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4篇
农业科学   93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1.
摘要:2017~2022年,项目组在湖北五峰后河、谷城南河二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本底资源调查时,发现夹竹桃科黑鳗藤属的假木藤和秦岭藤属的青龙藤在湖北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912.
张婷  付艳茹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1):2669-2671
截取常绿苹果花铁线莲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用不同的外源激素、不同浓度(100、200和400 mg·L-1)和不同浸泡时间(0.5、1.0和2.0 h)处理后进行扦插,研究外源激素种类、浓度和浸泡时间对苹果花铁线莲扦插生根的影响,以提高其扦插繁殖率。结果显示,影响苹果花铁线莲插穗生根率的三因素主次排序为外源激素类型>浸泡时间>外源激素浓度,外源激素类型对生根率和平均根长极显著影响,对平均根数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认为,采用100.0 mg·L-1等比例的萘乙酸∶吲哚丁酸对苹果花铁线莲插穗浸泡1.0 h,能有效促进其生根和根系生长,生根率可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913.
松花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为摸索浙西地区露天越冬松花菜品种的最佳播期,于2021—2022年开展了露天越冬松花菜品种的不同播期试验,设置了6个播种期:9月1日(T1)、9月11日(T2)、9月21日(T3)、10月1日(T4)、10月11日(T5)、10月21日(T6)。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松花菜折合667 m2产量T1>T2>T4>T3>T5>T6,折合667 m2纯收入T4>T3>T2>T1>T5>T6,T2、T3和T4播期的花球商品性较高。综合不同播期松花菜产量、品质和收益等表现,推荐浙西地区露天越冬松花菜品种的最佳播期为9月11日—10月1日。  相似文献   
914.
[目的]筛选可培养功能微生物,为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供微生物资源。[方法]以喂食废菌渣的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虫粪中的可培养微生物,并对其分解纤维素和蛋白质能力进行初步探究。[结果]共分离出细菌5株、真菌3株,经鉴定,分别为纤维化纤维微细菌、铅黄肠球菌、原玻璃蝇节杆菌、谷氨酸杆菌、灰色链霉菌、热带假丝酵母、长枝木霉和白地霉。其中纤维化纤维微细菌和灰色链霉菌具有降解蛋白质的能力,在酪蛋白培养基上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分别为7.259±0.417和1.971±0.584;原玻璃蝇节杆菌、灰色链霉菌、白地霉、长枝木霉具有降解纤维素的能力,在羧甲基纤维素钠上经刚果红染色后透明圈HC分别为1.166±0.028、2.044±0.245、1.075±0.029、1.288±0.048。[结论]纤维化纤维微细菌、原玻璃蝇节杆菌、灰色链霉菌、白地霉和长枝木霉可作为食用菌废菌渣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915.
草地灌丛化过程中植被优势群落类型的转变会通过凋落物及根系分泌物的数量和性质差异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组分。为探索高寒草地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对灌木侵入的响应,本研究采用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将青藏高原东缘四种典型灌丛化草地以及未灌丛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分为游离态活性有机碳(nonprotected organic carbon,Non-C)、物理保护态有机碳(physically-protected organic carbon,Phy-C)、化学保护态有机碳(chemically-protected organic carbon,Che-C)和生物化学保护态有机碳(biochemically-protected organic carbon,Bio-C),分析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灌木侵入对高寒草地表层土壤(0~10 cm)SOC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有所分异。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和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灌木侵入降低了土壤Non-C和Bio-C组分(P<0.05);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木侵入降低了土壤Non-C组分(P<0.05);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木侵入降低了土壤Phy-C和Che-C组分(P<0.05),而提高了土壤Bio-C组分含量(P<0.05)。(2)未灌丛化草地和灌丛化样地土壤均以Non-C组分为主,其次是稳定态有机碳库(Che-C和Bio-C),而Phy-C占比最少。(3)土壤黏粒和全氮是影响高寒灌丛化草地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主要因素,解释度共达51.2%。高寒草地灌木侵入过程中,灌木种类对不同活性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影响不一致,灌丛化草地和未灌丛化草地土壤表层均以Non-C为主,因此在外界扰动的情况下,该地区的有机碳库可能成为碳源。  相似文献   
916.
