与设施白菜化肥的肥料偏生产力均随着施肥量增加而下降,但不是简单的直线下降,而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负指数幂的趋势降低,这也说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偏生产力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其还与作物产量以及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有关。对于肥料偏生产力来说,氮、磷、钾肥都表现出同一规律,即与较高施肥阶段的肥料偏生产力相比,较低施肥阶段的肥料偏生产力提高至少1倍。  相似文献   
37.
氮锌复合作用对白三叶草根瘤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砂培试验和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不同水平氮锌配施对白三叶草根瘤发育和超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水平增加,根瘤数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单瘤重量、根瘤细胞内类菌体数量显著下降,类菌体周膜空间增大。与缺锌条件相比,足量供锌显著增加了根瘤数量、单瘤重量、根瘤固氮酶活性、根瘤细胞内类菌体数量和类菌体体积,减小了类菌体周膜空间,类菌体周膜、细胞壁、细胞膜完整性和均匀性增加。与其它处理相比较,低氮和足量供锌处理显著增加了根瘤数量、单瘤重量、根瘤固氮酶活性、根瘤细胞内类菌体数量,显著减小了类菌体周膜空间。  相似文献   
38.
采用砂培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水平氮锌配施对白三叶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锌条件下,随施氮水平增加,白三叶氮代谢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IAA、GAs含量下降,ABA、MDA含量增加,氮锌配施对生长和元素吸收表现为拮抗效应;在足量供锌条件下,与低量供氮相比,中量供氮时,白三叶氮代谢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IAA、GAs含量增加,ABA、MDA含量下降,氮锌配施对生长和元素吸收表现为协同效应。当高量氮时,氮锌配施则表现为拮抗效应。在判断氮锌复合作用类型时,应区分生长量变化引起的“浓缩效应”和“稀释效应”,应以生长量和吸收量变化来确定氮锌复合作用的类型。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氮素的存在对进入红壤中精甲霜灵残留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设定了N0、N1/2、N、N3/2分别为00、375、750、1125mg/kg 4个氮肥水平,添加81mg/kg的精甲霜灵溶液,并采用甲醇浸提土壤中精甲霜灵,FID气相色谱法检测,研究了土壤中残留精甲霜灵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精甲霜灵在土壤中的降解存在吸附-解吸的现象,且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4个不同氮水平中,750mg/kg水平下精甲霜灵在红壤中的降解最快;微生物数量在施精甲霜灵后2h~7d都急剧减少,在第7天后开始增加。不同氮水平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终呈现出N>N3/2>N1/2>N0的趋势,N、N3/2水平与其他水平间的差异均达显著程度,而N和N3/2水平间差异不显著。施药后17d,微生物数量开始恢复,氮素和残留的精甲霜灵都成了微生物的能源物质,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40.
\t\t\t\t\t目的\t\t\t\t\t探讨不同生物炭添加对山原红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t\t\t\t\t\t\t\t\t\t\t\t\t方法\t\t\t\t\t以山原红壤(CK)为对照,选用不同比例的秸秆生物炭(0、1%和1.5%),添加到施用相同量猪粪的山原红壤中,研究山原红壤团聚体结构的改变。\t\t\t\t\t\t\t\t\t\t\t\t\t结果\t\t\t\t\t与CK相比,随着生物炭量的增加,>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SA0.25)和>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MSA0.25)分别增加了26.15%、30.45%和31.48%,10.11%、10.32%和10.59%;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则分别降低20.41%、4.08%和3.06%,但炭粪处理的MWD值和CK差异不显著;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别显著降低了18.03%、22.57%和22.55%;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D)分别降低到2.70、2.69和2.68;通过分形维数和>0.25 mm团聚体含量的回归分析以及土壤有机质和WSA0.25的相关分析,分形维数和土壤有机质用于表达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是合理的。\t\t\t\t\t\t\t\t\t\t\t\t\t\t\t\t\t\t结论\t\t\t\t\t生物炭和猪粪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稳定性。\t\t\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