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05篇
  免费   3441篇
  国内免费   2680篇
医药卫生   3972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493篇
  2022年   968篇
  2021年   1651篇
  2020年   1261篇
  2019年   1184篇
  2018年   1179篇
  2017年   1049篇
  2016年   1086篇
  2015年   1562篇
  2014年   1924篇
  2013年   1780篇
  2012年   2530篇
  2011年   2804篇
  2010年   1849篇
  2009年   1636篇
  2008年   1907篇
  2007年   1914篇
  2006年   1696篇
  2005年   1593篇
  2004年   1260篇
  2003年   1352篇
  2002年   1250篇
  2001年   939篇
  2000年   860篇
  1999年   774篇
  1998年   477篇
  1997年   422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5篇
  1971年   5篇
  1964年   4篇
  193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了解下尿路症状在中、老年男性中的流行情况,用附加了二个症状问题的SL问卷对871名52~74岁的男子作回顾性调查,对调查结果作了年龄分组分析。结果发现:平均IPSS总分为4.93分,无症状者为12.2%,轻症者为64.7%,中度症状者为19.6%,重症者为3.5%。夜尿者占72.3%,尿终滴沥占54.4%,而症状中分值>3分者尿终滴沥占25.6%,夜尿占14.6%,平均QOL为1.74,QOL为0~2、3、4~6的比例分别为52.7%、46.0%、1.3%。QOL与IPSS的相关性较好(r=0.62),与梗阻症状群的相关性(r=0.57)优于与刺激症状的相关性(r=0.44)。中重度症状者中有72.0%的人未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2.
用两株McAb及BA—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肺癌相关抗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含量甚微,通常需要高度敏感的测定系统方能进行检测.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SA)是近年来建立的一种生物反应放大系统,由于BSA亲合力高、特异性强反应迅速,故自70年代后期引入免疫技术以来,大大改善和丰富了免疫学试验,成为新的检测系统.本实验用生物素标记两株抗人肺癌McAb——Lc86aE4和Lc86aC5,建立了BA-ELISA方法,并对肺癌患者血清中肺癌相关抗原(lung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LAA)进行了检测,证实BA-ELISA法具有特异、敏感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法对22例脑肿瘤和12例脑内血肿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脑肿瘤CD3^ 、CD4^ ,CD10^16 56和CD4^ /CD8^ 比值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胶质瘤组较其余两组明显下降。34例患者术后4期CD3^ ,CD4^ ,CD16 56^ 比值均发生变化。胶质瘤组在术后1至2周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术后3至4周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脑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被抑制。且恶性胶质瘤较良性肿瘤更为明显,手术应激能导致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脑肿瘤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呈现暂时抑制至逐渐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建立骨肉瘤与活化 B淋巴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 ,探讨其生物学与抗肿瘤特性 .方法 以 50 0 g· L-1 聚乙二醇为融合剂 ,将 C3 h小鼠来源的 HGRPT基因缺陷型 LM9骨肉瘤细胞与脂多糖活化的小鼠 B淋巴细胞进行融合 .经HAT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后 ,再观察该融合瘤株的体内外生长特性 ,对小鼠的致瘤性以及抗肿瘤活性 .结果 该融合瘤株体外生长缓慢 ,对 C3 h小鼠无致瘤性 ,杂交瘤细胞细胞表达B7(70 .6% ) H- 2 Kb (53.4% ) ,融合疫苗保护的小鼠可获 1 0 0 %无瘤生存 (8/ 8)而 LM9和射线照射后的 L M9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 (0 / 8) ,皮下接种融合疫苗治疗的荷瘤小鼠可获得80 %无瘤生存 .结论 活化 B淋巴细胞融合骨肉瘤细胞可能改变其生物学特性 ,对小鼠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说明了细胞融合方法构建的肿瘤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胃癌组织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检测 p1 6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 ,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3例胃癌组织及 35例癌旁组织进行 p1 6蛋白的定位观察 .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均有 p1 6基因蛋白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62 .3% (33/53)和 88.6% (31 /35)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 .胃癌 p1 6基因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P>0 .0 5) ;而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0 .0 5) .p1 6蛋白阳性者 5年生存率 51 .0 %高于 p1 6蛋白阴性者 2 0 .0 % (P<0 .0 5) .结论  p1 6基因缺失和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检测 p1 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6.
