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业科学   2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0 毫秒
91.
应用资源密度面积法估算东海区头足类资源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2001年、200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网海区站监测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东海区大陆架海域头足类及其主要种类的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1)东海区头足类资源密度2001年、2002年都以夏季为最高,分别为463.70 kg/km2和237.43 kg/km2;2001年春季和2002年冬季最低,分别为98.24kg/km2和125.43 kg/km2。(2)两年中太平洋褶柔鱼的年平均资源密度在所有头足类种类中都为最高,分别为145.07 kg/km2和101.85 kg/km2;而蛸类的资源密度为最低,分别为4.69 kg/km2和2.53 kg/km2。(3)2001年、2002年东海区大陆架海域的头足类资源量分别为375384.90 t和172692.90 t,以年平均资源量算出的MSY分别为238 553.56 t和144277.31 t。  相似文献   
92.
东、黄海日本鲭种群鉴定和划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于东、黄海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cus)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韩、中日渔业协定的生效,开展日本鲭等重要经济鱼类的种群归属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东、黄海日本鲭种群划分,20世纪中日两国学者利用标志放流和渔业调查数据分别进行了研判,但中日间以及国内对其种群划分存在不同见解。21世纪以来,中国一些研究者利用形态框架法和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前辈的种群划分进行了验证并提供了一些证据,但分析结果值得商榷。总结相关研究结果,多数中国学者将分布于东、黄海的日本鲭划分为东海西部种群、五岛西部种群和闽南—粤东地方种群,也有中国学者将其划分为东海群系和闽南—粤东地方种群;日本学者将分布于东海不同越冬场日本鲭归属为对马暖流群系,也有日本学者将分布于东、黄海和日本海西部的日本鲭划分为九州西部群系和东海西部群系。针对东、黄海日本鲭种群划分存在的不同观点,今后研究者应同时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相对可操作的鱼类框架形态和分子遗传等判别技术,增加产卵场样本采集覆盖面,以获得判别东、黄海日本鲭种群相对最为科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93.
本文重点对夏南横交牛的生产现状、生存环境和形成因素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初生重、体重进行了统计。2005年12月底项目区存栏夏南横交牛6.3万头,占全县杂交牛存栏的17.6%,其中公牛1.6万头占25.4%,母牛4.7万头占74.6%。泌阳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自然条件、物质基础和群众习惯,对夏南横交牛的育成均有影响。夏南牛适应性较强,初生重平均37.76 kg,6,12,18,24,30,36月龄平均体重和日增重与同性别南阳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4.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WBMs的胞质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雄花育性恢复专效性测定、mtDNA的RFLP分析、类质粒鉴定等3种玉米不育细胞质分类的方法,对华中农业大学从人工混合群体WBM中发现的玉米新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WBMs”进行了胞质分类的研究,3种分析鉴定的结果一致表明,WBMs的不育胞质属于S组雄性不育细胞质,研究结果为拓展我国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种质,有效利用WBMs材  相似文献   
95.
玉米自交系对低氮反应的田间与盆栽评价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入了解玉米自交系的氮效率现状是选育氮高效品种的基础。利用20个自交系在两个地块上、两个施氮水平下,研究了它们的氮效率(产量/施氮量)表现。同时,进行盆栽试验,探讨利用苗期生物量实现氮效率快速筛选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氮效率、氮吸收效率及氮利用效率在玉米自交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地块间自交系的氮效率变异较大,CA170(2)、原引1号(5)、早27(17)对土壤氮素的降低反应敏感,减产幅度达到45%以上,是高氮高效品系;478(1)是中产耐低氮品系;武312(13)、北黄4(20)为双低效品系。盆栽苗期试验与田间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差,说明不能达到氮效率快速筛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云南省猪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抽样对云南省18个地州78个、县市不同自然环境饲养的猪,按蠕虫学完全解剖法收集到虫体28680条,逐条鉴定,并用IHA对2731头猪检查原虫感染精况。共鉴定出虫体58种,隶属于8纲、17目、28科、36属。其中吸虫8种,绦虫6种,线虫25种,棘头虫1种,蜘蛛昆虫5种,原虫13种。  相似文献   
97.
CIMMYT群体与中国骨干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本文旨在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在武汉的两年试验研究10份CIMMYT群体与我国骨干玉米自交系之间的杂种优势关系,以探讨利用外来种质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在与我国优良骨干自交系交配的组合中,群体Staygreen、群体43-C11和群体21-C2三个群体穗部性状表现较好,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高,表现出较高的利  相似文献   
98.
不同耐低磷基因型玉米磷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研究了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营养元素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及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处理浓度下,纳米级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量均比天然高岭土高,氮的吸附量是天然高岭土的1.5~1.7倍、磷是1.9~2.2倍、钾是1.4~2倍、碳是1.3~1.9倍。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解吸量与其吸附量呈正相关。2种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规律均可用Langmuir和 Freundlich 方程来拟合。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以甜玉米为材料,分别对化学、超声波、微波、酶法4种花青素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综合比较发现,微波提取方法的花青素吸光度值最大(1.072),花青素含量达到560 mg/kg,提取效果最佳,酶法辅助提取的方法不佳.对黑甜玉米杂交组合BS634×SP5029和W55×SD-4鲜子粒花青素组分分析发现,BS634×SP50...  相似文献   
100.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旋毛虫病是由毛形科的旋毛虫(Trichinellaspiralis)的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各部肌肉中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除人、猪感染外,牛、羊、犬、猫、鼠、兔等均可感染。由于猪的耐虫性较强,往往很少出现临床证状;而当人感染旋毛虫后,则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热、腹痛、腹泻、呕吐,接着出现肌痛、水肿、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头昏、恶心;或咀嚼、吞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