针对人工收蛋环境脏乱差、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以及市面现有鸡蛋降落装置需淘汰原有鸡笼,增加投入成本、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等现状,本研究设计一种阶梯式鸡蛋降落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配合收蛋器进行收蛋作业时,可对鸡蛋提供较好的保护,避免破损。首先,阐述了自主研发的阶梯式鸡蛋降落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其次,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动态模拟分析了装置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多次鸡蛋收集试验来验证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17.
K型小麦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K型小麦恢复系遗传资源的基础,选用了39份K型小麦恢复系材料,对其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9份小麦材料8个主要农艺性状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以单株粒重变异系数(23.59%)为最大;株高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除此之外,还有9对性状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而株高与单株穗数、千粒重呈不显著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在距离为12.65处,将供试材料分为5个类群:Ⅰ类群包括31个品种,Ⅱ类1个品种为衡4399,Ⅲ类1个品种为泰农2987,Ⅳ类群5个品种,Ⅴ类1个品种为旱优0602-25。划分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并把系谱来源不清的品种划分到相应的杂种优势群。研究结果为新恢复系的选育和现有恢复系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18.
以废白土为原料,分别在300、500℃和700℃条件下限氧热解制备废白土炭复合材料A&C300、A&C500、A&C700,采用H3PO4活化法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制备HA&C300、HA&C500和HA&C700,分析改性前后复合材料对恩诺沙星(ENR)的吸附效应,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材料;采用比表面积测试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筛选出的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研究改性复合材料吸附ENR的影响因素(ENR浓度、复合材料投加浓度和溶液pH),并结合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热力学探究其对ENR的吸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未改性的废白土炭复合材料对ENR吸附效果较差,而采用H3PO4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对ENR吸附效果均有所提升,其中HA&C300吸附效果最佳;与A&C300相比,HA&C300表面官能团丰富度和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疏水性增强,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45.72 m2·g-1和0.10 cm3·g-1,分别是A&C300的1.54倍和1.59倍;当ENR初始浓度为10 mg·L-1时,HA&C300对ENR吸附的最佳参数为投加浓度0.5 g·L-1、pH 6,此时去除率最高达到92.34%,是A&C300去除率的2倍,最大吸附量达66.79 mg·g-1。HA&C300对ENR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受控于化学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吸附机制包括氢键、π-πEDA、疏水作用和孔径填充。  相似文献   
919.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不同植物对氮素的需求不同.本研究以饲用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W r a n g l e r'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研究了施用不同氮素水平[2 mmol·L–1(N1)、5 mmol·L–1(N2)、10 mmol·L–1(N3)]对狗牙根光合生理及牧草品质的影响,旨在确定其生长、光合及牧草品质最优的施氮量.结果表明:与施加N1相比,施加N2和N3时狗牙根'Wrangler'的长势明显更好,株高显著提高(P<0.05);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以及PSⅡ的最大光化学速率(Fv/Fm)等光合生理指标显著升高(P<0.05);饲用品质指标粗纤维含量显著提高,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是,与施加N1和N2相比,施加N3时狗牙根的光合性能(PICS)最强,含氮量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因此,本研究认为10 mmol·L–1是饲用狗牙根'Wrangler'的最优氮素供应水平,研究结果为饲用狗牙根'Wrangler'的日常施氮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20.
为了克服人工牛体尺测量方法费时、费力、易引起动物应激和误差大等问题,试验采用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方法对牛体尺进行测量研究。首先使用Kinect深度相机采集牛体的三维点云,预处理后利用统计离群值方法去除点云的离散点,然后通过RANSAC平面分割方法去除地面点云,阈值切割法去除背景点云。利用对牛点云进行切片获取最小z值点列,将点列拟合成光滑曲线,结合牛体特征区域获取牛体尺关键点,最后对每个体尺参数所关联的体尺关键点进行欧式距离计算测量出体尺参数,并与人工测量的体尺参数对比获取误差值。结果表明:通过对点云进行预处理能够去除大量噪声点云,只保留试验主体牛点云。利用对牛点云进行切片的方法能够提取到更精确的最小z值点列,拟合成的最小z值点列曲线能够很好地表现牛只轮廓变化的情况。将最小z值点列曲线的曲率变化情况与牛只轮廓变化情况结合,能够提取到该曲线上的体尺关键点。体斜长、体高、体直长、体深、肩宽、腹宽测量的误差分别为1.10%、 3.09%、0.99%、5.97%、9.36%、6.18%。说明基于三维点云的测量方法为牛只体尺测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