Rolled finger gloves were used as ring tourniquets on a case of amputation injury of bilateral thumbs. Necrosis of soft tissue of the right thumb occurred due to mistakenly prolonged use of the tourniquet. Later the patient successfully underwent a toe-to-thumb transfer (modified wraparound procedure). The precautions in using finger tourniquets are stressed.  相似文献   
47.
盛笑丛 《护理研究》2006,20(21):1908-1909
目前医疗界面临的两大问题是提高医疗水平和控制医疗成本,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临床路径(clinicalpath,CP)[1]。临床路径是医院内各个学科的专家,对某种疾病或手术方式制定公认的治疗模式,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治疗,并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每位  相似文献   
48.
Thirty cases of large pressure sores were treated by myocutaneous flaps (39 flaps) and the cure rate was 92%. Of them, 15 pressure sores were treated by gluteus maximus myocutaneous flaps, 12 in the greater trochanteric area by tensor fascia lata myocutaneous flaps, 7 in the ischiatic area by gracilis myocutaneous flaps and 4 in the ischiatic area biceps femoris myocutaneous flaps, 2 by a abductor hallucis myocutaneous flap and a flexor digitorum brevis myocutaneous flap. In author's opinion, myocutaneous flap transposition is simple, safe and reliable method in treating large pressure sores. These flaps increased the blood flow on recipient sites through its own intrinsic blood vessels so as to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相似文献   
49.
增强子Ⅰ对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自身增强子Ⅰ(enhancerⅠ,ENHⅠ)对HBVDNA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以HBVadr亚型全基因DNA序列为模板分别扩增表面抗原(HBsAg)和HBsAg-ENHⅠ基因片段,重组到载体VR1012中,构建两种HBVDNA疫苗,转染COS-7细胞及HepG2细胞并免疫BALB/c小鼠。采用蛋白印迹、ELISA、ELISPOT等方法检测其在COS-7和HepG2细胞内的表达及小鼠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效果。结果转染的HepG2和COS-7细胞均表达HBsAg;连接ENHⅠ的HBVDNA疫苗转染HepG2细胞后HBsAg表达量明显升高,两种疫苗转染COS-7细胞表达HBsAg无明显差异;免疫小鼠后第2周产生HBsAb及HBsAg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两种疫苗免疫产生的HBsAb及HBsAg特异性CTL无明显差异。结论ENHⅠ可使HBVDNA疫苗转染HepG2细胞表达HBsAg明显增加,对转染COS-7细胞表达HBsAg及接种BALB/c小鼠引起的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0.
金军  付伟  钟声 《中国骨伤》2007,20(12):821-822
目的分别应用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和空心拉力钉内固定疗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探讨股骨颈骨折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3例,其中男24例,女39例;年龄55~89岁,平均(64.5±3.2)岁;Garderl Ⅰ型2例,Ⅱ型15例,Ⅲ型38例,Ⅳ型8例.应用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治疗63例,其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45~76岁,平均(62.2±2.9)岁;Garden Ⅰ型4例,Ⅱ型24例,Ⅲ型28例,Ⅳ型7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26例除2例死亡外均得到随访.115例愈合,其中10例股骨头坏死.外固定组愈合58例,股骨头坏死4例,死亡1例;内固定组愈合57例,股骨头坏死6例,死亡1例.根据Harris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外固定组62例中优24例,良26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0.65%;内固定组62例中优23例,良27例,可6例,差6例,优良率80.65%.Harris评分外固定组平均(80.40±1.21)分,内固定组平均(79.14±1.47)分,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外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外固定创伤小、费用低、可早期离床;而采用拉力钉内固定器医疗成本高,卧病时间相对较长,且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