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12篇
  免费   5023篇
  国内免费   3812篇
医药卫生   63347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677篇
  2022年   1556篇
  2021年   2545篇
  2020年   2088篇
  2019年   1713篇
  2018年   1689篇
  2017年   1708篇
  2016年   1604篇
  2015年   2535篇
  2014年   3262篇
  2013年   3193篇
  2012年   4440篇
  2011年   4845篇
  2010年   3584篇
  2009年   2984篇
  2008年   3354篇
  2007年   3333篇
  2006年   3043篇
  2005年   2586篇
  2004年   1864篇
  2003年   1843篇
  2002年   1659篇
  2001年   1263篇
  2000年   1122篇
  1999年   968篇
  1998年   579篇
  1997年   591篇
  1996年   430篇
  1995年   373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86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1年   3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入路并发症,以提高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水平,方法:对近4年来我科53例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出现的5例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病例1例发生腹膜后乳糜液漏,1例切口疝,1例气胸,2例深静脉血栓栓塞,经过积极治疗,全部治愈。结论: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和术者对该段解剖知识,手术操作,认识程度和经验有关,可以避免或及早发现。  相似文献   
62.
艾灸对30例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瑞林  赵宁侠  任秦有  张周良  李斌 《医学争鸣》2002,23(12):1112-1114
目的:探讨艾灸对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学员及武警战士各30例,年龄20-22岁,应用江苏协达公司生产的XDM-1型微循环电脑检测仪及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LG-R-80血液粘度计,LG-B-190型红细胞变形/聚集测试仪。固定专人操作,分别于艾灸前及艾灸后,测试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后,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红细胞聚集程度、血流速度、流态积分、管周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亦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全血高切相对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后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63.
①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的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的关系。②方法 选取肺心病病人 63例 ,正常对照组 40例。常规制备外周血白细胞DNA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检测两组人群ACE基因的I D多态性。③结果 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检测到ACE基因的II,ID及DD 3种基因型 ,肺心病组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0 .45 ,0 .41和 0 .1 4 ,正常对照组为 0 .42 ,0 .41和 0 .1 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1 57,P >0 .0 5) ;两组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54 ,0 .46和 0 .61 ,0 .3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 =1 .2 57,P >0 .0 5)。④结论 ACE基因I D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盛笑丛 《护理研究》2006,20(21):1908-1909
目前医疗界面临的两大问题是提高医疗水平和控制医疗成本,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临床路径(clinicalpath,CP)[1]。临床路径是医院内各个学科的专家,对某种疾病或手术方式制定公认的治疗模式,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治疗,并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每位  相似文献   
65.
杜武成  李夏 《护理研究》2005,19(18):1682-1683
我院是一所独立设置的成人医学高等学校.为促进学院整体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院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使学院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2000年开始,根据学院工作重点和各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校实行了部门工作年度考核评估.在评估考核工作中,注重采用了激励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院整体工作水平和管理干部的质量意识,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6.
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介素-10(interluekin-10 IL-10)是一种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是同型二聚体细胞因子, 属长链细胞因子家族。现已发现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角化细胞、肝细胞及多种肿瘤细胞均可分泌IL-10。 IL-10通过调节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而起到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我们在这里主要谈一下,IL-10的生物学特点及在IL- 10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几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B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C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肠缺血后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小肠标本进行小肠上皮细胞形态和呼吸功能指标测定。结果A、C两组线粒体的数目、周长均大于B组,A、C两组问比较,A组较大(P〈0.05)。A、C两组线粒体的面积、最大直径、最小直径、等效直径均小于B组(P〈0.05),A、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小于A组,面积密度、比表面和粒子数密度均小于其余两组(P〈0.05)。A、C两组间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线粒体呼吸控制比率(RCR)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小肠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成人阴茎进行三维数字化图像分析,为阴茎整形修复获得手术前后形变参数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精确的形态学数据。方法采用Angel数字快速测量诊断系统,分别测量200例正常成人阴茎安静状态和勃起时的长度、周长、以及勃起时角度与阴茎长度、周径的关系。结果随着年龄和身高增长,阴茎也随之增长;身高与阴茎长度不成正比;阴茎勃起时随着角度的增加硬度增强,但勃起硬度变化时阴茎体积无明显变化。结论从不同径线不同角度对阴茎进行计算机三维测量分析,为阴茎整形修复术前设计、术后效果评价提供重要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比较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和子宫切除术(AH)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异常子宫出血80例分为MEA组和AH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前后白细胞变化. 结果 MEA和AH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39/40 vs 40/40,χ2=0.000,P=1.000).MEA手术时间短[(4.8±1.2)min vs(102.5±34.6)min,t=17.848,P=0.000];术中出血少[0 ml vs(138.3±40.6)ml,t=21.544,P=0.000]. 结论 MEA是一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有效且微创的手术.  相似文献   
70.
急性膀胱炎超声表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膀胱炎(AC)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将32例AC自然充盈膀胱后的左右径、上下径、前后径,膀胱壁厚度、膀胱壁光滑度及膀胱内透声状态与63例正常组所测膀胱对应各值比较。结果炎症组与正常对照组膀胱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膀胱壁厚度炎症组(0.446±0.036)cm,对照组(0.224±0.036)cm,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尿频症状明显同时伴有血尿者,膀胱壁增厚的几率增加。结论膀胱壁增厚(以黏膜层为著),尿液透声差或透声欠佳是AC的主要超声征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