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4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52篇
农业科学   749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8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为了进一步改善丝素蛋白膜的结构性能,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纳米TiO_2改性的丝素蛋白复合膜。对生成的纳米粒子进行粒径分析表明,成膜前后纳米粒径约为80nm左右。对丝素膜的结构和热性能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和DTG)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TiO_2的加入,复合丝素膜的结晶结构从SilkⅠ向SilkⅡ转化;SEM测试结果表明,TiO_2能与丝素形成较好的键合;TGA和DTG测试表明,复合丝素膜的热转变温度较之于纯丝素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3.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又称奶牛群遗传改良(DairyHerdImprovement,DHI),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科学、最为有效的奶牛生产管理工具。其主要工艺为:对每头泌乳牛每月采集一天的奶样,在测定其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数据的基础上,收集牛群饲养管理数据(如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年龄、胎次等),再将这些数据加工处理,形成DHI报告,返回牛场用以指导生产、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64.
南京市栖霞区8个乡镇(街道)中有4个处在钉螺孳生的沿江河地区,有螺面积570万m^2,全区饲养着8000余头奶牛,1996年奶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平均为24.3%,个别自然村高达80.3%。是血吸虫病的重流行区。通过设点加强对奶牛的管理。建立奶牛“公寓”,禁止放牧等措施,杜绝了病原对环境的污染.在钉螺面积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奶牛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且在全省同类地区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66.
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龄AA肉仔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Ⅰ)喂给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Ⅲ、Ⅳ、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脱乙酰度为82.5%、86.2%、90.5%和95.3%的壳聚糖10g/kg。试验期7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同,在21日龄,脱乙酰度82.5%壳聚糖组能显著抑制盲肠大肠杆菌的增殖(P<0.05),各壳聚糖组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盲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其中脱乙酰度90.5%、95.3%壳聚糖组对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35日龄,各组盲肠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无显著差异;脱乙酰度82.5%和86.2%壳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能促进盲肠乳酸杆菌的增殖,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旨在探讨澳大利亚肉类标准(MSA)体系在我国川西北牦牛肉质量评价和等级分级应用中的可行性。选取舍饲育肥180 d的麦洼青年公牦牛、成年公牦牛、成年母牦牛各3头以及3头放牧麦洼成年公牦牛,取其背最长肌,在分析背最长肌理化指标基础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参考MSA体系以涮牛肉的形式对牦牛背最长肌的感官食用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舍饲育肥组牦牛背最长肌的亮度(L*)显著高于放牧成年公牦牛(P0.05),红度(a*)显著低于放牧成年公牦牛(P0.05),4组牦牛肉的黄度(b*)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成年公牦牛肉的p H45min、p H24h、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都最高,并显著高于3个舍饲育肥组牦牛肉(P0.05);4组牦牛肉的剪切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大到小依次是放牧成年公牦牛、舍饲成年公牦牛、舍饲青年公牦牛和舍饲成年母牦牛;3个舍饲育肥组牦牛肉的嫩度、多汁性、风味、整体喜欢程度、MQ4和质量等级等感官评价指标评分都显著高于放牧成年公牦牛肉(P0.05),但3个舍饲育肥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嫩度、多汁性、风味和整体喜欢程度4项基础感官评价指标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本试验结果说明,MSA体系可以被借鉴用于川西北牦牛肉感官食用品质的评价,其中MQ4评分有被用于预测牦牛肉质量和分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果树的农户较多,且有规模不等的果园,利用果园养鸡可谓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饲水平对早期断奶山羊牛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2只(35±3)日龄早期断奶简阳大耳羊山羊[(8.576±1.831)kg BW],公母各占1/2,根据体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山羊分为4个组,每组8只(公母各占1/2),单栏单饲.对照组跟随母羊哺乳,试验Ⅰ、Ⅱ和Ⅲ组在35日龄实施断奶,分别补饲50、150和250 g/d精料.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1)补饲精料对断奶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其中,250 g/d组平均日增重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83.80%(P<0.01);50 g/d组平均日增重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试验组间粗料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山羊总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按摄入精料计算,150、250 g/d组料(精料)重比极显著高于50 g/d组(P<0.01).2)250、150 g/d组山羊总干物质、消化能、粗蛋白质摄入量极显著高于50 g/d组(P<0.01),各试验组的饲粮总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山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浆尿素氮、血清IgA和IgM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说明,补饲精料有利于提高早期断奶大耳羊山羊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促进生长.补饲精料量(250 g/d)占食入饲料总量的(70.0±3.0)%时,可极显著提高山羊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0.
本试验旨在探究底物中添加不同水平假蒟提取物(PSE)对海南黑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7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南黑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以精粗比为50:50的混合日粮作为发酵底物。试验设计6个PSE添加浓度,分别为0、300、600、1 200、1 800、2 400 mg/kg(干物质基础),即对照组、300 PSE组、600 PSE组、1 200 PSE组、1 800 PSE组、2 400 PSE组,每组7个重复,各组分别于12、24、36 h停止发酵,记录发酵产气量、pH、干物质消化率、氨态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组成。结果表明:随着PSE添加水平的增加,体外发酵产气量呈上升趋势,当添加量达到600 mg/kg及以上时,各试验组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600、1 200 mg/kg PSE可以提高体外发酵36 h的pH(P<0.05);添加PSE对体外发酵的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添加2400、600mg/kgPSE可以分别提高12、24 h的干物质消化率(P<0.05);PSE可以调控瘤胃发酵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